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剛
摘 要:在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技能的學習與運用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根本教學目標。而在教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下,微課程等新興教學模式也逐漸被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用以對傳統理論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進行有效彌補。在這一背景下,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針對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進行簡要分析研究。以期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更加廣闊的教學思路,切實完成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工作。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
通過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積極開發小學語文微課程,教師可以通過充分運用微課程直觀形象、生動立體、形式多樣等優勢特點,將復雜、抽象、平面的理論知識內容動態化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進而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可以達到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效率等效果。對培養學生形成較高的語文核心素養同樣具有積極作用。通過探究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對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實現長效發展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核心素養與微課程的基本內涵
(一)核心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指的就是基于語文學科下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語文素養。既包括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能力、綜合實踐能力、文字表達等能力,同時也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問題分析與判斷能力、創新創造能力以及文學思維、對優秀文化傳統的認知與傳承等。通過分別從學科素養與學科能力兩方面出發,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旨在促進小學生在語文學科中實現全面發展。
(二)微課程
目前國內外學者大多將微課程定義為一種將某一門學科或某一專題作為主要課程內容,利用在線學習的方式,使用各種現代化、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兼具教學設計、課堂活動、教學檢測等諸多功能的新型課程模式[1]。在微課程中,借助依托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可以搜集整理大量、豐富的課程資源與學習資源,運用短小精悍的微課程視頻集中展現教學重難點內容,并可以在各種教育信息技術的運用下突破傳統課堂教學對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而有效達到優化教學成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二、基于核心素養開發小學語文微課程的策略
(一)結合學生思維特點
在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中,教師需要始終堅持生本理念,將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規律等實際情況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相結合,從而使得開發的小學語文微課程可以更加貼合學生實際,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語文學習,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奠定良好基礎[2]。例如在《誰不說咱家鄉好》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在設計開發微課程時,考慮到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普遍習慣采用具象思維,因此筆者首先通過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家鄉的美食美景以及當地特色。在此基礎上,筆者根據該課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家鄉,引導學生樹立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的教學目標。筆者從網絡中搜集整理諸多關于學生家鄉的圖片與文字資料,并節選了一段關于家鄉的宣傳片片段。設計將家鄉過去的光景和現如今的發展景象在微課程中進行對比展示,在引導學生認真觀看微視頻以及微課程中所展示的圖文信息資料,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形象地掌握具體教學內容,感受家鄉的獨特美,并油然而生一種熱愛家鄉之情,由此完成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挖掘更多微課資源
在開發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微課程時,教師還需要有意識地積極建設小學語文微課程環境平臺,不斷深入挖掘更多內容豐富的微課程資源,從而使得微課程的應用功能、應用范圍可以得到有效拓展,以便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小學語文教學,深化學生語文學習,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中,教材中對于作者安徒生以及該童話創作背景等方面的內容涉及甚少,因而在實際開發設計小學語文微課程時,筆者通過積極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學習需要,主動運用網絡、圖書室等多種渠道搜集整理關于作者安徒生的生平經歷、童話創作背景以及其他相類似的童話故事。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相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微課程學習探究成果,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能夠主動與作者生平、創作經歷、創作背景等進行相互結合,進而令學生與作者、文本之間產生強烈的情感與心理共鳴。在有效幫助學生深化對這一課程內容理解與記憶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育人功效。
(三)強化微課交互評價
在基于核心素養進行的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微課程的評價,并主動增強微課程的交互性,通過積極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互,密切關注學生在微課程學習中的動態情況,以便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對微課程進行優化調整,從而充分發揮微課程的應有效用。以《聰明的小高斯》教學為例,筆者首先要求學生在課前通過反復觀看相關微視頻完成課文預習,隨后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相互進行溝通交流,思考探究小高斯提出了怎樣的算法、在小高斯根據所提算法解決數學問題前后教師態度的變化、面對教師質疑時小高斯的表現如何等問題。在運用微課程中生動有趣的圖片與形象立體的教學動畫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其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與其他學生和教師的溝通交流中完成思考探究。而教師只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為其提供相應的指導幫助即可。在微課程的運用下,學生不僅能夠快速掌握基本教學內容,深入感受文本中的思想情感與核心意蘊,并由此形成積極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通過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更加高效地完成語文學習,形成良好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發小學語文微課程時,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等實際情況,主動運用多樣化的途徑挖掘更多的微課程資源,再將其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以便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在積極加強微課程的交互性與評價性下,利用精彩的微課程以有效達到深化學生小學語文學習、培育學生形成良好核心素養的目的,使得學生可以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真正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霞.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J].華夏教師,2018(17):85-86.
[2]趙忠云.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