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關鍵詞】體育教學;核心內容;教學設計
一、體育教學設計的概念
體育教學設計,亦稱體育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體育教學系統、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它既具有設計的一般陛質,又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
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引起、維持、促進學生體育學習的所有行為方式。體育教師的主要行為包括教師的示范、師生對話與指導,輔助行為包括激發動機、期望效應、課堂交流和課堂管理等。因此,我們大致可以認為,體育教學設計是指以體育專業理論(運動人體科學的基礎理論、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等)以及學習理論、傳播理論、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運用系統方法分析體育教學問題,確定體育教學目標、設計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系統化計劃過程。它不是力求發現客觀存在的尚不為人知的體育教學規律,而是運用已知的體育教學規律去創造性地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事實上,有事業心的體育教師為了追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體育教學設計工作。但這種設計往往受到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知識水平、傳統習慣、工作環境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它是一種經驗式的體育教學設計。
現代教育技術意義上的體育教學設計本質上是一個分析體育教學問題,構建解決方案,并對該方案進行預試、評價和修改,為體育教學最優化創造條件的過程,形式上是一套進行系統化計劃的具體工作步驟和程序,其實際成果是經過驗證的各個層次的體育教學系統實施方案,包括體育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進度、教學方案和為實現一定體育教學目標所需的整套教材(印刷的或視聽的)以及學習指導、教師用書等。
二、體育教學設計的特點
體育教學設計與體育教學論、體育教學法、教師的教案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體育教學論是研究體育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包括體育教學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效果或學習成績的檢查和評定等。體育教學論注重理論探討,它是應用性的理論科學,對體育教學設計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而體育教學設計注重研究具體的實施和操作方法。
體育教學法包括一般教學法和專項教學法。一般教學法研究各門術科共同的教學任務、過程、原則、方法、組織形式等;專項教學法則分術科專項進行研究,突出各術科自身專項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對體育教學的方法展開細致和深入的研究;而專項教學法為各門具體術科的教學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
體育課教案是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實際教學實施方案,是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術科項目、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時間分配、教學媒體的使用等。教案是體育教學設計的具體產物之一,是體育教學設計指導體育教學過程的具體體現。教案主要考慮的是“教”的方案,而不是“學”的方案。體育教學設計也關注“學”的方案,它并不僅僅局限于得出一套針對某一體育教學內容的教案,它需要對教與學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分析,提出教學方案,并不斷修正方案,是一個連續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的過程。就體育教學設計工作本身來說,它具有系統性、靈活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等特點。
體育教學設計的系統性,要求其在分析論證所存在的教學問題的基礎上設定目標,然后密切圍繞既定目標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保證了“目標、策略、評價”三者的一致性。體育教學設計從體育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出發,在工作程序上,往往不是先完成一步再開始下一步的,而是不斷往復、相互補充的,綜合考慮教師、學生、教材、媒體、評價等各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使之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提高整體效應,保證其設計整體上的系統性,達到體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雖然體育教學設計過程具有一定的模式,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但體育教學設計的實際工作往往不一定按照流程圖所表現的線性程序開展。有時候,沒有必要或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步驟。例如,學習需要分析是體育教學設計過程模式中一個重要的教學設計環節。但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屬于基礎教育,由國家教育決策部門統一制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因此,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設計,就不需要再到社會上去進行對學習需要的分析論證工作。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和要求,靈活地決定從何處著手工作,重點解決哪些環節中的問題,略去一些不必要開展或無法開展的工作步驟,因地制宜地進行體育教學設計。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設計是系統性、靈活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和完美結合,我們既要以科學的理論指導體育教學設計,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設計的科學化水平,又要發揮體育教學設計的藝術特色,不斷進行體育教學藝術的創造,力爭使體育教學設計達到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