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俊
摘 要:數學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挖掘、凸顯、釋放數學的文化內涵,能有效提升數學的學科魅力,激發學生群體的學習興趣。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凸顯數學文化,有利于增強數學實踐活動中的人文光輝,讓數學在“一絲不茍”的本質下,披上一層神秘奇幻的外衣。結合教學經驗,淺談高中數學的文化教育缺失及改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文化教育;缺失;對策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單方面認為數學與文化相距甚遠,兩者既不相通,又不融合,分屬于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事實上,在數學的發展史上,無數熱愛數學的研究者、學者,為數學留下了諸多文化烙印,而越深入研究數學,越能從中感受到數學世界深厚的文化韻味。時至如今,數學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技能方面的功效,同時也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高中數學的文化教育缺失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使用“一言堂”“滿堂灌”等僵硬的教學方法。不言而喻,僵硬的教學方法,不僅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教學效率不高,同時也導致數學課堂失去了豐富瑰麗的文化色彩。在不少學生心中,數學等同于枯燥乏味。學生認為數學就是不斷地練習題目,不斷地記憶概念、公式,以便在數學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不可否認,在以分數作為主要評價學生學習狀況的應試教育模式下,學校、教師及家長,無一例外均受到“分數至上”這一思想的影響。學校要提高升學率,教師要提高教學產出效益,不得不加大數學課堂教學強度,加大學生的學習負擔。筆者認為,加大教學強度的方法途徑很多,而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也并不唯一,因而在加大教學強度的同時,不能以犧牲數學的文化教育作為代價。教學實踐表明,滲透數學文化教育,不僅不會影響到數學課堂的高效運轉,反而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數學文化教育,或者讓學生學習數學先賢的精神品質,讓學生受到鼓舞,更加自信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或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文化的多元,從而激發出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抑或讓學生感知感受到數學先賢的偉大志向,以榜樣而作為奮斗目標,陶冶情操,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人生觀。
二、高中數學的文化教育改善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
思想意識決定個體的行為模式。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從不同的角度向學生群體開展文化教育。就數學名詞而言,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密切相關,或在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就不勝枚舉,如“兩牛打架——對頂角”“三十分——三角”“大同小異——近似值”“周而復始——循環小數”等等。而有趣又生動的數學故事也很多,如“雞兔同籠”“勾三股四玄五”“圓周率的故事”“祖暅原理”“楊輝算法”等等。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可有效豐富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氛圍,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此外,因地制宜地滲透數學文化,還能借古喻今,以古代圣賢的事跡、經歷,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從而實現良好的德育。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將教學主題延展,與數學文化結合起來,遙相呼應,相得益彰,可起到廣泛且積極的教育作用。古希臘三杰之一的柏拉圖,其研究涉及數學、哲學、倫理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等等,不一而足。名留青史的柏拉圖,還為后世留下了著名的“柏拉圖式戀愛”,誰又能說學習數學代表古板、枯燥?此外,泰勒斯、達芬奇、希爾伯特等偉人,也對數學十分癡迷,為數學事業作出過重大貢獻。
(二)滲透數學文化
教學過程中,有部分學生學習認真、腳踏實地,但學習成績一般,難以差強人意,達不到學生的心理預期。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把絕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于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自然無可厚非。但毋庸置疑,僵硬、呆滯的學習方法,一方面不利于數學學習的深入開展;另一方面則容易傷害到學生心理,讓學生不夠自信,甚至于對數學學習自暴自棄。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文化教育,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并潛移默化地傳授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轉變學習模式,讓學生靈活地開展學習。有教無類。教師要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的鼓勵,并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豐富性,而不是一味埋首于書桌案頭,閉門造車,缺乏數學學習的交流與互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于數學而言,在“好”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達到“樂”的程度,則學生必然是積極自主地投入于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數學,發現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對學生而言是極為愉悅的事情,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成就感、滿足感。數學并不枯燥、乏味、單一,數學世界極為豐富,囊括世界萬物之理。為此,培養讓學生群體從內心深處真正接受數學、熱愛數學,即可達到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學是為了不教”的美妙狀態。
三、結語
在交通、通訊極為落后的古代社會,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十分微弱,但即便如此,數學真理的曙光卻同時普照世界各地。先賢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邏輯,通過數學廣泛傳播,延續至今。眾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現代人之所以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其根源無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數學教師應肩負起育人的偉大使命,除了為學生傳道授業以外,還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在課堂數學中滲透文化教育,豐富課堂教學,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對數學懷有一份溫情與敬意。
參考文獻:
[1]馮俊.以學生培養為出發點的高中數學教學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
[2]王發成.高中數學課堂數學文化教育缺失現狀及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