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熒
摘要: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激勵學生不斷探索鉆研的最大動力。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承前啟后的一個階段,而初中物理是學生初步接觸的一門學科,它集抽象性、實踐性、邏輯性于一體,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初中生的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有的學生對物理學習表現出畏懼的心理。所以,教師必須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初中物理的教學課堂,自主地去探索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文章基于此,主要介紹了幾點關于在初中物理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我國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已經與時代的發展大相徑庭,在傳統的物理課堂中,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育將課本上涉及到的知識一股腦地全部輸送給學生,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抵觸心里,再加上物理知識本身比較難理解,久而久之有的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的心理。針對此情況,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改革和創新,充分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到物理課堂的熱情和激情,進而不斷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目的。以下是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的幾點在初中物理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實施策略。
1 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借助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在初中物理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實驗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優化教學環節,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物理學習。最重要的一點是,物理實驗可以為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一點活力,它在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初中之前并沒有接觸過物理,因而對相關物理現象必然感到困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帶領學生進行物理實驗,讓學生學以致用,并在實驗中興趣濃厚地驗證課堂所學相關理論,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全面提高。例如:在學習滬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探究電路》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告別傳統的照本宣科的課堂,帶領學生進行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感知電阻與變阻器的原理及作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而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基礎。
2 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在課首先設置懸念,提出有目的的幾個問題,讓學生分小組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物理的視角分析、解決問題,這樣可以較好地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同時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課堂的氛圍會相對比較融洽和和諧,可以讓學生愉快地進行學習,必定可以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滬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從水之旅談起》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首先提問學生:熔點是什么?沸點是什么?以及物態變化中吸熱和放熱的過程是怎樣的?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必定想知道答案,教師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找尋原因,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3 教師可以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識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知識是對人們生活實踐經驗的總結,物理也不例外。在初中物理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身邊一些熟悉的日常生活場境進行教學。初中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有很多物理知識點與學生日常生活存在關聯性,教師通過引用實際生活中的案例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感知到學習物理的實用價值,繼而激發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另外,課堂教學引入一系列生活實例,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僵局,促進學生以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參與到物理教學中。例如:在學習《聲的世界》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他們熟悉的聲,再展開討論聲音是怎么傳播的,以及噪聲是怎么產生的,怎么鑒別,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在一定程度上學生也更好地掌握了有關聲的知識內容。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興趣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目標的重中之重。在選取教學方法時必須和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因素相契合,以保證學生能夠自主開展物理知識學習活動,逐步豐富物理知識,最終提升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呂寶.聯系生活實際 激發學習興趣[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10).
[2] 鄧明.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2).
[3] 英昌石.富于幻想,好學好問——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9).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遵義航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