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是增長幼兒認識能力,促進幼兒智力增長最主要的場所。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能夠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活動中合理觀察,找出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對不足進行改進,提高幼兒的行為能力,以此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師觀察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16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158
教師在對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活動過程,觀察活動過程,并根據不同幼兒的特征進行教學,通過活動逐步引導幼兒做出對應的行為。可見,采用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能夠改善傳統幼兒活動的死板形式,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其中教師的觀察是十分重要的,下文就教師觀察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進行分析。
(一)缺少對觀察的重視
當前部分幼兒教師認為教育教學活動就是簡單的傳授知識的過程,缺少對教育活動的認識,并不能將生態式幼兒區域活動作為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和塑造幼兒行為和素養的最主要方式,所以直接導致教師缺乏對幼兒活動的重視。此外,教師觀察能力不足,不能合理借助相應的技術手段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觀察,忽略活動的目的和要求,缺少對活動的整體組織,從而導致區域活動效率低下。
(二)缺少觀察分析能力
幼兒教師除了需要具備良好的觀察意識之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分析與觀察能力。一些幼兒教師在參加工作之后減少了對觀察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再加上除師范專業之外,還有大量的非師范專業人員從事幼教工作,他們的觀察能力也有待提高。觀察并不是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單純的觀察,還需要對其進行分析和相關數據的統計,以便能夠多角度深入地對幼兒進行分析,更好地規劃區域活動。
(三)觀察難度較大
由于幼兒的心智都不成熟,所以其在活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不同幼兒的行為表現是不同的,而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將所教授的知識轉化為幼兒能夠接受的內容,還需要對幼兒進行引導,所以這無疑給教師的觀察帶來較大難度。
(一)區分區域活動與非區域活動
在開展生態式區域活動時,教師需要將區域活動與區域活動之外的教育相聯系。這主要是因為幼兒的活動將受到自身原有經驗和活動本身的影響,而幼兒原有經驗大都是幼兒通過親身經歷才能夠獲取的,且大都來自于幼兒對社會現象和生活實際現象的了解,通過區域活動的形式能夠有效地對幼兒自身經驗進行展現。所以教師需要對區域活動中幼兒表現出的行為和態度進行分析,對幼兒身后的非區域因素進行分析,利用非區域因素更好地達成區域活動的目標。
例如,在針對圖書破損情況進行統計的時候,教師能夠看出圖書破損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兒缺少愛護書籍的意識,在打鬧和爭搶中損壞了書籍。這主要與幼兒的家教密切相關,家長忽略了培養幼兒愛護公物的習慣,所以教師需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幼兒園與家長共同培養幼兒愛惜物品的好習慣。
(二)學會觀察,根據幼兒特點進行指導
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學會觀察,能夠細心、耐心地對幼兒的特點進行觀察。且在觀察過程中不打擾幼兒的活動,能夠對幼兒有意義的行為和行為的具體時間及發生的原因等進行捕捉和記錄。不管觀察多久,只要能夠獲得有價值的內容便是值得的。所以教師需要將觀察作為教育幼兒的主要內容,對幼兒進行了解,在掌握幼兒的習慣之后,再對其進行教育。
(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
區域活動指的就是讓幼兒自己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以保證在活動中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獨立自主意識和個性的形成,所以教師在設計生態化區域活動的時候應該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活動。比如幼兒喜歡玩跳棋,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準備跳棋,有的幼兒喜歡搭積木或者折紙,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其準備積木和折紙,讓幼兒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個性,提升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
(四)關注幼兒學習過程
生態式的區域活動具有較強的自主性,所以教師需要給幼兒充足的空間和信任讓幼兒自主活動。但是幼兒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會受到自身經驗和能力的限制,所以探索時會遇到困難,這就會對幼兒的自信造成打擊,助長幼兒的依賴心理。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對幼兒的學習過程進行了解,對幼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對幼兒進行指導。例如,幼兒在使用積木搭建房子的過程中,若是出現搭建困難的情況,教師就需要及時幫助幼兒搭建,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需要提升對觀察的重要性的認識,提升觀察分析能力,合理區分區域活動與非區域活動,學會觀察并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關注幼兒學習過程,以此促進幼兒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昱.幼兒園生態型區域活動應用陶行知思想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90).
[2]徐萍.陶行知思想對生態式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指導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張霜(1977.12— ),女,漢族,山東東營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