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



摘 ? ?要: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樂學、善學英語。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探討借助思維導圖,通過微課視角培養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微課和思維導圖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關鍵詞: 微課 ? ?思維導圖 ? ?小學英語
一、引言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學會對學習負責,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學習,懂得利用學過的知識探究各種有趣的新事物,從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就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一種“我要學”的主動學習。當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時,便會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并且愿意花時間和精力研究學習任務以外的內容。當學生將學習看成自己的事情時,就懂得對學習負責任,在自我監控下,學生學習時能夠做到有條不紊、不慌不亂,學習也會變得充滿動力,變成真正的自主學習。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自主學習是一種不同于他主學習的獨立學習。一些教師在課堂上為了趕進度,總是包攬所有事情,沒有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導致一些學生產生依賴心理。教師應盡量讓學生多說多交流,給他們獨立思考和發表看法的機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獨自學習的能力。
1.英語學習興趣濃厚
小學生年紀小,還未形成正確的學習觀,缺少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他們不太能夠自主學習。隨著社會發展,英語作為一門新的學科,很多小學生對英語很好奇。大多數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濃厚,愿意學習英語。
2.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加強
大多數小學生在老師給出指令或布置任務的情況下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有主動朗讀英語、在課堂外講英語的習慣,很少有學生能夠自主地選擇英語書籍、英文電影提升英語水平。
3.教師教學方法還需改進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陪伴者,當學生感到迷茫時,及時為他們點亮前進的路。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不懂得靈活變通,采用以往的教學方法,使課堂失去活力。
三、微課與小學英語課堂
1.微課的含義和特點
(1)微課的含義。
本文研究的微課與微課程為同義,微課是一種在線視頻課程資源,主要載體是時長10分鐘左右的微型教學視頻。微課能夠展示多種媒體,通過觀看微視頻,學生可以學習教師精心篩選出來的具有重要意義的知識點,教師可以直接有效地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及反思自己的教學。
(2)微課的特點。
微課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如下圖:
2.小學英語情感目標的實現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打基礎、發展興趣的關鍵時期,教師面對充滿奇思妙想、活潑可愛的小學生,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保護他們的求知欲,尋求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當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興趣時,便會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并且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研究學習任務以外的內容,持續不斷地提高英語水平,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2)使學生樹立信心。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自信,自信對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個小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舞,教師對學生的每一次溫暖的關心、每一個鼓勵的眼神、每一個肯定的微笑,都會化作學生繼續前行的動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認識自己和他人,對生活充滿信心。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
好習慣猶如錦上添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要求教師經常提醒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對學習負責;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形成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微課對于小學英語課堂的獨特價值
(1)有助于學生自我調節學習。
自我調節學習能力在相當多學生身上并沒有表現出來,這與學生在自我調節學習中選擇過少有著很大關系。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很少有自由選擇的機會。相對而言,微課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動機自由選擇學習方法、什么時候學、學什么、在什么地方學、與什么人學。
(2)有助于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微課集影像、動畫、幻燈片、音頻、圖片、文本等不同媒體于一身,通過使用微課,學生的多種感官被充分調動,學習激情被重新點燃。
(3)有助于實施分層教學。
對于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教師不能保證班級上所有學生都能聽懂。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學生遇到的困難不能及時得到解決,會打擊學習積極性。微課可以隨時隨地反復播放的特點使這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4)有助于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教育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是否具有先進創新的教學方法。從轉變教師的教學方法方面而言,微課具有以下優點:
首先,制作微課是一個探索研究的過程。其次,制作微課是一個不斷反思的過程。反思可以使教師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尋求改進方法;也可以幫助教師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在今后遇到類似教學情境時,便能應付自如。再次,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移動設備的廣泛應用,微課方便教師間相互學習。教師在任何能夠連上互聯網的地方,便可以分享教學經驗,學習其他教師好的教學方法。多元化時代,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師之間相互配合,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之間的老師要互幫互助,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利用思維導圖,構建基于微課的小學英語課堂自主學習模式
1.借助思維導圖在微課中預習思考
微課倡導學生提前在家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課堂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互相解答疑惑、創造性地運用新知識等,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思維導圖可以清晰展現教師要求學生預習的內容及步驟,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突破重難點。例如,在學習牛津小學5A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板塊前,教師為學生提供錄制好的微課,學生在家完成預習工作,微視頻主要帶著學生復習月份這些單詞,有趣而直接。微課通過思維導圖形式呈現英語單詞,并可以引導學生找到好的辦法記憶單詞,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下圖:
2.利用思維導圖在微課中突破重難點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陣地,微課打破原本由教師嚴格掌控課堂的局面,將課堂還給學習的主人。在課前預習階段,學生記錄下的問題與疑惑在課堂上能夠得到解決。教師不急于給出結論,而是安排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答案,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微課作為一種輔助資源,制作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遵循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原則,打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資源平臺。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5A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板塊時,教學四個環節分別是Revision Time, Learning Time, Guessing Time, Task,四個教學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符合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每個環節又安排了不同的師生活動,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設計思維導圖如表:
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微課教學環節設計
在Revision這一環節中,學生從一月數到十二月,并將十二個單詞寫下來,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由月份自然引出對節日的學習,進入Learning Time環節,學習的四個表示節日的單詞分別是: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Double Ninth Festival;接著到了Guessing Time環節,猜一猜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什么?在Guessing Time環節中安排“我問你答”的活動,學生兩兩互相提問,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掌握句子的用法。
3.憑借思維導圖課后復習鞏固
學生經常因為在課堂上稍不注意便錯過了教師的講解,接下來就很難跟上整體教學進度,很多學生因此逐漸喪失英語學習熱情。微課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可以利用微課在碎片化的時間內重新學習課堂上沒能掌握的知識點。學生和老師都可以設計思維導圖復習鞏固。比如:
設計思維導圖體現微課學習任務
微課能夠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還能為學生提供進一步探索資源。思維導圖的使用可以幫助鞏固學習也能幫助學生梳理。例如,在學習了牛津小學5A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板塊之后,教師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安排不同的任務。如上圖:
已經能夠正確朗讀和拼寫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Double Ninth Festival這四個單詞的學生,可以跟隨生動有趣的微課視頻了解中國其他傳統節日及西方的重要節日,學習中西方不同節日的文化習俗,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未掌握單詞的學生則在微課的“陪同”下繼續復習,形式新穎的微課并不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學生在微課營造的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繼續鞏固課上所學知識,實現查漏補缺與復習鞏固的目標。
微課為分層教學提供了好的平臺,學生可以在微課分層學習的基礎上利用輔助思維導圖幫助整理知識,也可以利用微課學習到有趣的課外知識,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五、結語
微課能夠培養小學英語課堂自主性學習能力,但我們應認識到微課體現的是一種碎片化學習形式。因此,要利用微課隨時隨地可以學習的優勢進行碎片化終身學習,更要構建自己獨特完好全面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利用微課學習可以有效使用碎片化時間,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到某個知識點。但微課的最終目的是形成相對完整的個人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否則獲取的知識將變成過眼云煙,不可能增長知識和智慧。因此,要養成定期整理知識的好習慣,在掌握碎片化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和能力體系。
參考文獻:
[1]胡鐵生,詹春青.中小學優質“微課”資源開發的區域實踐與啟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2).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4]唐燕兒,魏旭陽.“微課”的優勢與發展——基于教育心理學的視角[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5]吳秉健.國外微課資源開發和應用案例剖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23-26.
[6]李虹.新課改下課堂教學行為的生態化變革[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6(4):70-73.
[7]陳琳,李振超.2013年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大新聞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4(3):38-41.
[8]梁樂明,曹悄悄,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2).
[9]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視[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7.
[10]張田曦.信息時代下的微課理解[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3(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