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背景下,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提出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目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在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結合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來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诖?,本文針對小學生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培養的必要性進行分析,進一步總結提升相應的教學策略,培養與優化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
關鍵詞:第三學段;核心素養;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迎來新的發展良機與挑戰。當今時代已進入讀圖時代、媒體時代,非連續文本成了更為重要的信息載體。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非連續性閱讀教學活動,能鍛煉學生信息提取、整合能力,以及利用文本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發展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貼近生活的閱讀,讓學生在碎片化的信息時代有效快速地發掘、提取關鍵信息,適應現代社會和促進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
一、 發展小學生非連續性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的提出,要求學生能夠以非連續性的簡單、碎化文本為基礎,通過圖文組合等教學資源探尋出其中最有價值的信息。而針對小學生而言,其閱讀內容多是以多種材料組合在一起,并且其中的非連續性文本的內容較為復雜。所以,發展學生自身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開展有效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活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另外,非連續性文本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通過參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活動能獲取良好的生活體驗,進而讓學生學會利用自身所掌握的非連續性文化閱讀能力去解決生活中的某些難題,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所以,無論是為了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是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開展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活動是至關重要的。
二、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 轉變教學方式
在當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有效開展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教學活動,需要重視明確教學目標,以此來確保非連續性閱讀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對教學文章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與研究,以此來發掘文章的中心思想與內涵,并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其次,教師在進行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對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轉變,以此來提升教學效果,進而提升非連續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奇異的激光》文章教學時,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生活化體驗,可以帶領學生利用生活中電燈、手電、蠟燭等小物品,與激光筆進行比較,通過實際操作,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激光的特性,然后進行有效的記錄并制作相應的表格,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豐富多元的閱讀體驗。在學習“激光是最快的‘刀”這一片段,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信息提取,鎖定“切割鋼板,鉆石打孔,做激光刀”三個關鍵詞組,明晰激光的作用。
(二) 增容教學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材是教師開展相應教學活動,傳授學生相關語文知識的主要依據。因此,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發掘,將教材中的非連續性文本資源進行適當增容,以此來為非連續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畫來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或是以圖解文提取信息,或是以文釋圖解讀信息,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拓展,適當融入相應的課外生活教學資源,加深對文章內容感悟和理解,豐富學生自主閱讀形式。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說明書、安裝圖、廣告牌以及路線圖等非連續性文本資源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學會“學以致用”。
(三) 激活教學策略
在當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提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效性,需要重視對學生的信息整理、比較與提取能力的提升,以此來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讓學生明確信息之間的異同,并進行有效的信息整理和分類。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種類的文本材料閱讀,然后將比較、分類的方法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例如在進行《雅魯藏布大峽谷》文章教學時,教師可以發問:“圍繞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你能找出哪些關鍵詞?”學生快速找出“世界上最高的河”“奇特的馬蹄形大拐彎”“雪山冰川”“郁郁蒼蒼”“生物的多樣性”“寒冷的北極到炎熱的赤道”等詞句,通過指向性閱讀,定位分析,準確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快速實現信息點向信息塊的聚集,從而達到學習的高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引導學生將文本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提取、整理和比較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再如說明性課文可以配以圖表、數據曲線圖等,讓學生在形象的圖表和鮮明的數據中感受事物特點,同時建立思維的連接。總之在日常語文教學中采用多維方式鍛煉學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指向的是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非連續性文本的特質決定它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因此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彰顯了語文的工具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發展小學生非連續性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拓寬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方式,結合有效的策略來提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而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軒穎,李榮冉.基于比較的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6(9).
[2]崔益林.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關于新課標“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試題的解讀[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1):46-48.
[3]田甜.基于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基礎上的閱讀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6):69.
[4]胡群芳.淺析非連續性文本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8):135-136.
[5]佴文武.讓閱讀回歸生活——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5).
作者簡介:
許曉瑜,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