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勝利
摘 要:縱觀所使用的初中語文教材,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小說素材,其作為初中階段學生系統學習的一種新文體,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初中語文小說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一般會從人物、情節、環境這三個基本要素入手來引導學生進行面面俱到的分析。在此方式下,學生的閱讀能力非但無法得到提升,其閱讀興趣反而會有所下降。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下,情境教學法受到了廣大的教師的歡迎,將其運用到小說閱讀教學活動之中,不失為一劑良藥。談一談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法來開展小說閱讀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說教學;情境教學;創設方法;閱讀能力
所謂的小說閱讀情境教學主要是指在組織小說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立足于小說這一特殊的文體,結合小說文本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點以及學生的小說學習實際情況,借助契合學生生活經驗和閱讀文本的內容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在無限的想象和聯想下,能自主地參與閱讀活動,并在閱讀活動參與中產生積極的情感,走入小說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情境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那么,我們要如何在小說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落實情境教學呢?
一、情境導入——小說閱讀教學的開端
在傳統的小說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一般會直接引導學生閱讀小說內容。這樣的方式下,學生會在課堂之初就埋首于枯燥的語言文字符號之中,對其產生消極情感。針對這一情況,我會借助豐富多彩的情境創設方式來導入新課,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自主閱讀的欲望。
我在組織魯迅先生的《故鄉》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了喜聞樂見的動漫作品,借助動畫情境導入新課。學生會在直觀的畫面播放中,形象地看到少年閏土刺猹的畫面,他們在觀看過程中,觀察到閏土是一個有著英俊外表、動作靈活的勇敢的少年,這就為學生認識閏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在生動的畫面中,少年閏土的形象會與中年閏土的形象產生一個巨大的反差,這就為學生理解“變”營造出了一個震撼的效果。
二、情境鋪墊——小說閱讀教學的發展
在情境導入小說教學之后,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不僅被調動起來了,其也會對將要閱讀的小說內容有一個表面的認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學生引入到小說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對小說情境的感知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在傳統的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的小說三要素講解盡管能使學生了解某一小說講述了什么內容,但是產生的情感共鳴卻不盡如人意。對此,我在組織小說教學的時候,會立足導入環節學生已有的感知,借助情境創設的方式來直觀地引導學生品味、賞析文本,在賞析中感知作者蘊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我在組織《社戲》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通過對學生進行觀察,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月夜駕船行駛的經驗,其對小說中所描繪的畫面無法產生感同身受之感。針對這一情況,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貝多芬的《月光曲》。在美妙的樂曲下,我帶有感情地向學生朗讀了小說中對相關畫面的描寫內容。在樂曲和語言描繪下,學生會不自覺地在腦海中描繪出一幅江南水鄉月夜畫面。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江南水鄉的月夜美景,還會產生積極的情感,并帶著這種積極情感走進魯迅先生所描繪的畫面之中,為其與魯迅先生產生情感共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情感體驗——小說閱讀教學的高潮
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是學生進行小說閱讀學習的重點所在。由于學生缺乏豐富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大部分學生對小說中所蘊含的情感難以有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導致其無法對文本內容有一個透徹的理解。對此,在組織小說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借助情境創設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從文本過渡到情感層面,在情感體驗中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我在組織《我的叔叔于勒》這一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借助角色體驗的方式,創設了一個采訪情境,我扮演電視臺的記者,對學生進行采訪。在采訪的過程中就小說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你是如何看待于勒叔叔的?于勒叔叔這樣的人不僅僅存在于小說之中,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在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人的時候,我們應當以何種態度來對待他們呢?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人,你覺得他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挽回大家對他的信任呢?你和你的家人又應該怎樣做呢?如此,在角色扮演下,學生會借助自身已有的生活經歷或者自己獨有的見解來解決以上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法之外,教師在組織小說閱讀教學活動之后,還可以引導學生感悟情境,在感悟中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為其參與社會生活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
總之,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樣的情境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其在情境參與下,理解文本,理解作者,進而提升其小說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袁大雁.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8(2):62.
[2]吳春峰.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85.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