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蘭
摘要: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語文教學活動是涉及情感培養的重要手段,通過有效開展益智課堂,能夠確保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實現素質教育。分別從教學目標、師生互動、閱讀能力、作文能力四個方面探究如何有效開展益智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益智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通過合理應用益智課堂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確保教學活動更好地滿足我國現代教育需求,進而保障學生發展的全面性。為了進一步明確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如何應用益智課堂提升教學效率,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一、改進教學目標
我國目前進行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在于實現學生認知能力的有效培養。在傳統教育活動中,教師普遍采取灌輸方式展開教學。將教材類的相關知識直接傳輸給學生,導致大部分學生都只能學習到最為基礎的內容。而益智理論提出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需要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確保教學目標的多樣化。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不僅需要對學生交際能力、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確保學生內在涵養和修養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實力[1]。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需要明確認識到目前開展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需要對學生語言智能進行有效培養,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多元智能。基于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需要積極開發學生智能,確保學生強勢智能得到充分發揮,實現其劣質智能的有效提升,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不僅需要傳授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確保學習目標制定的多樣化,保障學生發展的全面性。
二、強化師生互動
從語言智能特點發現在小學階段進行語文情境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更為有效的交流。基于學生具體狀況展開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時,具有更高的主觀性和積極性。例如,在進行《少年閏土》一課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基于多個角度研究課文,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領會作者真實情感,應用該種教學方式,能夠實現學生課堂參與感的有效提升,使其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進一步提升學生語言智能,對具有較強語言智能的學生而言,該種學習方對其語言智能進行合理提升,使其該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強[2]。而對于語言智能相對較弱的學生,通過應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對其進行有效鍛煉,學習優秀學生的學習辦法。有效確保教學活動生閱讀速度提升的前提條件,通常選擇使用視野擴大法、視線快移法、視點跳躍法等多種方式強化閱讀能力訓練。最后需要進行閱讀速度的合理訓練,在此過程中,計時訓練法能夠有效提升閱讀速度。例如,在進行具體課堂活動時,就是可以設定三分鐘或五分鐘對學生閱讀速度進行測試,確保學生逐步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選擇使用詞語標識法,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效提升閱讀質量和閱讀速度[3]。例如,教師在進行索溪峪的“野”一課教學活動時,就是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野的內涵,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語“山”“水”“野物”以及“我們”,確保學生能夠對閱讀內容進行更為準確和迅速的掌握。最后需要進一步實施記憶能力訓練,就整個訓練過程而言,強化記憶過程能夠實現閱讀效率的有效提升,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強化作文能力
在對小學語文展開益智課堂教學活動中,就是需要基于學生個性差異和性格特點,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最大限度保障課堂教學效果。作為語文教學中最為自由的內容,作文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使學生敞開心扉。而傳統的訓練方式在一定程度會限制學生個性發展,教師需要對其教學策略進行合理改進。首先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無論學生提出怎樣的看法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有效鼓勵,嚴禁諷刺,打擊學生,最大限度保障學生自尊心[4]。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作文題材與自己具體生活進行合理聯系,確保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能夠科學運用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等各種寫作技巧,最大限度保障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改進教學目標,強化師生互動,提升閱讀能力,強化作文能力能夠確保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科學應用益智課堂,最大限度保障教學效果,進一步推進我國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發展,使其更好地滿足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李金寧.益智課堂與思維能力的培養[J].民營科技,2017(6):249.
[2]劉艷玲.益智課堂中優化學生思維技能的研究[J].神州,2017(17):132.
[3]王麗.淺談小學語文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J].甘肅教育,2017(23):46.
[4]龔曉英.讓小學語文教學走出課堂,走進生活[J].知識窗(教師版),20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