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岸鳴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合理的小學數學教學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專業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本文探究了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價值,并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應用不足的情況,提出了合理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在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也發生了重大變革。小學數學教育不再以單純灌輸給學生知識點為主,更注重培養廣大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之中,很多小學教師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及教學手段匱乏的情況。本文主要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價值,并針對應用不足的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價值
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又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其最初是在商業之中廣泛應用,但因其圖文并茂,近些年來也被廣泛應用在科學教育領域。思維導圖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借助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迅速理清各種知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往往存在較為明顯的理解困難。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失當,很容易影響小學生的知識消化能力,但借助于思維導圖的形式,卻能幫助學生快速梳理各個知識點,從而實現知識的快速吸收。
第二,借助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復雜的知識整合。數學作為一門體系性較強的學科,要想更快、更好地為廣大小學生所掌握,必須借助于合理的知識體系構建。傳統的數學教學往往只單純地注重個別知識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知識體系的建構,但是,借助于思維導圖,教師卻能幫助學生快速構建起宏觀的知識體系。
第三,借助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創新的效果。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授之以魚的教學方式逐漸遭到摒棄,小學數學的授之以漁教學理念逐漸得到了認可。借助于思維導圖的形式,能夠使小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甚至能夠培養小學生的知識創新精神,這不僅可以大幅度節約教師的授課精力,同時也能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不足
盡管當前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價值已得到較為普遍的認可,但是,由于很多教師的自身專業素養不足,因此,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應用仍存在較為明顯的缺陷,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頻率較低。當前一些小學教師由于對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掌握不足,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往往存在著思維導圖應用不足的情況。這種情況不僅會影響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也不利于學生吸收數學知識。
第二,一些教師在思維導圖的運用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當前,一些教師雖然對思維導圖應用價值有了充足的認識,并在課堂實踐中有了一定的運用。但是,一些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時,往往存在著形式主義的傾向,無法幫助學生構建宏觀的知識架構,由此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第三,一些教師在思維導圖的運用過程中,不善于培養學生的知識創新能力,造成學生的數學知識探索精神不足。當前,一些教師雖然也廣泛采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但卻沿襲了傳統的教學思維,往往是單純地以自身為中心,忽略了對學生客觀素質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依然是僵化地學習,無法養成數學核心素養。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策略
針對當前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不足,充分重視問題的存在,并采取合理的優化手段,已成為當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當務之急。本文認為,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
第一,積極加強課前備課,合理提升思維導圖的應用頻率。思維導圖作為當前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與小學數學的契合點非常多。廣大教師雖不應該從形式主義的角度出發濫用思維導圖,卻也應該積極加強自己的備課,從每一節課的具體情況出發,合理運用思維導圖。
比如:年月日知識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尤其是不同的時間單位之間的不同換算單位,因此,往往會造成小學生知識體系的混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思維導圖的形式,清晰地列出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形式,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這樣學生便可避免出現知識點混淆的情況。
再如,平面面積計算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難點。平面圖形的種類較多,而小學生對不同的平面圖形,難以記憶計算公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巧妙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不同的圖形詳細地=列舉出來,然后寫出相應的面積計算公式,從而幫助學生更清晰地記憶知識點。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對思維導圖的運用過程之中,需要從具體的課程內容出發,實現對思維導圖的合理運用,既不可以不用,但也不可以濫用。
第二,加強前后知識關聯,借助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宏觀知識體系。當前,一些教師在思維導圖的運用過程中,往往存在較為淺表的情況,尤其是一些教師不善于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宏觀知識體系。基于此,建議廣大教師加強前后的知識聯系,實現對思維導圖的合理利用。
比如:在小學階段分別有整數的加減乘除法、小數的加減乘除法以及分數的加減乘除法。很多學生往往對不同的計算方式接受困難,尤其是缺乏觸類旁通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借助于一張思維導圖,羅列出不同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快速發現他們之間的異同,同時也能使他們對知識消化吸收更加迅速。
另外,在當前的小學課本之中,也具有概率學的“可能性”知識,這一知識也往往難以為學生所掌握,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欠缺對不同可能性的分析整理能力。但是,借助于思維導圖的形式,也可以使學生的知識視野更為清晰,對可能性問題也具備更強的宏觀掌握能力。
第三,充分給予學生自由空間,培養學生自由探索的能力。思維導圖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發揮更多價值,應該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力,并掌握借助于思維導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應該在下述兩個方面進行努力:
首先,讓學生認識思維導圖并讓學生會用思維導圖。教師在課堂上要采取深入淺出的語言,幫助學生認識到思維導圖的價值及思維導圖的運用規律。當前,很多小學生往往容易對思維導圖下不同級別的關系產生混淆,因此,教師可以加強在這一方面的培養,從而讓學生熟練地使用思維導圖。
其次,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課程的預習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劃出課程的知識點,教師借助于對學生思維導圖運用成果的觀察,分析授課的重點。再如,教師也可以在課程的復習階段,讓學生把某一個階段內的知識學習情況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來,從而使學生對階段性的知識脈絡具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自行建立宏觀的知識體系,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發現知識的潛在關聯,對他們的知識創新運用有所裨益。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改革和進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已成為當前教學的重要任務。小學數學因其自身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一直是教學的難點。但是,借助于思維導圖的形式,能夠實現對小學數學教學化難為易的效果。本文從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入手,針對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應用不足的情況,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給廣大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啟發。
【參考文獻】
[1]楊怡.小學數學作業布置創新性探索[J].教育科學論壇,2019(08):75-76
[2]王衛娟.思維導圖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的初步運用[J].名師在線,2019(08):51-52
[3]李麗瓊.利用思維導圖 提高“三思”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9(08):37-39
[4]杜慧慧.以思維導圖促進小學數學復習課高效開展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