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
摘 要: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以立德樹人作為我國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初中思想政治課作為思想政治學科的初始階段,更應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思想政治學科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為核心價值,以提高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能力、確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提高法律與道德修養為主要目標的課程。政治認同是思想政治學科的首要且基本的學科核心素養。初中階段是學生自身的政治信念以及政治素養形成的萌芽時期,初中教師應積極探究初中階段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路徑探析
近些年來,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核心素養”這一關鍵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認同個人和社會是統一的有機體,核心素養還能夠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素質。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政治認同”是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部分,是指人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產生的一種感情和意識上的歸屬感[1]。初中時期是學生思想觀念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初中政治教師應主動探索怎樣在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這個問題。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身心能夠健康地發展。
一、核心素養的含義以及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體現
經過實際的調查和分析可知,國外學者認為:首先,要以大時代為背景,從各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其次,核心素養應符合時代發展,還需滿足人的社會需求,這兩點是核心素養的主要框架。國內學者認為核心素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最普遍的、最關鍵的基礎素養,同時核心素養也是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結合。在初中學習階段,核心素養可以為學生未來在高中、大學和整個人生都帶來積極的影響[2]。隨著社會的發展,核心素養逐漸成為初中教學的關鍵因素。
在初中學習階段,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內容包含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原理,旨在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哲學觀點,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質。與此同時,思想政治學科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政治理念。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就是指思想政治學科中學生發展方面需要掌握的核心素養。
二、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含義
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大概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識、公共參與。首先,認同是一種心理情感,根據著名的心理學書籍:人們對一種陌生的觀念或主義真正認同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第一階段是了解陌生的觀念,第二階段是將這種觀念或主義轉化為自己的信仰,第三階段是主動地傳授和發揚自己的觀念和主義。相應地,政治認同也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包括政治認知、政治認同、政治踐行三個階段[3]。
政治認同是思想政治學科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是政治學科的意識形態。此外,政治認同還展現出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表現出學生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愛國情懷。開展政治認同教育需要從學生政治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各個階段入手。在初中教學階段,政治認同的培養需要一定的知識載體,政治教材中蘊含著政治認同感的知識,把這些知識系統地梳理出來,形成一定的體系,以建構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感的知識基礎。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價值、客觀需要,尊重學生的特性的同時突顯主體,從學生的角度來探析政治認同的培養策略。
三、培育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路徑
(一)重視學生特性,制訂培育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計劃
1.關注學生客觀需要
初中階段,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教育主體是學生。在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客觀需求、個體特征和個體之間的差異。教師在培養政治認同核心素養時,要綜合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照顧到所有學生,才能夠逐漸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除此之外,初中政治教師必須學會關注學生個體價值,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態,要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政治認同,教師要學會關注學生的客觀需求,還應該經常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能夠傾聽學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夠正確理解學生的政治觀念和政治困惑[4]。
教師應該選取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案例作為課程內容,這樣能夠增加學生的認可度,從而讓學生更加信服,使學生感受到個人與社會、國家的聯系,讓學生產生政治認同的渴望感,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目標。
2.尊重學生個體特性
在初中階段教學中,政治認同核心素養必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了解學生的智力水平和認知能力,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規律來進行教學活動。其次,教師在政治學科教學中,應注重教學計劃要分階段和分層次,要根據難易程度和學生能力來調整教學策略。教師的教學策略既要做到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認清自己。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習層次,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最終形成思想政治的核心素養。另外,教師要在學生取得進步時給予其一定的鼓勵和支持,讓學生獲得認同感和存在感。
3.理解學生個體差異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和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學計劃,因為學生之間必然存在差異性,教師應該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認知能力來策劃、設計教學計劃。另外,教學計劃的設定要突出層次性和發展性,由于政治認同的實現是一個長期計劃,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初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思想觀念,為日后的思想政治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重視生活資源,提煉思想政治課程素材的生活性
教師在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之前,應先培養學生的政治認知,政治認知是指學生對思想政治的政治理論、政治制度的理解和掌握[4]。初中階段的政治認知教育內容為闡述我國基本的政治道路、政治制度、政治理論等,教師應結合現實中的政治生活進行生動、科學的授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政治認同。
1.政治認知教學要源于生活
初中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應將書中的理論和觀點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感覺到有理有據。政治認知教育應盡量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課堂上所講的教學案例應是學生能感知的或是經歷的真實事件,這樣才能夠保持課堂內容的客觀性,能夠深入地貼近社會,讓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信服。與此同時,思想政治的認知教育要保持客觀性,讓學生正確理解我國政治制度、政治理論、政治道路的科學性、優越性。
當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期,這體現了我黨帶領人民取得的巨大勝利,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說明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近幾年來,我國一直在努力推動世界的經濟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也逐漸提升。我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初中思想政治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提供了真實的、有力的素材。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應帶領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和感悟。
2.思想政治課程應更加生動形象
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設置應考慮到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特點,如果初中教材只編排了整篇文字,初中生就難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如果不能將教材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難以得到提高。思想政治學科的觀點和理論如果不能夠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高高在上、不接地氣,沒顧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就難以實現初中思想政治的育人作用。
在初中階段的政治認同教育中,教師要積極地更新教學理念,創新多種教學方式,將初中思想政治課程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化。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積極地參加教學培訓,提高自己的授課技巧和專業技能。教師還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觀看電視節目等方式歸納、提升授課技巧。生動形象化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不僅有利于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辯證思維,促使政治認同教學更深刻與全面
由于初中生的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足,因此學生在看問題時容易產生片面的結論或比較偏激的觀點。同時,也因為初中生的思想還不成熟,認識還處于感性認識階段,沒有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質的意識,因此,中學生無法利用正確的政治觀點去辨析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現象。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當學生存在疑惑或提出不同觀點時,政治教師需要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充分了解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狀態,然后再分析學生產生不同觀點的原因,這樣才能夠對癥下藥。與此同時,政治教師還可以結合正面以及反面的教材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本質,最終解決問題[2]。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認同,最終,在深刻辨析是非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
總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是一個漫長、艱辛的教學過程。因此,政治教師需要立足于每節思想政治課堂,并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政治認同滲透到每節課堂當中。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時,必須注重改變傳統機械式的教學途徑,積極地更新教學理念,實現思想政治知識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傳輸過程。在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教師只有做好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引導者,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真心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獲得學生尊重和愛戴的同時,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發展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曾冰清.培養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三步走”戰略: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旬刊,2017(2):70-71.
[2]王錦飛.試述公民教育視域下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1):79-82.
[3]曹培英.從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育人價值看數學基本思想[J].課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4]羅燕芬.初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途徑[J].教育導刊,2013(5):85-8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