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的逐漸進步和發展,我國新課程改革得到迅速推進,語文已經成為當前初中基礎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課程之一。而以教學時間短暫、內容短小精練、主題鮮明突出為主要特點的微課也漸漸出現在大眾視線。微課教學方法緊密依靠多媒體技術手段和網絡技術手段。微課教學方法不同于其他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視頻音頻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得能夠更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高質量完成語文課程教學內容。因此,本文在簡要介紹課題寫作背景、意義后,首先闡述了有關微課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應用的重大意義;進而深入論述了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相關應用策略;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
【關鍵詞】微課教學;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特別是智能化、自動化技術設備性能不斷升級提高,人們的生產生活更加方便快速。由此,許多方便人們快速獲得信息和知識的創新性事物不斷涌現,而作為創新性教學方法,微課教學法由于能夠很容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受到一線教師的歡迎。教師教學中采用微課教學法,學生能夠利用網絡等渠道進行下載,獲取課程資源進行學習,而且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終身自主學習的習慣,目前已經得到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的認可,并且應用于語文課程教學中。本文通過對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微課設計方案,希望通過本人的實踐及研究,使初中語文微課實際運用水平得到提高,能夠促進初中語文微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最終提升整體語文課的教學水平。
一、相關概念與基礎理論概述
(一)微課概念
微課是由micro-lecture翻譯而來,在我國現階段,不同的學者對微課持有不同的觀點和闡釋。學者胡鐵生認為,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將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習活動和實訓內容等內容融入教學視頻中,學生能夠利用網絡等渠道進行下載,獲取課程資源進行學習。黎加厚認為,微課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本人通過深入學習認為,所謂微課是一種對某一明確的教學環節或教學目標針對性極強的,并以視頻作為其載體,支持碎片化的線上教學活動。
(二)微課的特征
微課具有這幾個方面特點:每個微課視頻內容不多,學習時間不長,傳統教學時間較長,甚至覆蓋整節課,長達一節課學習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倦。而微課,每個微課視頻一般只有十來分鐘,學生通過學習一系列微課視頻,能夠在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從而能夠更有效地掌握所學知識。
第一,微課學習內容較少。與傳統教學法對比,傳統教學法學習內容較多,而微課教學法學習內容就少得多,每個微課視頻學習內容較少,能夠讓學生學習相對輕松,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教學針對性更強。由于每個微課視頻一般只針對一個教學知識點展開,教學目標單一性,教師制作微課視頻更有針對性,制作完成的微課視頻質量更高,學生學習就能夠更加輕松。
第三,對象明確。傳統教學中,教師基于自身的教學經驗制作教學課件,與學生學情存在一定的偏離,而微課教學法直接面向學生,基于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制作教學課件。總之,微課教學課件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針對性強。
(三)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應用的重大意義
實踐表明,微課教學法的應用不僅符合初中生語文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也能夠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進而實現優質的初中語文教學。
一方面,微課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教師和學生角色地位進行明確界定,教師職責是制作微課視頻和答疑釋惑,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微課視頻資源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不解之處及時向教師反饋,請求教師的幫助和解惑。這種教學法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性,保質保量完成語文知識與技能學習訓練。
另一方面,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學生被動跟隨教師進行學習,也就是說,傳統語文教學是單向性的,教師向學生單方向傳授知識和技能,這種單向性學習由于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體意識,導致語文教學質量并不高。而微課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難度和學習進度。在微課教學模式下,不再是傳統初中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傳授,而是將語文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語文技能方面。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豐富語文教學資源
微課教學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不過,微課視頻制作并不容易,要求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圍繞教學內容制作視頻,同時要求視頻制作要豐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收集與初中語文教學有關的素材。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語文修養,教師特別要善于挖掘語文素材中的精神內涵,對學生進行滲透性語感教育。
(二)優化微課設計,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初中生由于年齡還小,他們相對喜歡富有游戲情節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語文游戲情節內容的教學,增強初中生學習語文知識興趣。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對初中生系統性語文語感培養,利用微課教學法降低語文教學的難度,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和質量。例如,在學習新選入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的《夢回繁華》時,教師在微課視頻導學部分“三分鐘看懂《清明上河圖》”中結合文章內容設計幾個問題,例如:“(1)視頻中的《清明上河圖》體現了當時社會的什么特點?(明確:繁華)(2)課文圍繞“繁華”介紹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呢?……”讓學生來進行交流討論,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更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借助微課視頻,構建趣味語文課堂
初中生天性好動,對新鮮事物好奇。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和好動性,使語文課堂教學成為孩子們歡樂的家園,這樣才能大大激發初中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參與。另外,初中生喜歡游戲,語文教師可以寓語文知識于游戲中,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完成語文微課教學活動,對于提高語文微課教學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進行《蘇州園林》課程內容教學時,很多學生對于園林這個概念缺乏直觀的認知,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視頻,播放一段與蘇州園林有關的視頻片段等,讓學生全面感受到蘇州園林的美感,同時教師與學生一邊在欣賞的過程中,一邊結合文章內容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深入地展開分析與交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競答,從擴寬學生眼界的角度出發,實現學生對語文課文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
(四)健全微課教學效果反饋機制
微課教學法實施的目標是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是說,微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有效掌握語文知識。為了評估微課教學是否達到預期教學目標,非常有必要對微課教學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微課教學實施效果評估工作時,應該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評估細則,對學生微課教學中學習情況和微課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教師可以采用口頭談話、隨堂測試等多種形式。在微課教學效果評估過程中,特別要注重對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和分析,針對反饋得到的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方案,在不斷調整和彌補過程中提高微課教學的質量,只有如此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才能使得微課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三、結論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它是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產生的新型教學方法,而且非常適合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用。這是因為初中生天性好玩,好奇心強,而微課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能夠非常自然地完成學習任務,增進初中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欣賞語文的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錢小蕾.用微課“點燃”初中語文課堂[J].語文天地,2017(23).
[2]楊永翠.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2017(6).
[3]徐航.讓語文課堂“微”出效果——淺析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6(11).
[4]李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5]季小紅.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天地,2016(8).
作者簡介:薛麗娜,女,1983年生,福建寧德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