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忠
【摘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認真學習語言知識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在滲透文化教育的同時,更能強化語言學習的有效性。因此,語言和文化兩部分內容的學習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本文以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實例為基礎,結合教學中的具體措施,討論了如何在滲透文化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希望能夠幫助學生高效提升英語水平。
【關鍵詞】文化教育;初中英語;核心素養
在當下教育理念中,教學并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相關的核心素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目標同樣不再局限于學會簡單的英語交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知識背后的文化,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西方文化特點,以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教學過程中的捕捉失誤、設置語境、變換題型以及組建社團等措施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捕捉差異,了解文化習慣
中西文化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涉及許多與中文不同的西方語用方式,學生會在中文文化的影響下錯誤地使用這些語言。而這樣的錯誤恰是教學的寶貴資源,捕捉這些失誤能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并發現中西方文化的語用差異,進而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例如,在組織學生就“新春問候”進行主題討論時,筆者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就新春節日中的問候、交流等內容進行討論,并用英語的方式表達出來。在學生們的討論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表示:“Howold are you? What are your plans?”針對學生的回答,筆者要求學生設計西方節日中人們之間的交流對話。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學生在設計時都借鑒了一些中式內容。結合學生所展示的內容,筆者為他們播放了一段小視頻,視頻中展示了西方國家日常打招呼的一些具體方式。從視頻中學生了解到:在西方國家打招呼、交流時,人們會有意識地避免他人的個人隱私問題,如年齡、職業、薪酬等。由此可見,在教學中巧妙地捕捉學生的語用失誤,并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探究興趣。
二、設置語境。開展語言實踐
設置合適的語境開展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它可以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陜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將英語學習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相結合,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與抵觸心理。同時,設置語境引導學生開展對話可以涉及交際用語的規范性、各地的禮儀習俗、語言表達的技巧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能使學生接觸各地文化的差異,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初中英語中的“Wild animals”時,筆者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設想將教室布置成動物園的樣子,并以課本的對話為模板分組交流自己最喜愛的動物。在學生交流完自己最喜愛的動物后,筆者給學生拓展了部分動物在東西方文化中的差異。筆者對學生們說:“我們在看外國的電影時,會發現人們在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時經常會在最后加上自己家的狗,這是因為他們將狗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員。因此,在部分英文中,描述狗時會用she或he而不用it。另外,還有兩種在東西方文化中正好相反的例子,蝙蝠(bat)在西方文化中象征著邪惡,但在中國文化中因‘蝠諧音為‘福,所以象征著幸福。另一種是貓頭鷹(owl),它在西方文化中象征著智慧,因此西方人總是用owlish,owlishly來表示聰明、機敏,而在中國則象征著厄運將至。”通過設置特定的語境引導學生交流,不僅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加深了學生們對動物詞匯、本課內容的記憶,而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變換題型。調整思維方式
習題是鞏固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策略之一,恰當的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恰當的題型,通過題型的變換引導學生在不同的題型中調整相應的思維方式,進而夯實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四、組建社團。延伸課外視野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英語視野的延伸,已成為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而要想拓展學生們的課外視野,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必須給學生構建一個適宜的拓展交流環境。讓學生在對應的環境中,充分感受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理解西方文化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從而培養學生們的英語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Let's celebrate!”時,筆者要求學生在掌握相關單詞短語基礎上,理解西方節日中Halloween的節日習俗,并從中感受西方文化的特殊所在。在課堂上,筆者跟學生一起學習和探究Halloween的風俗習慣,學習相關句型。為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筆者鼓勵學生組建一個有關探討“英語文化”的社團,并讓學生就What is your favoritefestival?開展探究活動,就所選節日展開調查和總結。由此可見,通過組建英語社團這樣的課外活動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在社團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感受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不同,從而加強學生自身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
結語
總的來說,采用滲透文化背景的教育方式引入對英語知識的教學,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交際意識,還能確保學生在文化背景下更高效地學習,進而在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達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