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
【摘 要】在現階段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教學質量效率不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強的情況。而這些教學現象嚴重阻礙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這也對我們地理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具體實施的角度予以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效率;多措并舉
初中地理是一門具有強烈生活氣息和實操性的課程,而我們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運用依據地理學科的這種特性,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內在驅動力,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
一、實驗教學法,提升學生的理解力
實驗教學法可以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產生的整個過程,并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力。因而我們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運用實驗教學法開展教學,增強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理解力,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授《地球的自轉》這節內容時,我運用實驗教學法,讓學生親自參與知識產生的過程,提升學生的地理理解力。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準備實驗工具。我依據班級的人數準備了若干個蠟燭,橙子和竹簽,并發給學生。我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將蠟燭的光看成是太陽光,將橙子看做地球,而牙簽當做地軸!”。其次,設置目標。我板書如下內容:你們如何運用實驗的方式展現白晝、黑夜和晨昏線的定義?再次,科學分組。我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水平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在組中設置發言員、記錄員、實操員和小組長。從次,巡場觀察。我會指導學生實驗,并對學生實驗的不當之處作出指引。最后,展示實驗結果。在學生討論完畢后,我詢問學生:“誰可以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小陳積極地舉手說:“白晝是蠟燭的光照到橙子的地方,黑夜是蠟燭未照到的地方,而地球自西向東運動,由白天變為黑夜的是昏線;有黑夜變成白天的晨線!”我運用實驗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親自體驗,掌握了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理解力。
二、小組合作法,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小組合作法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而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會更加輕松和有學習效率。而小組合作法成為我們初中地理教師的長用的教學方式之一。此外,我們應注意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比如,在講授《黃土高原》這節內容時,我運用小組合作法,以小組的方式自學教學內容,并適時地加以引導,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創設小組合作目標。我運用多媒體展示如下的內容: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進行治理?其次,科學分組。我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遵循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組,并在組中設立小組長、發言員、記錄員和副組長。再次,適時引導。我對學生說:“你們要注意記錄的方式,將獲得的知識點以提綱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而方便查漏補缺,將原有的答案進行完善!”最后,展示小組討論成果。我截取其中一段進行介紹。小寓走上臺說:“水土流失的原因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其中自然原因包括降雨、地形和植被。而人為因素是指不合理地開墾土地,大面積的砍伐森林等等。而對應的具體措施:我們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在水土流失的地方進行科學地退耕還林還草?!蔽疫\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相互交流,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學習力。
三、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的興趣度
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將一些具有抽象性的內容以圖片、聲音和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降低學生的學習坡度,增強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度,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從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質量。
比如,在講述《海陸變遷板塊運動》這節內容時,我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讓學生非常直觀地觀察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具體操作如下:首先,講授大陸漂移學說。在上課后,我詢問學生:“你們相信地球是一個板塊可以像拼圖一樣拼成一個整體嗎?”學生的好奇心順勢被調動起來。其次,運用多媒體展示教學內容。我將制作好課件運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學生被眼前的一目驚呆了。接著,我說道:“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講的大陸漂移學說!”其次,講授板塊的相對運動。我對學生說:“同學們知道山脈是如何形成的嗎?你們可以看多媒體展示圖,稍后回答!”在多媒體展示完后,我詢問學生:“誰來回答剛才的問題?”小洛說:“板塊相互擠壓,板塊向上隆起,形成山脈!”我微笑說:“那紅海是如何形成的?”小艷積極地回答:“板塊擴張形成的紅海!”我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并結合自身的特點開展教學,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度,提升地理教學的質量。
四、總結
因為每個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各具特色,所以他們的教學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我們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特點,探尋出學生學習的最近區域,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內在驅動力,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地理的樂趣,進而提升地理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歐陽原.多項舉措,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中)2017年09期
[2]宋睿.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 201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