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晴
【摘 要】新疆作為我國農產品生產大省,在發展過程中冷鏈物流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對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總體上存在的問題是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技術落后、物流人才缺乏、整個物流體系不完整。其主要制約因素為冷鏈物流建設資金不足、我國師資教育資源薄弱、對冷鏈物流體系的標準不夠明確。在最后提出了對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加大對物流科技的資金投入力度、培養物流專業化人才、構建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冷鏈物流;對策建議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社會某個階段的時代產物,反應了我國現在社會發展的一個經濟現狀,隨著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人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在傳統消費觀念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和食品的營養價值,對新鮮農產品的口感和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標準。當人均社會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時,那么必定會產生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蓬勃發展的經濟現象。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產地,地域面積遼闊,擁有著331萬公頃的耕地面積,林果面積超萬畝,當地品種約有1000多種,并引進多種農作物品種。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和豐厚的光熱資源,孕育出一大批特色農產品。多種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茅,農產品需求量持續增長,潛在市場廣闊。加快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立,有利于實現農產品的增產和收入的提高。
在現在這個階段應建立完整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加大對冷鏈科技的資金投入比重和培養專業的物流人才,推進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盡量滿足人們的社會消費需求。
一、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一)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不斷增長
新疆農產品種類豐富,除部分自產自用外,大部分都會進入市場流通渠道。近幾年冷鏈物流規模逐漸拓展,國內自貿區試點擴大,農村市場需求激活促進了生鮮產品的快速發展,進而為冷鏈物流帶來新機遇。根據交易情況分析,2017年,中國的生鮮產量超過13億噸。2018年新疆農產品市場交易量1374942噸,占凈重的75%左右。在新疆五大二級批發市場,農產品進場交易量約為101萬噸,重點監測的30種蔬菜中交易均價與2017年相比同比增長了1.79%。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往年增長了8.7%,人們對農產品、奶制品、加工肉類等食品的安全性和質量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這為我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的展開提供了基礎條件。
(二)口岸農產品冷鏈物流出口快速發展
新疆獨特的地緣優勢及全疆對外開放口岸共28個,與140個國家有著貿易往來,農產品冷鏈物流出口頻繁。新疆依托口岸的優勢,以出口當地特色果蔬農農產品為物流發展的側重點,推進口岸型冷鏈物流基礎相關設施的準備工作。201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59.0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8%。農產品在港口每年平均出口達到44.12萬噸,貿易總額約4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4%。
另外,針對鮮活農產品的特性,在海關提供專門通關服務,為其打開綠色專用通關道路。2018年12月,新疆進口貨物的總通關時間為29小時25分鐘,比2017年平均通關時間減少67.49%,出口時間為1小時10分鐘,這比2017年的平均時間低了56%。簡化通關流程,縮短了通關時間,進一步提高了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出口的效率。
(三)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區建設逐步完善
結合新疆自治區物流業,發展新疆以生鮮、蔬果保鮮為主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全疆構建以物流園區為重點布局建立18個物流基地。服務本區相關物流企業,力求新疆區域經濟水平的普遍提高。目前,新疆現已有投資總額26億元的廣匯美居物流園區,該物流園區總建筑面積69.4萬平方米,總共入駐園區內的物流企業超過300多家。新疆占地面積324畝的最大外貿出口基地-西域輕工基地國際物流園區。該國際物流園區累計總投資3.8億元,其中主要中轉商品有18大種類多達上萬種商品。
2018年隨著瑪納斯縣樂土驛物流基地和南疆馬蘭、鄯善、疏勒等鐵路石油化工物流基地的陸續開始運營,一個覆蓋全疆,輻射全國的的現代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初具規模。現如今,除了已經投入的四個后勤基地外,喀什噶爾北部和卡拉邁地區的后勤基地也將投入使用。樂士驛物流基地開放后,年到貨量500萬噸,遠期到貨量852萬噸。有效的改變了北疆地區物流發展的格局。一批具有一定規模設施和現代化管理的物流園區正在籌劃建設中,新疆冷鏈物流園區的建設逐步完善,為農產品冷鏈物流提供了發展基礎。
二、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薄弱
縱觀我國新疆地區,農產品冷鏈物流對倉儲運輸資源缺乏系統的整合。能夠在全時限內通過冷鏈運輸的農產品比例低于40%。新疆農產品冷鏈運輸主要應用公路和鐵路運輸,受中國鐵路資源等要素制約,鐵路冷庫運輸與公路冷庫運輸難以共同發展,影響了農產品冷藏運輸效率。根據調查顯示,新疆90%左右的新鮮蔬果、肉類和水產品都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用普通的貨車運輸的,農產品的損失較嚴重,僅滿足了市場30%的需求量。
2018年中國冷藏能力為1.3億立方米。但每個人平均下來所占庫容量僅有0.156平方米。新疆大量正在使用的冷藏庫,時間較長,設備老化、倉庫多數為中型建筑庫存容量有限、吞吐能力低,對于農產品的保鮮貯藏能力嚴重不足。在新疆189個農產品批發市場中新型的保鮮冷庫不足20%,其中建立了配套冷庫的只有68個。新疆水果在2018年收獲1605萬噸,園林1059萬噸,但果品貯藏保鮮只占10%-15%,用于長期貯存的僅占3%-4%,薄弱的物流基礎設施限制了冷鏈物流的進展。
(二)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設備落后
眾所周知,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緩慢,技術設備配置低,適用中國本土化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需求的技術設備短缺。現代冷鏈物流貫通了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為保持農產品的新鮮性使用冷藏設備對農產品進行預冷、冷卻和貯藏,在低溫的環境下完成對農產品流通加工和分揀工作。
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新疆用于冷鏈物流技術設備的資金投入非常匱乏,冷凍設備單一,現在對綜合冷鏈技術的應用只達到19%僅滿足市場需求的30%。對冷凍食品物流運輸技術要求沒有行業標準,并且農產品的自動分揀技術略差,不能滿足冷鏈分揀要求,冷鏈預處理技術設備普及率低,全疆具有完善的保溫功能與制冷技術的車輛不足5%,預冷保鮮不到12%,易腐產品循環系統的低溫保護是不可能的。目前新疆冷鏈物流企業的冷鏈技術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少,物流技術設備落后導致新疆在產品采摘運輸過程中年均損失率超過了25%,損失總額已超750億元。
(三)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缺失
冷鏈物流是在物流領域里一種獨特的運輸模式,而專業的物流人才對物流產業是不可缺少的。調查顯示,在我國緊缺型人才中物流位居首列,專業領域人才匱乏冷鏈物流前景不容樂觀。
新疆遐方絕域,自然氣候十分不規律,因此大部分擇業者在選擇時會避開新疆。新疆本地人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物流人才的缺失。根據新疆的自然條件、經濟狀況本地人大多數會選擇去外地打工,常年居住在外甚至是移居別省,導致新疆本地多數為老弱婦孺,缺少對口人才的培養教育難度加大。
從事冷鏈物流這一行業的管理人員需要具備專業的物流知識、實際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專業素質,在教育方面,新疆教育水平和硬件設施落后于我國內省占很大比重,在校講授的物流專業課程有限,而在開設有關物流課程中,涉及內容知識僅限于科學理論,對制冷技術、信息技術的學習和實際技能訓練極少。以至于新疆物流工作者系統化標準物流專業知識不夠,較大程度上使冷鏈物流行業停滯不前。
(四)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
從總體上來看,新疆農產品市場銷量增長很樂觀,但與之相匹配的冷鏈物流體系和冷鏈運輸網絡系統還不完善,極大地制約了物流貿易的拓展范圍。
我國目前在農產品冷鏈物流領域中還有很多漏洞。大多數農副產品未形成冷鏈物流系統,對資源的整合不足。根據有效數據顯示,在我國生鮮農產品平均每年流通有4億噸左右,但果蔬冷鏈流通率才為21%左右、冷鏈物流配送形式多樣,對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統一管理形式過于單調。因為新疆各區域間物流經濟發達水準不同,在農產品冷鏈物流配置上有著等級差距,農產品整個運作流程中缺少整體化的運作。在不連續的農產品流通中,整個冷鏈物流環節銜接不完善,普遍呈現出運輸斷鏈的局面。致使冷鏈運輸過程中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銜接,農產品損失嚴重。
三、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對策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
在新疆冷鏈物流在農產品的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政府要加大冷鏈物流運輸系統的完整性,促成具有新疆特殊區位優點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運輸網絡的聯合建設。進一步完善以烏魯木齊為集散核心、輻射周邊地區的多方運輸系統,為冷鏈物流構造了清晰地發展框架,減少在途運輸時間。在最近幾年,中國正在加大力度建設高速鐵路網絡物流,利用高速鐵路運輸瓜果蔬菜等新鮮農副產品。在這前提下,使新疆物流的運輸水平和效率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改善,讓農產品在冷鏈物流的便捷性和輸送效率方面取得進一步提升。
在冷鏈倉儲上,新疆應根據當地農產品對環境溫度的具體要求,建立不同類型的冷藏倉庫,對于給生鮮食品造成障礙的老舊冷庫,引進先進的冷鏈技術進行改造和升級,建立一批新型冷藏保鮮冷庫。積極開發以生產分裝為主的倉儲冷藏冷庫,減緩一定的冷庫壓力。政府機關要重點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對應匹配冷庫的管理。盡最大可能地完成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精細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
(二)加大對冷鏈物流的科技投入力度
目前,有效數據統計顯示,在中國因為冷鏈運輸不穩定的原因,在每年腐爛的水果接近1200萬噸、甚至有超過一億噸蔬菜質量發生變質,損失食品總共價值接近百億元,導致我國農產品發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產業弊端。加強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科技投入刻不容緩。
在新疆冷鏈物流發展過程中,政府應加強對冷鏈物流技術的創新和研究,積極鼓勵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新技術設施與高效的物流設備的開發與研制。新疆要提高對農產品冷鏈物流保鮮技術條件的要求,加大對自動化真空冷凍技術、無質量損失檢測等技術的應用。運用先進的自動識別信息技術,推進自動跟蹤識別,在運輸途中進行實時的全方位監控,確保食品在冷鏈中毫無間斷。利用真空預冷和商品化處理技術,確保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中維持產品原有的新鮮。
我國應引進先進冷凍冷藏物流技術與設備,推動物流流水線自動化的操作。加強物流配送運輸系統,培養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農產品保鮮和節能環保包裝技術,降低農產品的損失浪費,嚴防產品變質和污染,深入貫徹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
(三)培養專業的物流人才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是專業技術人員的短缺。伴隨著中國對新疆人才教育發展的看中,應該充分利用當地高校、企業、培訓機構來構建整體多層次的物流綜合素質教育體系加大對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聯合政府與企業引入冷鏈物具有精湛技術的人才,建立專業資格認證制度,制定相關政策提高物流人員的工作待遇,吸引外省人員赴疆務工,促進新疆冷鏈物流的發展。
在現在社會階段里,所有的行業領域發展的如火如荼。那么想要在某領域中取得一定的社會成績,具有專業化特長技能的高校人才是一個公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就意味著,新疆想要利用冷鏈物流的優勢使當地特色的新鮮農副產品得到興起,我國就要大力推動新疆冷鏈物流領域專業系統化的教育,帶領當地教育機構加大宣傳力度,為學生們普及物流知識,在各個等級的學校領域加入物流課程,豐富物流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對物流方面的學習興趣。形成靈活多變的冷鏈物流教育模式,定期開展職業化培訓教育,培養高素質的物流高等人才。
政府鼓勵校企合作,促進高校和企業間開展聯合培養模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充足使用社會資源,通過學校和本區相關企業的合作,讓學生有實踐操作的機會,直觀感受物流運營流程。有利于培育冷鏈物流職業化的精英人才,為今后新疆冷鏈物流農產業的發展源源不斷的提供專業型物流人才。
(四)構建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
通常為維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合理運轉,我國要大力支持陸路、鐵路、航空冷鏈物流的建設,構成聯合式物流網絡運輸系統,提高冷鏈物流各環節相互銜接的冷鏈保障能力。政府針對冷鏈物流行業訂立法律政策和冷鏈行業的標準,建設立體化冷鏈物流體系。為確保在冷鏈物流運作中不出農產品質量和市場安全等問題統一制定冷鏈物流的法律法規標準,建立質量控制體系、完善監督機制。根據新疆當地實際情況,加強對冷凍冷藏技術的創新和研發,集資建設一大批冷鏈倉庫貯藏設備及配送運輸中轉站,完善新疆的冷鏈配送與銷售系統,實現無縫對接來保障物流配送的安全可靠性。充分利用當地特色農產品優勢優化配置冷鏈物流資源,發展具有新疆特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
四、結論
我國新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在不斷摸索前進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小有矚目的成績,但根據現在實際情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仍然存在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專業物流人才的匱乏、冷鏈技術設備的落后、物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國政府科學制定農產品冷鏈物流管理政策,制定明確的物流法律法規。利用現代互聯網的先進性,對農產品信息進行綜合匯總,搭建物流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對產品的全程監控。加大教育力度,培養優秀創新型技術人才,進一步完成對農產品冷鏈物流范圍的轉化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焦海燕,朱秀芬.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戰略構想[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7):74-75.
[2]李常青.披荊斬棘闖新路 波瀾壯闊譜華章——新疆農產品價格改革40年回顧與感悟[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9(02):12-13.
[3]“綠色通道”助力新疆農產品“走出去”[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19(02):4-5.
[4] 司馬義·阿布力米提,吾斯曼·吾木爾.新疆農產品冷鏈物流面臨的形勢及發展路徑研究[J].價格月刊,2018(0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