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線教育平臺與語言教學的有機結合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大趨勢。針對傳統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不足,將“雨課堂”引入教學實踐中,為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形式提供了多維化的教學資源、教學手段、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構建英語學習環境,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雨課堂”;建構主義
【作者簡介】陳雪,武漢學院。
大學英語教育一直是為國家培養英語人才的重要環節和途徑。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當前傳統大學英語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
1.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高中時代的教育模式以培養基礎知識技能為主要目的,學生已經習慣于飽滿的課程、在教師帶領下的晨讀、自習,以及“月考”、“周測”的高頻率的測驗模式。因此,進入大學后反而開始不適應這種相對自主的學習模式。在和學生的溝通中發現,學生普遍認為大學英語課時過少,與教師接觸不夠緊密,出現問題時不好意思問老師,于是慢慢地不了了之,漸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2.師生缺乏互動。當前大學教師普遍一人承擔多個班級的教學工作,班級人數多,課程任務重,而大班制的教學模式更是進一步拉遠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課上大量應用的多媒體資源較之于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升了形象性和趣味性,但由于課時有限,在實際教學情況中仍然是教師主導“放映”,學生則似乎成為了“看客”,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性。
3.教學反饋不及時。課前預習重難點和課后復習回顧本應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監督體系,學生的自主性又不夠,這兩個環節都難以得到真正的落實。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課件和教學進行調整,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信心普遍不高。
1.理論依據。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 認為,對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和理解不是僅僅由教師引導的自外向內的單向輸入,而是由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基礎,由內向外來主動理解和構建新的知識。
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不斷進行知識的輸出,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模式和授課結構的安排起到決定性的控制作用,教學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素材更新慢,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難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2.“雨課堂概述”。“雨課堂”是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共同研發的一款在線教育平臺,它依托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并將復雜的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師和學生熟悉的PowerPoint、微信中,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將線上線下學習緊密聯結起來,建構一個以學生為主的移動學習環境。
3.教學應用實施過程。在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以四個班級的《大學英語2》課程為改革試點,率先將雨課堂引入教學環節。
(1)開設自己的“雨課堂”班級。教師關注“雨課堂”微信公眾平臺并進行注冊后,進入“我的”“課程”界面,點擊“我要開課”,設置課程的名稱和班級,創建成功后可點擊進入各班的成員管理,將自動生成的課程邀請碼和二維碼分享給學生,學生通過掃碼注冊后即可加入班級。(2)課前發送預習課件及習題。教師在電腦端安裝“雨課堂”后,可利用軟件提供的模版,方便快捷地制作適配于手機的課件及課前測試題,推送至學生的手機,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課堂學習的背景知識、學習目標、重難點,對課堂內容有所準備,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對教師來說,這也是構建課堂的重要環節。(3)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電腦端開啟雨課堂授課,將教學課件同步至學生的手機,學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匿名反饋,幫助教師即時調整課堂的節奏和重難點。(4)課后檢驗。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課后的習題檢測是非常必要也非常復雜的環節。許多大學英語教師課程任務量大,班級人數多,收集各班級作業并及時批改和發放都是不小的壓力。而通過雨課堂布置習題不僅可以快速直觀的從后臺數據掌握學生的提交和完成情況,同時可以清楚看到各題的得分情況,快速鎖定學生的薄弱點,省時省力,大幅度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
1.手機干擾因素。目前學生使用“雨課堂”答題和參與課堂互動等功能都只能依托于手機來完成。而學生手機上安裝的程序較多,其他應用程序的彈出可能會對學生的專注力產生干擾,因此并非所有學生都能很好地適應和接受這種信息化移動學習模式。2.網絡制約因素。雨課堂的授課和答題等各項功能必須依托網絡的支持才能進行。本校雖已實現無線網覆蓋,但是上課過程中若遇到網絡故障或延遲,以及部分教室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網絡信號不穩定時,教師則難以開展雨課堂教學。3.軟件功能和系統。就“雨課堂”本身而言,其題型設置相對單一,不能全面多方位的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且其電腦客戶端只支持Windows系統,部分使用IOS系統的教師無法正常安裝和應用。如果開發團隊進一步優化軟件適用的系統和題型,應該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近年來,信息技術與語言教育的深度結合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也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教師利用“雨課堂”可以很好的將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與課后檢測串聯起來,實時調整教學進度和重難點,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主動建構英語學習環境,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高霞.傳媒信息時代下大學英語教學創新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1(2):101-106.
[2]廖慶生,陳瑩.利用課堂在線互動平臺輔助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以Kahoot為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