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 要]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處于信息數字化的發展潮流中,數字化逐漸向各個領域的生產工作中滲透,如數字化向我國出版行業的滲透,使出版企業的經營戰略和出版方式發生了較大改變。另外,隨著數字化的應用,出版企業也在管理手段和管理內容中加入了數字化的管理形式,所以工作人員應根據當前數字化的出版企業管理模式和日常出版企業管理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實踐措施,促進出版企業的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 數字出版 經營管理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230.7 文獻標志碼:A
隨著信息化時代下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較大變化。數字化的工作手段和技術逐漸改變著出版企業的傳播形式和銷售方式,因此,出版企業管理人員要立足于當前數字化的發展潮流,制定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使出版企業順應數字化的潮流特征得到持續性發展。
一、當前我國數字出版面臨的問題
雖然我國出版企業逐漸將數字化的時代特征融入數字出版管理中,但由于我國數字化技術發展時間較短,所以在實際數字出版中仍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一)產業發展不均衡
我國數字出版的發展模式是在技術提供商的技術變革上發展而來的,所以在我國當前數字出版產業鏈中,中游數字服務商和下游終端設備的制造商在整個出版產業中占主要地位,在數字出版過程中,這兩部分的制造商最為活躍,經濟效益也獲取得最多。但在傳統出版社中,原本處于絕對優勢的出版內容提供商則成為了數字出版產業鏈中的最低位置,并且隨著當前數字出版的不斷發展,投資者會將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放在數字化出版模式上,從而導致了出版內容的投資較為欠缺,數字出版的形式單一,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資源[1]。
(二)盈利模式落后
在出版企業進行數字出版的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并且可以有效地促進出版行業的持續性發展。但當前我國數字出版企業在盈利模式上仍然較為落后,受傳統出版行業的影響,多數出版企業將數字出版內涵理解為紙質文字的數字化,并且還將許多數字出版的內容沒有經過處理就放到互聯網上進行查閱,應用傳統的出版手段來進行數字化模式出版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出版企業的發展。另外,由于出版企業不注重對企業內部數字化出版人才的培養,導致出版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處理手段時只能將數字化傳播和數字化推廣等重要環節交給技術提供商,從而使得在數字出版的過程中技術提供商獲取的經濟效益最大。又因為當前我國數字化水平處在發展的最初階段,因此各項結構和服務手段都不成熟,所以在宣傳工作中,出版企業沒有將數字化的內涵和出版手段向大眾進行全方位宣傳,導致讀者在閱讀網絡出版資源時認為這些資源都是免費的,當出版企業對出版的內容進行收費時,造成了一定數量讀者的流失。因為數字出版模式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讀者在借閱書籍時,可以利用網絡銀行卡來完成付費借閱,但從當前金融服務的發展和交易環境的安全性考慮,這種交易方式存在著較大隱患,用戶在利用銀行卡進行付費時,不得不考慮支付環境及支付后的安全問題。
(三)數字版權工作受到阻礙
版權的維護工作一直是出版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當前數字出版中最大的難題。無論出版形勢如何變化,出版內容一直是出版行業的核心地位,所以出版企業在進行數字化出版時一定要做好對版權和內容的保護工作。但在實際過程中,數字出版的方式使得出版內容、原創作品變得更加容易復制和傳播,如一些非法分子可以利用轉盤來下載網上的作品,在未經原創作者的允許下將文章內容傳播到其他網站上來達到盈利的目的。
二、數字出版的經營管理和實踐途徑
(一)適當調整產業鏈
為了使出版行業得到持續性發展,出版企業的管理人員應當根據當前數字化的發展特征來尋求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發展機會,重新對出版行業的產業鏈進行科學調整,使傳統出版社的產業鏈得到根本性發展,從而克服原來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提升出版企業競爭力,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2]。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出版行業產業鏈,內容的提供者始終占據產業鏈的首要地位,而技術供應商則處在最低地位上,所以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出版企業來說,應當根據當前時代市場的發展情況來對產業鏈結構進行重新規劃。在經營管理問題上,相關管理人員可以運用小品牌經營的理念來加強出版企業內部的創新型發展,并且根據當前數字化時代的發展特征來完善數字出版產業的產業鏈,使數字出版的工作流程可以順應當前時代的發展,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共贏的模式,促進出版產業的持續性發展。
(二)擴大盈利渠道
由于傳統出版產業在盈利渠道上較為單一化,且隨著當前數字出版潮流的不斷發展,一些出版企業將盈利方式放在了出版資源內容上,在技術提供商上則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效益流失。為了解決這一情況,出版企業的管理人員應積極擴展出版企業的盈利通道,樹立個性化的品牌特征,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閱讀者。隨著當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出版企業要順應當前時代的發展,運用網絡化的管理手段來進行網絡資源的整合。比如,出版企業可以利用當前手機的普及性和互動性來增加相關出版軟件的開發,使更多的人群可以接觸到該出版企業的文化和品牌特征,并且相關手機軟件也可以收集用戶對閱讀的需求,從而有利于出版企業制定接下來的銷售方案和數字出版改進措施。
數字出版相關管理人員也要注重廣告的盈利效益,隨著網絡的普及化發展,網絡廣告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逐漸增大。并且和傳統廣告形式相比,網絡廣告投入成本較低,傳播形式多樣化。因此,企業在利用廣告進行盈利的同時,應當打破期刊內容和廣告銷售捆綁內容。除了選擇網絡廣告,出版企業管理人員應當將網絡廣告和印刷廣告相結合,根據用戶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廣告套餐。數字出版企業應當在廣告營銷手段中更加凸顯服務性的意識,如在數字出版社所開發的手機軟件中,可以為用戶的閱讀需求定制專業化的服務體系;針對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數字出版社也可以為讀者提供印刷服務,如利用網絡建立網上商城,方便用戶購買書籍和閱讀,這樣一來,不僅數字出版成功轉型,也擴大了數字出版企業的營銷途徑,使出版企業可以在整個產業鏈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三)樹立版權意識
版權問題是出版行業中一直面對的問題,所以工作人員應當根據當前數字化的發展特征積極進行版權維護工作。對于數字出版中的版權維護技術,通常運用DRM系統技術,這種系統技術是針對當前電子出版社的特征而專門開發的一項數字版權保護系統。隨著當前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出版內容逐漸由紙質變成數字化,因而一些出版企業的管理人員并不看重數字出版的版權。另外,傳統出版社雖然有較強的版權維護意識,但并未根據當前數字出版的特征來獲取相關的數字版權權益,因此,為了防止數字出版過程中出現過多的版權盜用問題,工作人員應當加大管理力度,來對數字版權進行合理控制。比如,工作人員在利用網絡進行出版的過程中,要和網絡雙方簽訂版權協議,利用第三方網絡來加強數字版權的管理問題。此外,為了使內部人員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版權的保護工作,出版企業可以在企業內部定期組織版權維護培訓活動,提高數字出版工作人員的版權敏感性,來加強工作人員對數字出版的版權維護意識和工作力度,使數字出版企業逐漸朝著個性化、持續化方向發展。
三、結語
隨著當前數字化技術手段逐漸向出版領域滲透,大多數出版企業逐漸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但數字化的出版模式為出版產業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因此,數字出版管理人員應當根據實際的出版情況來加強對數字出版版權的管理,并且要結合數字化的特征來擴寬自身的銷售渠道,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吳曉瑩.我國數字出版贏利模式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7):97- 99.
[2]蔡周敏.傳統出版社與數字出版對接的思考[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68-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