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貫徹與落實。當下的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個人學科素養與綜合能力,課堂教學將學生作為主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首要的教學目標,由此趣味教學法在實踐中得到了越發廣泛地應用。本文就圍繞著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當中的應用做出相關策略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法;應用策略
小學生由于心理年齡較小,心智發展尚不成熟,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弱。因此在進行課程學習過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被其他新鮮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而趣味教學法就是根據小學生的這一心理行為特征所應運而生的創新性教學方法。當小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了興趣,也就意味著他們能夠在興趣動力的驅使下主動進行學習,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 趣味教學法的概念及意義
(一) 趣味教學法的概念
趣味教學法,按照字面意義上來理解,也就是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手段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趣味性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喜好,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從而促使小學生能夠維持自己的課堂注意力,并在積極的心理狀態中進行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趣味教學法能夠創設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從而保障每一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使得學生能夠和教師一同進行數學問題的不斷探索,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 趣味教學法的意義
趣味教學法是符合小學生心理行為特征與發展需求的教學方法。首先它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來。從而能夠跟隨教師的節奏與步調來循序漸進地進行數學知識與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趣味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根本性轉變,它使得數學教學過程不再枯燥與乏味,也讓學生擺脫了以往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次,趣味教學法能夠促使教師預留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來與學生之間展開有效的教學互動。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不同表現與反饋來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時進行教學策略的調整。在小學生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的情況下,師生互動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課程進度,進而在教師所創設問題的引導下不斷進行自主地思考,提升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最后,趣味教學法能夠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不再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感,并且構建起一種健康積極的學習氣氛。
二、 趣味教學法的實踐應用
(一) 借助趣味內容展開教學
運用趣味教學法,首先可以從教學內容這個方面切入。這意味著教師可以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或者概念轉化成一些趣味性的素材,從而將知識系統以一種有趣的形式展現出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這種方式需要充分圍繞著課程內容來進行運用。然后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當下的興趣喜好,并且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準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
例如在教材中有劃分物品相關的知識內容,但教材中只是通過書面文字或者圖畫的形式做出了一個大概的說明,不能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保障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吸引學生的關注,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自己另外設置一些教學情境。例如教師事先準備了3個梨子,6個蘋果,12顆草莓,15顆葡萄,教師需要把這些水果平均分配給三個學生,問具體應該應該怎么進行分配?此時學生就會積極舉手發言,說這些數字都是3的倍數,只要除以3就得到了正確的分配數字。那么教師就可以給予回答正確的學生一些獎勵。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還能夠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二) 依托趣味游戲推進教學
教學游戲是合理開展趣味教學法的一種有效手段。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能力在課下挑選出符合學生能力培養需求的數學游戲,主動游戲的目標一定要圍繞著課程教學內容來制定。教師需要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引導者的作用,在學生遭遇到一定的困難或者障礙時及時進行處理,并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吸收。
例如,在學習“乘法運算”時,教師可以引入一個這樣的數學游戲:全班同學按照座位前后的順序從一開始依次數數,但一旦數到3或者是3的倍數時就必須用鼓掌來表示,錯誤最多的同學需要受到一定的懲罰,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節目。趣味游戲可以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課堂在充滿情趣的同時走向高效。
(三) 設置趣味問題深化教學
小學生的心理行為特征的相關表現也就意味著他們注定會對新鮮有趣的事物產生興趣。而趣味問題也就擁有著趣味性的特征,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一張圖片,詢問學生能夠從中找出多少三角形和矩形,在學生答案不一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變換圖片角度,從而展示出更多的圖形。從而有效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徐晶.淺談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104.
[2]曾美容.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7):75.
作者簡介:
肖明霞,山東省青島市,山東青島膠州市中云振華教育總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