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玉
摘 要:小學數學學習是一種對數學規律進行認識的復雜過程,老師要結合數學教學內容,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來教學,真正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尤其在剛剛接觸到“圖形的認識”內容時,更要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能力內化
新課標要求:“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要求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承擔者和組織者的角色。讓教學和生活發生關聯,從而提升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數學能力。下面以小學數學中“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為例進行分析。
一、設計理論依據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周長”這一節內容中,第一次引出“周長”這個概念,要求學生能夠描述這兩種圖形的周長含義,并且能夠計算這兩種圖形的周長,學習這一內容包含數學概念的學習,屬于陳述性知識教學,同時也包含對圖形的計算教學,是“怎么做”的內容,又屬于程序性知識教學,在學習這一內容時,應該將兩種知識教學包含其中,但是教學中應該側重于“怎么做”的教學,基于這一認識,可進行如下的設計。
二、教學設計
(一)程序性知識教學步驟設計
程序性知識的教學過程在知識的獲取階段與陳述性知識一樣,但是到了對知識進行轉化與運用階段時兩者是有區別的,程序性知識的教學過程由以下六個步驟來完成:
1.引起學生的學習注意與告知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期目標。
2.提示學生回憶原有知識和概念。
3.向學生呈現有組織的新知識。
4.向學生闡述新舊知識間的關聯,引發新知學習的欲望。
5.對學生進行新知識的反饋與指導。
6.根據生活情境掌握新技能。
(二)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分析與闡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屬于規則的教學
三、教學過程
(一)引起學生學習注意與告知學生學習預期目標
老師可在上課之前設計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身邊的課桌桌面的周長是多少嗎?下面請每個小組想想辦法,求出課桌桌面的周長是多少?(老師要提前準備好細繩和尺子)
接下來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這個過程中可能用到的方法有:
1.用細繩子將課桌四周用米尺量出其周長;
2.量出課桌四邊的長度相加;
3.量出長和寬的長度,計算周長。
老師點撥:同學們,經過測量我們發現課桌的桌面是長方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學習你們應該掌握兩方面的知識,一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或是實物,你們要能準確地計算出周長;二要能說明兩種圖形周長計算方法的理由。
(二)提示學生回憶舊知概念
老師引導:同學們,要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需要知道哪方面的知識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之前我們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周長就是圍成圖形的線段之和,下面讓我們利用這些知識繼續學習新的內容。
(三)向學生呈現出本節內容中有組織的新知識
1.復習舊知的過程中激活相關規則
老師引導學生:同學們知道了課桌桌面周長的計算方法,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計算出我們學校籃球場的周長呢?(老師提示,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并匯報結論。
2.利用知識遷移引出新規則
學生中最后出現的計算方法有:
方法一:28+15+28+15=86(米)
方法二: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方法三:(28+15)×2=86(米)
老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1)讓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并說明喜歡的理由;(2)讓學生發現并講出哪種方法是最簡便的。
3.呈現新例支持新規則
(1)老師展示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正例與反例(略),讓學生通過對比,得出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正確公式,給學生提示有可能出現錯誤的計算方法。
(2)出示新例題(略)讓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引導學生總結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3)引導學生進一步訓練,鞏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4.提供變式練習,促進學生由知識向技能的轉化
(1)根據題意計算周長(單位:厘米)。
(2)計算下列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略)的周長需要什么條件?先量一下,再計算。
(3)計算下列圖形的周長(圖形略)。
設計意圖:練習的目的主要是促使學生將公式的運用自動化,學生學習了規則,要在練習中內化為自我的知識和能力,并將其鞏固到記憶中,以便于今后的運用。
5.向學生提供技能應用于不同生活情境中的實例,檢驗學習效果
(1)課后相關練習題;
(2)測量數學書封面的周長是多少?
(3)測量一下自己臥室的周長是多少?明白計算公式。
總之,本節知識的教學就是要回答“怎么樣、怎么辦”的問題,當學生知道了“怎么樣、怎么辦”之后,也要運用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讓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相關聯,將程序性知識運用到實際情境中,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張奠宙,宋乃慶.小學數學教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謝利民.教學設計應用指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沃爾特·迪克,盧·凱瑞,詹姆斯·凱瑞.系統化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