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華 李霜 蔣紅紅 王廷 張珊霞
【摘 要】由于湖南省人口老齡化形勢的日益加劇,傳統養老模式難以滿足老人和家庭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養老問題也日益嚴峻,智慧養老模式也隨之應運而生。通過探索智慧養老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來減緩湖南省現存的養老問題成為我們的重要研究內容。
【關鍵詞】智慧養老;養老模式;問題分析
一、湖南省智慧養老現狀分析
智能化時代養老應該緊隨時代步伐做到智慧養老讓廣大老年朋友們共享時代成果,近年來,湖南省大力支持養老改革,有省代表提出,可以依托新技術提高養老服務的精細化,通過智能穿戴、環境輔助技術、新媒體技術等,使老年人生活更加智能化。互聯網+社區養老模式在湖南的長沙、郴州順祥、慈利、張家界等地市已經試行,如2015年12月湖南首個“互聯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在長沙啟動,通過線上線下聯合打造基于互聯網+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開啟了互聯網+養老的“云、網、端”新時代。在此時代背景下,積極推進智慧養老已是時代趨勢,互聯網技術與機構養老相結合,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老人,養老機構的緊急呼叫系統、監控系統等,這些都會是智慧養老發展可以借鑒和更新的,養老智能化是湖南省的智慧養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湖南在智慧養老上存在智能設備應用不太普及,很多地方并沒有引進很多先進的設備等問題。
二、湖南省智慧養老存在的問題分析
據相關資料顯示,湖南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明顯、失能化加劇的嚴峻形勢已顯現出來。這警示我們,必須直面問題,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以緩解家庭供養壓力。但據我們所了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仍存在許多不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與互聯網的應用不斷推進和深入,“互聯網+”智能養老的結構模式逐步得到推廣。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省份,雖然湖南省在生活品質的方面不斷得到提高,但對于養老服務質量的智能化水平仍需竭力解決;信息“孤島”、信息“煙囪”問題造成養老的供給方和需求方信息的不對稱、難共享,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智慧養老的基礎設施薄弱
1、智能養老服務系統作為智慧養老的核心內容,湖南省為響應國家建立“智能養老服務系統”的號召,初步打造了智慧養老信息平臺,養老機構都配備一定的智慧養老設施,如“云住養”、“頤迅”等智能系統。但仍存在平臺建設規模較小、建設不足、專業性不強、智能化水平不高、需大量人工操作等問題。如我們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個別養老院的智能系統只是擺設,由于老人無法自主使用智能系統,仍需工作人員協助使用并沒有減輕工作人員負擔。
2、智能終端研發對智慧養老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智能設備終端的研究與發展會對湖南智慧養老產生積極影響。但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首先,目前湖南省很少有本地自主研發智慧養老設備的企業,企業研發能力不足,只有服務平臺;而智慧養老設備大都需要從其他省市購買;其次,現有的智能設備未克服老人手腳不便,記憶力減退的情況,并不能使老人佩戴和熟練使用相應的智能設備;最后,大多數智能設備僅局限在養老機構在互聯網上進行操作并反饋到子女智能手機上,并不能實現對老人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實時監控了解,更缺乏老人與家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聯系。
(二)智慧養老專業人才缺乏和流失
從湖南省具體情況來看,智慧專業人才隊伍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從事養老服務人員少,專業性素質不高,大部分工作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業務培訓,多為轉崗人員;第二,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較大,待遇低,據調查湖南省智慧養老從業人員與其他崗位待遇相比,沒有吸引力,工作中容易出現消極情緒,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第三,從業人員流失率較高,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得大多數人不愿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且湖南省內高校中、高等職業學校沒有設置智慧養老相關專業,相應的技能培訓缺失,導致后續人才供給不足。
(三)智慧養老涵蓋地區較少,產品供給單一
從湖南省智慧養老發展情況分析,呈現出“兩少”的特征:智慧養老覆蓋地區較少,享受智慧養老服務人數少,部分農村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基礎設施落后,政策宣傳力度小,僅覆蓋到縣城,偏遠貧困地區仍處于空白狀態。同時,在智慧養老產品供給上,普遍提供的只是手機和呼叫器,智能化水平較低。
三、湖南省智慧養老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的出現與以下原因相關:第一,推進和落實養老服務政策的各地方和相關部門,仍存在“頭痛醫頭”的現象,造成了“多頭管理”的情況,導致機構無法騰出多余的時間與精力去構建更好的養老服務體系;第二,在智慧養老體系、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等方面的規范力度不夠,智慧養老的系統和平臺雖然由政府主導,但大多數還是分而治之與建之,并未從全面進行規劃,齊抓共管的局面無法完成,養老服務智能管理也無法推進;第三,養老服務和產業發展尚不成熟、行業界定比較模糊、系統的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尚未明確,“互聯網+”的智能養老和信息化建設的前進步伐受到嚴重阻礙。第四,政府未打破智慧養老企業進入養老領域的政策壁壘,養老服務仍屬于公共物品,智慧養老的社會參與度不高,自主研發養老產品的企業較少。
四、智慧養老對策
(一)要加強智慧養老體系的頂層設計,精準定位社會養老需求。進行頂層設計,建立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應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社會養老融合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基于智慧養老政務平臺和行業平臺,開發醫療、保健、教育、娛樂等各種養老服務應用,增加養老產品選擇的多樣性,提升養老服務的便捷性。大力發展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鼓勵發展社會養老,大力支持養老機構發展品牌連鎖,促進標準化服務。發展醫養融合,讓老年人享受更好、更現代的服務。
(二)推動建立全省統一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匯總全省老人各項基礎設施到一個統一的信息技術水平,實現涉及老人數據的集中和貫通形成智慧養老的數據基礎。
(三)要做好智慧養老政策落地,強化智慧養老人才支撐,對于自主研發智慧養老產品的企業提供場地支持,同時應強化監督和審計,確保資金使用規范安全,落到實處。
(四)加強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智慧養老觀念培訓,制定有市場競爭力和外部吸引力的養老從業人員的薪酬制度,打造一批高質量高水準的專業人才隊伍,降低員工流失率。
(五)加強引導和宣傳力度,規范智慧養老行業發展行為。政府應積極推進養老服務信息標準化建設,讓規范先行;完善養老機構智能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六)提高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土地政策支持,整合利用農村閑置校舍、公共用房等進行養老產業的發展;充分依托農村自治組織和社會組織,建立應急處置和幫扶機制,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安全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實施的同時加強監督管理,定期進行訪談了解各地落實情況。
五、結語
在經濟發展的當代,養老問題也日益凸顯,加快推進和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和模式建設,已刻不容緩。湖南省在此大背景下也在不斷探索和完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未來將會向著“系統化、多元化、標準化、便利化、智能化、定制化”方向不斷努力和改進,但現階段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充分發揮好和運用好先進前沿的技術和手段為養老模式服務,構建好湖南省健全而高效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才可以從較大程度上緩解湖南省現存的養老問題。
【參考文獻】
[1]馬麗萍.智慧健康養老:飛入尋常百姓家[J].中國社會工作,2019(02):10-11.
[2]陸云亮.智慧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8.
[3]張益林.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養老模式研究——以長沙市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