金美廷
摘要:戲曲是我國的藝術“國粹”,戲曲中包含著豐富的美學知識,從戲曲表演人員唱、念、做、打的藝術功底中,從戲曲劇本反映的生動歷史中,從戲曲服飾一絲不茍的制作理念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中國戲曲的無窮魅力。戲曲藝術具有長盛不衰的持久生命力,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戲曲藝術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特點。鋼琴被譽為西方樂器之王,具有濃厚的西方音樂藝術特色,將鋼琴藝術與中國戲曲音樂相融合,有利于中西方文化藝術在不斷地交流碰撞中激發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思維火花。
關鍵詞:鋼琴藝術;中國戲曲;音樂傳播
當前社會,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和頻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開始將目光更多地轉向文化藝術領域,希望在文化藝術的感染與熏陶之下獲得精神世界的充實和完滿。音樂是一種能夠聯通人類共同情感的偉大藝術,優質的音樂并沒有國界的限制,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和機會感受音樂藝術之美。鋼琴是西方樂器的典型代表,戲曲是中國音樂中歷史底蘊最為豐厚的藝術形式。文化藝術需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因此在當今鋼琴藝術在中國已經擁有較高的地位和廣泛受眾的社會背景下,中國戲曲音樂的傳播與發展也有了新的路徑。
一、戲曲元素在鋼琴藝術中的應用
(一)鋼琴獨奏作品中戲曲元素的應用
鋼琴作品往往具有端莊、嚴肅、高雅等現代藝術特點,而中國戲曲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體現著濃厚的鄉土風情,這兩種藝術形式看起來并沒有多少交集與相似之處。但是音樂藝術往往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延展性,這為不同種類音樂藝術的創造性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鋼琴獨奏作品中加入戲曲元素,用鋼琴彈奏表現出獨屬于中國戲曲的腔體和結構特點,是藝術創作的大膽革新,也讓鋼琴藝術與中國戲曲找到了可以交織相伴的契合點。如在2007舉辦的首屆“帕拉天奴杯”鋼琴作品大賽中,取得成人組一等獎的作品《皮黃》和二等獎作品《生旦凈末丑》均取材于京劇的音樂元素,充分體現了京劇的唱作理念,展現了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二)戲曲風格聲樂作品中的鋼琴伴奏藝術
除了在鋼琴彈奏作品中運用戲曲元素外,鋼琴藝術與中國戲曲藝術的融合還體現在利用鋼琴伴奏呈現戲曲風格的音樂作品之中。傳統的戲曲伴奏多采用弦樂、彈撥樂、打擊樂與吹奏樂相融合的伴奏形式,配樂形式多樣、種類豐富,對于伴奏人員的數量也有較高的要求。創造性地使用鋼琴伴奏去營造和烘托戲曲聲樂作品,有助于簡化傳統伴奏的形式和程序,并使得戲曲配樂更加圓滑與清麗,進一步提升伴奏音樂與場景的契合度。《鋼琴伴唱“紅燈記”》這一部作品創造了戲曲作品與鋼琴伴奏相結合的先河,讓戲曲作品的表現形式具有了更強的簡化性和時代感。
二、鋼琴在戲曲音樂傳播中的作用
(一)利用鋼琴培養戲曲表演人員
戲曲音樂說到底是人類的藝術,想要讓戲曲藝術得到持續的傳承與發展,還需要不斷地培養戲曲藝術人員,讓戲曲藝術在表演中得到傳承,在觀眾欣賞中得到發展。傳統的戲曲表演人員多采用“口傳心授”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員對教師從口型到作態的表演方式進行一一模仿以達到教學和訓練的目的。此種方式對于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學員也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學習時間,這不利于戲曲表演人員培養的教學成效的提升。鋼琴具有固定的音高,能夠起到定調的作用,有助于強化對于學生音高音準及節拍感等方面的訓練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早在上世紀60年代,河南豫劇院就開始使用鋼琴作為戲曲發聲訓練的輔助工具,這體現了鋼琴對于戲曲人才培養的積極意義。
(二)利用鋼琴傳播戲曲藝術
較之于復雜華麗的戲曲藝術,當前人們對于鋼琴藝術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似乎更高,這主要是由于鋼琴音樂具有明顯的現代音樂特色,是一種符合人們主觀音樂審美和欣賞潮流的音樂表現形式。戲曲文化需要得到發展和保護,意味著戲曲藝術不能夠只成為音樂藝術中的“陽春白雪”,還應不斷地融入時代精神和特色,向人們的生活走近和靠攏,散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從《鋼琴伴唱“紅燈記”》開始,戲曲音樂就有了新的表達形式。當前不少藝術類院校的音樂專業學生都需要學習鋼琴與戲曲相結合的創新型曲目,這使得戲曲藝術在鋼琴音樂的推波助瀾之下,獲得了進一步的傳播與發展。
(三)利用鋼琴促進戲曲音樂的異域傳播
當前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西方鋼琴音樂走進我們生活的同時,我們也應當努力思考戲曲藝術的國際化進階之路,不斷促進戲曲音樂在異域的傳播深度和廣度,讓世界各國人民都有機會感受和領略屬于中國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鋼琴是西方的“樂器之王”,在西方,聆聽鋼琴奏樂是人們生活中一種重要的休閑娛樂方式。因此,積極創作戲曲風格的鋼琴曲目,將有助于戲曲音樂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獲得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發展。
總之,對于鋼琴的積極利用有助于培養戲曲表演人員、促進戲曲的藝術傳播與異域發展,可以說,當代鋼琴藝術在中國戲曲音樂傳播中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在中國戲曲音樂未來的傳播與發展之路中,鋼琴藝術還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不斷促進中西方音樂藝術價值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婧.編輯學視野下中國戲曲音樂文化的當代締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