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蜀渝

【摘要】本文介紹并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段語篇教學中應用的優勢,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探討了思維導圖在before-reading、while-reading和after-reading等教學環節的操作方法及圖例展示,試圖說明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段語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應用
引言
語篇學習是小學高段英語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途徑,所以語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
進入小學五年級,學生在英語基礎并不是那么豐厚的情況下,接觸篇幅較長的對話語篇及故事語篇,學習難度是相當大的。老師在教學上也會因為學生的詞匯量不大、語篇閱讀能力不足等因素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出現語篇閱讀教學低效、學生閱讀能力無法顯著提高等問題。
一、思維導圖在語篇教學中應用優勢分析
(一)思維導圖在語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由于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的不同,在繪制同一主題的思維導圖時,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會多樣化、個性化,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得以調動,積極性也有所增加,自信心也有所增強,興趣也得到很大提高。
(二)在英語語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學習語篇之后,就是After-reading這個環節,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進行課文復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組織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三)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英語教學既要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英語閱讀既是英語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信息輸入途徑和綜合能力培養的主要渠道,又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思維導圖在語篇教學中應用案例
(一)思維導圖在before-reading中的應用
通常在語篇教學的before-reading環節,我們會帶領學生進行預習。對于比較簡單的文本,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思維導圖進行簡單的背景知識梳理,讓舊知識和新知識得以鏈接,激活思維、激發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對于稍復雜或難度較大的文本,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內容梳理,厘清文章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Unit 5 At afarm中story time學習為例,展示在before-reading中思維導圖提供主題要點及相關背景知識的應用。
(二)思維導圖在while-reading中的應用
在while-reading環節,如遇到文本內容較復雜,學生很難提取關鍵信息,更無法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教師需帶領學生進行文本的深度剖析,層層“解剖”文本內容,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領”下,逐步厘清文本結構和文本內容,真正理解文本大意。
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Unit 2 Lastweekend中storytime為例,如圖1所示,展示思維導圖在while-reading環節中的應用,讓學生有意識地提取關鍵詞句,提升解構和分析語篇能力。
(三)思維導圖在after-reading中的應用
如果說在before-reading環節中思維導圖是為了學習奠定基礎、激活背景知識、激發學習興趣,那么after-reading環節中,思維導圖主要用于幫助學生總結文本內容、復述文本情節、拓展文本知識,以及給學生提供一個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平臺。教師可以在這個環節改變和增加一級主題詞或中心詞,讓思維導圖以橫向發展,利用樹枝形或中心形思維導圖進行內容的拓展和延伸,讓學生在學習語篇后能了解到更多相關知識,拓寬眼界和視野,也能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升學生綜合語用能力。
如在教學Unit4 At afarm story time時,可以將farm這個主題詞改成ZOO、home等,讓交流主題變得更豐富,各個分級詞匯也隨之改變,學生有更多的話語和交流的欲望,激發了學生的語言思維,也注入更多新鮮有趣的東西(如圖2所示)。
結語
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英語高段語篇教學時,教師要始終謹記:思維導圖只是一種輔助工具,我們旨在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語篇的能力上。因此,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真正在教學中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當然,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語篇教學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語篇并不是適合用思維導圖,這時我們應該運用其他更有效的辦法進行教學。所以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合理利用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