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教學模式背景下,對于初中化學來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尤為重要,不僅能使學生更深刻地去認知和理解化學基礎知識,還能強化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對化學的探索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極強的促進作用。所以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受到廣大化學教師的重視,本文將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質進行探析,以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探究
一、 引言
核心素養對于初中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適應社會發展必備的能力和品格,有益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學習,是適應新教改的發展趨勢,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基本保障。化學不僅是課本上的知識,而且與生活息息相關,要不斷創新化學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二、 核心素養堅持的基本原則
(一) 以科學性為基礎
從教學的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的發展出發,必須以人為根本,將科學的方法和理念進行分析,注重理論的支持和實際的依據,在進行研究時,要對規范加以遵守,樹立以德來培養人才的基本目標來進行化學的教學。
(二) 對時代的發展性加以重視
在進行化學的教學中,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培養相應的人才,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將教育的理念以及思想展示出來,確保分析出的結果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 加強其民族性
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著重強調,并將其不斷傳承和發展,將核心素養注入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并落到實處,使其彰顯中國現代化的特色。
三、
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一) 對教學的課件加以利用,鍛煉學生的思考和思維的能力
對于初中化學的學習來講,會遇到很多宏觀且抽象的理論基礎知識,而絕大部分的初中生使用的都是具象思維,所以在學習上會遇到很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樣的學習困難,化學老師在進行講課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將抽象性的知識通過視頻圖像的形式立體地展示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化學習,而且還能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對熱脹冷縮這一課程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出現一種誤區,會將分子間的距離增大錯誤地認為是分子在受熱過程中體積變大。所以,在對這樣的課題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對多媒體的應用,在不同的溫度下,以學生的站位距離做成的動態視頻,通過類比的方式,向學生直觀地展示熱脹冷縮的時候分子變化狀態,化學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采用類比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思考,從而達到讓學生直接快速地掌握基礎知識。再如鎂條、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將酸、堿、鹽溶液滴到pH試紙上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些都是能夠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學生思維的良好素材,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制作有關的課件,并加以利用,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 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在進行化學的教學中,應該構建其完善的知識網絡,將書本上分散的概念和知識點集中歸納到一起,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自主能力,而且能為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類比和對比分析,從不同層面進行知識的理解,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辨別知識之間的異同,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比如在學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有關內容,并掌握了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并加入二氧化錳催化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方法、原理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大家結合所學的知識,想一想氧氣還能通過哪些方法制得?氣體的制備一般可以分為幾個環節?隨后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有的小組認為還可以通過電解水的方法制得氧氣;有的小組認為可以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制取氧氣;還有的小組認為可以用氯酸鉀+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等。學生通過交流與總結,發現這些制取氣體的實驗都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環節:檢驗裝置氣密性、氣體的收集、氣體的檢驗、尾氣的處理等。這樣,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二氧化碳氣體制備實驗探討的時候,學生就能自主地根據實驗藥品選擇氣體發生裝置,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密度、水溶性)等選擇氣體收集裝置,并連接裝置,檢驗氣密性,收集氣體,驗證氣體,處理尾氣,一氣呵成。通過幫助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探究提供思路和依據,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教學
在對學生進行化學核心素養培養時,最為重要的便是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對于化學這一學科自身來講,它就具備很強的實踐性,在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化學實驗,所以,化學老師在進行化學教學中應該有效地利用學科本身的特點,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更多的化學實驗中,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實踐探索的能力,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學會了知識,并知道怎么實踐得來的。如,在進行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時,化學老師可以對多媒體課件加以利用,將實驗的各個步驟在大屏幕上分解,并且將實驗中的關鍵點標注上,如藥品如何添加、儀器如何組裝等,這樣學生可以直觀而準確地了解并掌握實驗的各個步驟。然后老師要對各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了解,然后科學合理地把學生們進行分組訓練,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為中心開展自行探究,并輪流合作進行分步驟練習。這時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而老師作為引導者,在各個組之間觀察,為其解決各類分歧和問題。最后,要對實驗的各個關節進行整合,把相關的數據進行歸類整理,使學生能夠在真正意義上了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全部流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力和實踐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與學習質量的目的。
(四) 對化學作業進行合理設計
初中生要學習的課程類型很多,化學教學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每節課程的時間都是有限的,為了能夠使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培養其化學核心素養,化學老師需要認真地布置作業來完成相應的目標。這樣的作業和大量地留習題是不同的,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對教科書以及互聯網等方式加以利用,自主地去對各項相關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從而達到深化學習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找到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對“化學物質與健康”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等媒介,再結合學生自身的喜好,選擇平時常吃的零食來進行分析,將零食中的成分以及元素分析出來,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分享。這樣的安排可以讓學生知道生活與化學學習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結束語
化學學科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意義和價值的學科,在生活生產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對于未來的科學發展來說,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尤為重要,化學教師要看清這一趨勢,通過對實際教學的改變,靈活地對課件以及化學實驗加以應用,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
參考文獻:
[1]林勇勝.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策略的研究[J].教師,2017.
[2]胡建,胡曉芳.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師,2018.
[3]張夢巖.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9(1).
[4]林勇勝.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的研究[J].教師,2017(26).
作者簡介:
李炳濤,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市新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