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越來越引發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其中語文閱讀能力作為語文學科最重要的關鍵能力之一,不僅是小學語文識字、寫作教學的基礎,更是全面發展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以及學科素養的保障。本文以閱讀能力培養為切入點,提出了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策略。希望為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作為小學語文學科最為重要的關鍵能力之一,對于小學生今后更加深入的學習和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時代是一個知識的時代,人們對于知識的獲取非常重視,而閱讀能力就是獲取知識信息的基礎保障。與此同時,小學階段正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可塑性非常強,而閱讀能力發展以及閱讀習慣養成不僅可以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借助閱讀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以及道德品質?;诖?,本文在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策略”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遵循新課程標準,及時轉變閱讀教育理念
由于受到長期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一般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沿用著老師在前邊講,學生在下邊被動地記憶與練習的教學模式,進而嚴重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延緩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老師要嚴格遵循新課標中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課堂的教學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引導作用,將自己的教學、教育角色進行重新定位,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其次,老師要積極創新探究式閱讀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探尋新知,從而不斷增強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另外,還要注重小學生的教學體驗以及互動交流。在課堂教學中仔細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以及對閱讀學習的內心訴求,從而及時轉變教學方式,采取針對性的教育、引導策略。
二、
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全面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擁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自發主動地投入到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去,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與此同時,興趣也是小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內在動力,是促進老師閱讀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前提保障和重要推動力。
例如,當我們在進行S版小學語文《哪吒鬧?!愤@篇文章的閱讀學習時:
師:大家有沒有看過《哪吒鬧?!愤@個動畫片呢?生:看過,非常有意思。
師:那么我們愿意在回顧一下這個動畫片的精彩畫面嗎?生:愿意。
當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集中起來以后,老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哪吒鬧海》中的精彩畫面“哪吒來到東海邊洗澡,他拿出混天綾在水中一攪,海上就起了巨浪,龍宮劇烈搖晃起來……”一邊播放老師一邊適時地加入一些自己的解讀“龍宮被攪得劇烈晃動,龍王將他的兒子派出來觀看……”這樣借助音樂效果、精彩畫面、適時解讀將學生帶入生動的神話世界里,從而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生動的閱讀情境,并激發了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然后“趁熱打鐵”老師將畫面關掉,讓學生隨著音樂或進行分角色朗讀或進行有情感的朗讀;最后由老師評價指導,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三、
優化閱讀作業設計,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課后閱讀作業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也是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更是鞏固課堂知識重點與難點的重要教學環節。同時,科學、合理的閱讀作業設計,還可以將課堂閱讀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老師要結合文本內容與教育目標來進行閱讀作業的設計。如在學習了《我的發現》這篇文章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互相觀察和傾聽對方的腳步聲有什么特點,并將其記錄下來。然后在課堂上表演“猜猜我是誰”的游戲。讓學生蒙上眼睛,通過對方走路的聲音來猜測是哪位學生,比一比哪個小組猜對的最多。最后老師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并提出中肯的建議和指正。
其次,老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或教學目標引導和鼓勵小學生展開課外閱讀活動。例如舉辦一個“課外閱讀故事大會”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課外故事運用自己的語言編輯成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在班里進行演講,比比誰的故事更有趣、更有教育意義。如當講述了“勾踐回到越國后每日草席為鋪,早起先舔一口苦膽……”的故事以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對故事展開分析,并整理成文字資料結合自己的感想進行即興演講。如果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還可以繼續展開辯論。最后老師針對每個小組的表演給予評價者指正。這樣將課外閱讀與故事、演講、辯論等活動形式結合起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深度,而且還養成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
另外,優化閱讀作業設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注意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作業學習方法。方法正確了作業完成的效率和質量才會越來越高,才能充分發揮閱讀作業設計的真正教學效力。第一,要注重養成學生記讀書筆記、摘抄的良好閱讀習慣。讓學生將每一項閱讀作業都認真對待,不僅將文章中優美的語句、作者優秀的寫作手法記錄摘抄下來,還要將自己的閱讀后的情感變化記錄下來,從而在閱讀中實現自我素養和情感的提升。第二,要鼓勵學生之間多交流、多溝通,將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情感大膽地表達出來,然后大家共同分析和探討。這樣一方面可以吸收他人所長、彌補自身所短,從而共同進步和提高,而且還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成就感、滿足感,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進行閱讀訓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贏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而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來說,不僅需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還需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從而在全面發展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同時,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健康、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逄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問題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9):61-62.
[2]寧紅梅.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8(26):137-138.
作者簡介:
王麗婷,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大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