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軍
【摘 要】本文將探討文化哲學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以期能夠保證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為大學生英語素質的培養及其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文化哲學;大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英語的應用渠道愈發寬泛,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英語水平已經成為了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這樣學生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據主動,對于英語知識的運用也將更加得心應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文化哲學思想已經被廣為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倡導英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向學生傳授英語文化,促進學生素質、知識、能力的協調發展,在此情況下學生將成為優秀的英語專業人才,在我國對外貿易活動中大放異彩。
一、文化哲學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以往大學英語教學中通常過于重視英語詞匯和語法的教學,很少向學生介紹英語文化,使得學生對于英語文化所知甚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經常會出現常識性錯誤,大大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也會隨之受到影響,這種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亟待得到創新。在文化哲學視角下,高校在英語教學中要大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將中西方文化加以對比,讓學生清楚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點,不但有利于學生更為透徹的理解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而且還能增加學生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新時期賦予大學英語教學的新要求。需要高校能夠對文化哲學思想予以充分重視,積極實施英語教學改革,深入挖掘英語本質,在交流中更好的發揮這一語言的功能,促進新思想、新文化的生成,那么多元文化發展也將真正成為現實。
二、文化哲學視角下大學生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
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明確與否將直接關系到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傳統教學理念中只是將英語當作一種交流工具,重點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技能,希望學生能夠與外國友人流利對話,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殊不知這種思想違背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機械式的訓練方式容易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感,且學生不了解英語文化,其跨文化交流能力遲遲得不到有效培養和提高,之于學生個體發展也造成了不小阻礙。文化哲學思想的應用使得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發生了巨大變化,要求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夠明確教學目標,發揮教學目標對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加強滲透英語文化、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將英語教學內容與大學生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緊密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大學生綜合能力進行科學全面培養,相信以此作為目標的大學英語教學必然會煥發新的氣象。
2、科學設計教學內容
為了保證文化哲學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能夠得以穩定有序的開展,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格外慎重,高校和教師要勇敢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和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能夠更好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由于實用性、人文性都是文化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編寫教材時應該融合教師以往教學經驗,設置多種多樣的英語運用情境,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喜好,致力于讓英語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之在英語課堂上保持良好的參與度。比如說可以將文化通識教育、社會主流文化、中華文化等相關內容添加到英語教材中,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講一些發生在古今中外著名人物身上的奇聞軼事,學生將會被這些趣味性極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他們對于英語學習也會保持較高的熱情。與此同時,高校還要積極構建網絡教學平臺,拓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鼓勵學生從互聯網上了解文化知識,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課件自主學習英語,這讓大學英語教學更加靈活、高效,有助于學生查缺補漏,鞏固英語基礎,獲得英語能力的穩步提升。
3、加強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具有著多重價值功能,通過開展英語教學評價既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又能夠及時發現英語教學方案的不足之處并予以改進,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必要保證。在文化哲學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評價與傳統評價形式也有著明顯差異,是一種以大學生和諧發展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學認識活動,對于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給予了充分肯定,需要教師能夠以學生人文修養、語言學習能力進步情況為核心,建立科學規范的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局部評價和整體評價、常規性評價與特色評價等等,可以對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呈現情況、英語教學在學生知識、情感、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影響進行全方位評估,同時突出評價主體的全面性、評價方法的多元性,以增強教學評價的合理性、有效性。根據教學評價結果來不斷優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大大增加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開展創建了有利條件。
三、結語
以文化哲學思想為導向,加強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創新,是實現大學英語教學長效開展的重要舉措,高校應制定科學完善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專業化、個性化發展為基準,在大學英語教學內容中增添豐富的文化內涵,并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確保大學英語教學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學生英語技能和文化素養能夠保持協調發展,進而給大學生的就業發展創造更加廣闊和光明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冉亞維.跨文化傳播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6,(05)
[2]柳菁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文化哲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