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數學評價方法是“問題導學”模式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教師教學和學生互助的有效反饋。從一堂基本的“問題導學”下的數學課堂的評價反饋出發,簡單闡述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數學評價方法。
關鍵詞:問題導學;數學評價;小組合作
一、數學評價的一般方法
(一)課堂注重過程,做到個體的全面評價
“問題導學”課堂中,小組討論是常常會有的一個教學環節,但在小組討論交流中總會有一些很被動的參與者,或者根本不參與的,這些課堂表現大大影響了課堂效率。因而,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是在認真地傾聽思考,還是神游在外,或是很被動地接受。可以嘗試通過設計“課堂觀察表”評價來調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活躍的學習活動中來。下表是基于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小組評價表:
備注:在實際操作中,我通常會給予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滿分值。例如,第2個單項主要考查學生在課堂的討論交流環節中的參與程度,A層學生滿分為10分,B層學生滿分為15分,C層學生滿分為20分,以此為例,來提高后進生的課堂參與性。
(二)教師全程參與過程,注重情感態度評價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發現課堂的一些突發小狀況,比如某某開小差、某某課堂表現特別積極等,這些傳統教學中及時評價的優點不應該隨著問題導學模式的開展而消失,反之,它更應該是“問題導學”這種注重時效性與完成性的課堂的一個必要補充。強化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評價,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這些看似與學習相關不大的評價在課堂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比如學生范某、何某等,起初上數學課一直都是以睡覺為課堂主旋律,如不睡覺就是講閑話,筆者屢次叫其談話、交流思想并進行經常性表揚后,該生的課堂表現有了明顯進步,不再擾亂課堂秩序,其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逐步提高,并能主動回答課堂的一些簡單提問。
(三)課外作業評價
作業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日常作業檢查時,要求教師在以往判出正誤,給出等級的同時,還應適時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性建議,也可以通過學生對自己日常作業的整理,進行自我評價、反思,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四)注重學生、家長評價
小組評價與對手評價組成了學生評價的兩個方面。對手評價,這是學生互評的一種新的評價方式,通過這種評價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讓學生知道自己與對手的差距,靠著各種檢查、競賽和評比,讓學習生活像游戲一樣充滿樂趣。
家長評價。越來越多的教育案例無不暗示著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如果能動員家長參與評價,我們的課堂評價會更加完善。對周末的作業完成度、積極性、學科的關注度等三個方面的考查可以有效反映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
二、數學評價的原則
(一)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
教學者的評價一定要具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客觀公正性更是學生敏感的問題。因此,從學生的預習、課堂表現乃至課后表現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價的不斷調整,符合大家學習需求的評價才是最好的評價方式。
(二)評價的整體性
小組合作是“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最重要的呈現形式,因此,小組整體的評價顯得至關重要,小組在教師布置的課堂活動中參與狀態怎樣,角色的分工是否合理,組員之間的互動探究是否積極,小組是否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小組在教師要求下對問題解決的呈現、表達,還有小組成員在班級的進步程度,這些都是衡量一個小組課堂表現的具體方面。
(三)評價的個體差異性
第一,課堂及課后作業設計的差異性,對于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在“問題導學”的分層中,使不同的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課堂表現評價的差異性,在學生的自主參與中,對于課堂以及小組活動的參與設計不同的分值評價體系,給予后進生更大的分數刺激。
第三,教師評價的差異性,這是傳統教學中教師一直被要求完成的工作,“問題導學”模式下,我們不應該舍棄,更應該保留。例如:在一道比較復雜的兩問數學測驗題中,我們除給予后進生書寫格式與過程的“放松”外,也可修改相應的分值(如答對第一問就給滿分)。
(四)評價的時效性
課堂及時評價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給予最及時的點評。心理學表明,當人在愉悅心理狀態時會用更加出色的狀態完成各種學習任務和工作。特別是后進生的學習,他們在課堂的最大命門就在于注意力容易渙散。面對枯燥的數學課堂,教師鼓勵的話語與幽默感同等重要。適時跟進的表揚更容易吸引他們課堂的學習注意力。同樣對于其他學生來說,課堂參與以及課后學習完成度的及時評價等同于老師對他們學習的認同度。因此,教師要多維度、全方位及時主動評價,從而體現教師對教學的參與度,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總之,數學學習的評價是基于“問題導學”模式下的評價,以問題為中心,以課前的預習、課堂表現、課后反饋為過程,以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為方法,以實際反饋效果為原則,是一個不斷求變的過程,我們應該根據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特別的學生、特別的課堂給予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立體評價體系。這樣我們的數學學習評價必能更好地為數學課堂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張小成.以問題為導向的初中數學教學微探[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