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鳳
【摘要】軟件測試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交叉學科,涉及各個方向的知識,現有的軟件測試課程的教學,只單一地從測試理論方面進行講解,沒有很好地把比較分散的知識點和測試思維的綜合應用進行宏觀和系統的講解,學生自主和深入學習能力也比較差。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有必要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學生理論學習、技能訓練、實踐能力檢驗及崗位就業等多方面進行應用型本科軟件測試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人才模式;課程體系
引言
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日益緊密,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能力培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個性化學習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模式、形態、內容和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而軟件測試是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軟件工程專業一個重要的專業分支,跟該專業相關的教學模式已有一定的成熟理論。目前應用型本科軟件測試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內容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傳統“知識碎片”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軟件測試競賽能力不足、教學實踐項目單一等問題,并沒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和具體的實踐性指導。
一、問題分析
為了滿足企業對軟件測試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本校開展了軟件測試專業,以軟件測試技術理論教學結合軟件測試專業綜合實訓的方式,培養具備專業基礎、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復合型人才。經過幾年的實踐,特別是近幾年如火如荼的軟件測試競賽、學生創新創業大責以及本校軟件工程專業的第二課堂比賽等多方面的機制,發現軟件測試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具體問題如下。
(一)測試理論教學單一化和知識碎片化
軟件測試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交叉學科,會涉及各個方向的知識,現有的軟件測試課程的教學內容單一、知識點零碎、知識結構不完整、缺乏對應的知識模塊引導圖和綜合的體系架構等。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專業深度學習積極性不高
目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學習目標模糊,缺少深入學習的動力,學生課后學習放松,對軟件測試競賽缺乏激情和有效地學習方法,對專業學科競賽重視度不夠,缺乏競爭力和過硬的專業競賽能力。
(三)教學實踐項目單一
目前教學實踐項目單一、實踐方案層次不清晰、缺少真實商業案例和業務過程、學生實訓項目角色轉換不夠、缺乏嚴格的項目督促機制,沒有很好地利用本院校學生創新工作室的一些符合最新的商業需求的App、手機游戲、互聯網網站等商業項目,而這些項目本身是測試專業很好地測試實踐素材與實踐平臺。
二、人才模式的研究
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基于“教學賽訓”四位一體的軟件測試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將以現有的軟件測試方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為出發點,分析當前專業課程設置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構建以“教學賽訓”四位一體的多維度教學模式,以教促學、以學促技、以賽促能、以訓促崗,提升專業人才實踐技能、學科競賽以及職業素養等多方面的培養質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一)繪制知識模塊的“思維導圖”,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
分析軟件測試技術理論中各知識點所涉及的其他課程內容,如web測試知識點會與《web開發》《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網絡協議》等多門課程內容相關,按照知識點的循序漸進和相關緊密程度等原則,制定相應的思維導圖,編寫知識全面的測試專業教材,構建測試專業課程完整的知識體系結構。
(二)以MOOC為基礎、推進翻轉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以上述整理的知識體系結構思維導圖為基礎,以MOOC課程為資源條件,分析教學知識點和教學任務模塊,找出適合學生進行講解的任務點,制定學生學習方針和學習目標,推進翻轉課堂。翻轉課堂主要是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制作相關課件,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任務探討和知識分享運用,并策劃相關的教學活動。
(三)創新“第二課堂”,提高學科競賽能力
結合測試學科專業競賽和本院校現有的開發專業的第二課堂比賽模式,制定測試方向的“第二課堂”課后指導教學方案,重點關注競賽內容和教學內容之間的差異,設計符合整體教學目標和培養方案的課后提升內容,并持續開展競賽指導和模擬比賽,形成專業競賽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四)優化多層次實訓方案,提高學生工程應用能力
結合學生工作室關于大數據、移動App等新型互聯網項目,研究學生實踐中需要的一些新的測試方法、技術、平臺和工具,將人工智能測試、云測試、物聯網測試、大數據測試等需求融合到現有的實踐培養目標和體系中去,制定多層次的實訓方案,以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結語
本文提出的基于“教學賽訓”四位一體的軟件測試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在于改進現有的教學課程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將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崗位要求以及競賽內容緊密結合,將各門課程知識融會貫通,繪制知識模塊的思維導圖,改革課程體系;以MOOC課程為資源條件,推進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實踐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的教學模式改革;充分發揮現有的“第二課堂”培養模式和學生創新工作室項目,設計測試方向“第二課堂”教學方案和優化測試實訓方案。經過四個維度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基礎理論、專業技能、競賽能力以及崗位實踐能力等多方面進行提升,并培養其具備核心的專業技術能力、核心競爭能力和團隊合作、創新意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