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李輝 張潤清
[摘要]金針菇作為一種重要的農產品,其價格波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以2011年2月~2018年11月河北省金針菇月度價格數據作為研究對象,采用Census-X12季節調整模型和HP濾波法將金針菇的價格波動分解為4種類型:季節性特征、不規則特征、循環特征和趨勢特征。結果表明,金針菇價格循環周期為2年,總體呈下降趨勢,季節性特征顯著,不規則特征未出現減緩態勢。為了緩解金針菇價格波動提出了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價格大數據平臺、發展金針菇加工業、樹立品牌意識等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金針菇;價格波動;Census-X12季節調整法;HP濾波法;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6.13[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繼糧、菜、果、油后的第五大農作物。金針菇作為人們日常食用的食用菌品種,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研究金針菇價格波動規律,有利于正確把握未來金針菇價格走勢,實現金針菇區域供給平衡,也有利于提高生產者收益和規避風險的能力。
目前我國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糧食、生豬等大宗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實證分析,現有文獻對食用菌類農產品價格波動研究較少。葛顏祥等(2016)利用季節調整模型和HP濾波法對香菇價格進行分解,發現香菇價格波動存在著明顯的季節性;從循環特征可以看出香菇價格呈接近兩年一個周期的特征,但周期在逐年縮短;受生產成本上升和消費品整體價格上升的影響,香菇價格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葉鋒等(2017)以2000 年1月~2015年12月我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月度數據為樣本,運用HP濾波法研究我國豬肉價格波動的周期性特征。結果發現從2003年開始我國豬肉價格波動頻繁,而且波動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波動周期一般為3~4年。柯進愷等(2018)采用Census-X12季節調整模型對我國馬鈴薯市場批發價格進行處理,結果表明我國馬鈴薯價格呈穩定上升態勢,但存在短期價格波動。時林等(2018)以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中國香蕉批發價格為研究對象,運用Census-X12季節調整法剔除了對價格波動影響的季節性因素和不規則因素后,采用HP濾波法分析香蕉價格波動并進行周期劃分,發現中國香蕉批發價格呈現年度波動劇烈、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減弱和波動周期延長等特點。苑甜甜等(2018)以2004~2007年全國蒜頭月度批發價格為研究對象,采用Census-X12季節調整模型和HP濾波法將大蒜價格分解為不同波動成分。大蒜價格在長期內呈波浪式上升的趨勢,每個波動周期時間跨度長短不一,波動的幅度也不一樣,不同周期影響因素也不相同。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文以河北省金針菇價格為研究對象,應用Census-X12季節調整模型分析金針菇的價格變化特征,同時采用HP濾波方法對金針菇價格趨勢因子和循環因子進行分解,從而揭示出金針菇價格的波動規律,并從保障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出發提出緩解金針菇價格波動的相關對策。
1 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1.1 數據來源
金針菇價格數據來源于農產品價格信息網,通過分析和整理得到從2011年2月~2018年11月河北省金針菇月度價格,總共93個樣本數據。
1.2 研究方法
(1)Census-X12季節調整模型。季節調整模型是把時間序列的變動趨勢分解成三種:季節因子序列(SF)、趨勢與循環波動序列(TC)和不規則波動序列(IR)。金針菇作為一種農產品,其生產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例如季節、氣溫、氣候、降水等因素,因而金針菇的月度價格會呈現出周期性的季節波動。為了更好地揭示出金針菇價格波動規律,需要進行季節調整來消除季節性帶來的影響。利用Census-X12季節調整模型的加法模型把金針菇價格序列(Y)分解成三個因子:Y=SF+TC+IR,其中季節因子序列(SF)反映金針菇價格受季節影響的情況;趨勢循環波動序列(TC)反映金針菇價格整體和周期性變動趨勢;不規則波動序列(IR)反映金針菇價格受隨機因素影響的情況。
(2)H-P濾波分析法。1980年H-P濾波分析法由Hodrick和Prescoot首次提出,用于研究美國二戰后經濟景氣問題。這種方法可以把時間序列中的長期趨勢和短期波動分離,經過H-P濾波分析法處理后的數據一般為平穩序列。為了進一步分析金針菇價格的趨勢與循環特征,用H-P濾波方法將趨勢循環波動序列(TC)分解成趨勢成分和周期成分。
(3)? 該研究采用Eviews8.0進行Census-X12季節調整和H-P濾波處理,Lambda取值為14400。
2 金針菇價格波動分析
2.1 金針菇年度價格波動分析
本研究選用金針菇年度平均價格以及金針菇價格變異系數對2011年2月份到2018年11月份河北省金針菇價格波動情況進行簡單描述性統計分析。
2.1.1 金針菇年度價格持續下降。從2011年2月份到2018年11月份,河北省金針菇的年度均價總體呈現出下滑趨勢(見圖1)。2011年到2012年,金針菇年度平均價格略有上升,2012年以后金針菇的年度平均價格一直都呈現出下降趨勢,從2012年的9.73元/kg下降為2018年的5.57元/kg,下降幅度為42.75%。其中2012年到2013年下降趨勢最為明顯,價格下降幅度達到了23.12%。2013年開始,由于消費增速的下滑以及產能擴張加速,導致金針菇年度價格呈現下降趨勢。
2.1.2 金針菇價格變異系數。變異系數是衡量統計資料中觀測值變異程度的統計量,其計算公式為:變異系數=序列標準差/平均值。用金針菇價格變異系數來反映不同年份之間金針菇價格波動程度。變異系數越大,說明價格波動程度越高。
整體來看,從2011年到2018年,金針菇年度價格變動系數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見表1)。2016年之前金針菇年度價格變動系數波動較小,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形態,2016年到2018年金針菇年度價格變動系數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金針菇變異系數最大的在2018年,說明了2018年的金針菇價格波動幅度最大,年內最高價格為9.16元/kg,年內最低價格為3.13元/kg。
2.2 金針菇價格分解分析
2.2.1 金針菇價格季節波動特征。本研究針對2011~2018年金針菇月度價格進行了平均化處理,發現金針菇的歷年月度均價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從2011年到2018年金針菇歷年月度均價走向處于波動上升的趨勢,最高價格出現在9月份,價格為8.52元/kg,最低價格出現在5月份,價格為5.6元/kg。
利用Eviews8.0對金針菇月度價格進行分解。圖3表示為季節調整后得到的季節因子序列。通過季節因子變化圖可以體現出金針菇價格顯著的季節性特征,金針菇在一年內可以達到“一谷雙峰”,總體來看,從2011年到2018年,金針菇的波峰出現在1月和9月,波谷出現在5月和11月。2011年和2012年的波峰比其它年份要高,波谷比其它年份要低,說明這兩年河北省金針菇價格的季節性波動較大。2013年到2018年,波峰和波谷基本保持穩定。金針菇價格的季節性變化最根本原因是生產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從需求的角度來看,主要原因是消費者食用金針菇主要是通過燒烤、火鍋和麻辣燙等方式,因此每年的9、10月份到次年的1、2月份是食用金針菇的高峰期,金針菇在這段期間迎來售價高峰,所以金針菇的價格會在一年之內出現兩個高峰期。另一方面,河北省金針菇銷售淡季一般為3~5月,在這段時間內有大量價格較低的當季蔬菜上市,此時當季蔬菜會對金針菇等食用菌產生一定的替代作用。金針菇的生產者會在當年的11月份把金針菇大量投入市場,市場供給量增加,使金針菇價格下降。
2.2.2 金針菇價格不規則波動特征。經過Census-X12季節調整,把原始序列中的季節變動趨勢和循環變動趨勢剔除后,得到金針菇價格不規則波動圖。從金針菇價格不規則波動圖中可以看出金針菇價格變動較明顯的是2014年初、2017年初和2018年初。金針菇價格的不規則變化主要原因是受突發性事件的影響,以2014年為例,國際貿易方面,2014年初西非爆發埃博拉疫情,包括幾內亞、利比里亞、美國及西班牙都出現疫情,各國加強海關控制,通過減少進口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傳播,在2014年第一季度期間金針菇出口數量減少,國內市場嚴重飽和,造成金針菇價格下降。國內方面,受中央銀行連續降準降息政策的影響,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三農小微企業的能力,央行額外降低縣級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農村金融機構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導致三農小微企業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使金針菇產量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大量產品流入市場導致價格下跌。
2.2.3 金針菇價格趨勢與循環波動特征。采用H-P濾波分析法將季節調整模型得到的趨勢與循環因子進一步分解,得到金針菇的循環特征圖(見圖5)和趨勢特征圖(見圖6)。從金針菇價格的循環特征圖可以看出,金針菇的循環周期大約為兩年,分析其原因可以認為是金針菇產業內部發展趨勢和生產原料價格周期性變化的雙重結果。
金針菇生產具有生產周期短、投資少、收益高等優點,所以吸引了眾多金針菇種植投資者。由于金針菇生產具有周期短等特點,許多投資者為追求利益最大化開始盲目擴大生產。在短期內會有大量金針菇進入市場,在市場需求保持穩定的情況下,金針菇的供給會大于需求,從而導致金針菇產量過剩,價格下跌。為降低損失,許多生產者開始縮小生產規模,生產規模的縮減導致金針菇的供給量減少。當供給量減少到一定程度后,受市場需求的影響,金針菇價格開始上升。由此造成金針菇價格的周期性循環。
另外,生產原料的價格變動也是導致金針菇價格波動的原因。金針菇的生產原料主要是玉米芯、棉籽殼或秸稈。這些生產原料都是具有很強的季節特性的農業原料。在豐收季節,玉米芯、棉籽殼和秸稈將大量進入市場,市場供給量增加會造成價格下跌,金針菇的生產成本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當豐收季節過后,生產原料供給量減少,價格逐步升高,金針菇的生產成本會隨之增高。因此生產原料價格的循環波動也會影響到金針菇價格的波動。
從金針菇的趨勢特征可以看出,金針菇的價格走向呈下滑趨勢。從2012年10月份的12.4元/kg下降到2018年5月份的3.13元/kg,下降幅度為75%。金針菇的價格趨勢下降主要原因是產量增加。最近幾年來,有很多投資者缺乏對市場的了解,盲目對金針菇生產企業擴大投資,導致金針菇工廠化生產程度迅速增加。2016年我國金針菇工業化率超過40%,是目前我國工業化程度較高的菌種。金針菇的規模化生產促使生產成本下降,品質提升。金針菇的全年化生產導致市場供給量增加,價格下降。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本研究利用Census-12季節調整模型和HP濾波分析法對河北省金針菇2011~2018年的月度價格時間序列進行處理,分析了金針菇價格波動特征,得出以下結論:
(1)金針菇價格呈現出顯著的季節性特征,在一年內可以達到“一谷雙峰”。主要原因是大眾消費偏好和金針菇生產具有季節性特征。每年的9、10月份到次年的1、2月份是食用金針菇的高峰期,金針菇在這段期間迎來售價高峰。11月份金針菇開始大量上市,供過于求導致價格下跌;
(2)金針菇價格不規則波動特征未出現減緩的態勢。2017年以后金針菇價格不規則波動幅度比2017年以前波動幅度大,說明一些突發性事件出現頻率增加,金針菇市場交易秩序趨于不穩定;
(3)從長期趨勢來看,河北省金針菇價格呈總體下降態勢。主要原因是金針菇的工廠化生產導致市場供給量增加,價格下降;受金針菇產業內部發展趨勢和生產原料周期性變化的影響,金針菇的循環周期大約為2年,但是循環周期的時間跨度逐漸增加,同時循環波動的幅度在逐漸減小。
3.2 建議
3.2.1 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價格大數據平臺。2018年大蒜價格遭遇10年以來最低水平,從“蒜你狠”謝幕到“蒜你跌得狠”登場,大蒜價格遭遇了過山車式的變化。無論“菜賤傷農”還是“菜貴傷民”,最終都會令百姓受傷。從2015年到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4年提出了要完善和深化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在“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維持價格穩定。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農產品價格等交易信息呈現出爆炸式增長趨勢,建立農產品價格大數據平臺,輔助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價格監測預警和宏觀調控,及時穩定農產品市場,有利于抑制農產品價格“過山車”現象的頻發和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者進行生產銷售決策,降低經營風險,提高銷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