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東 伍學明
【摘要】乒乓球運動是一項集智慧、靈敏、力量、速度等素質于一身的競技性運動。其特點是既有速度、力量、旋轉的不同,又有路線、落點的變化,因而趣味多多。 由于乒乓球運動技術性強。因此,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各種技術動作的正確、合理與否,基礎打的是否牢固是關系到今后的成長及運動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之一。實踐證明,要培養出理想的優秀的運動員,就要從小練起。因此,啟蒙階段的訓練越來越顯得重要。
【關鍵詞】基礎 動作的正確、合理與否 啟蒙
1.緒論
乒乓球是一項非常受小朋友歡迎的球類運動,乒乓球運動趣味娛樂性強,打法精于技巧,實戰比賽變化無窮,因而深受廣大小朋友的喜歡。如何推廣合理的青少年培訓(訓練)方法,引導社會普遍的培訓(訓練)走向,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并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提出了專業、便捷的啟蒙教學方法,糾正不規范教學,為以后社會大眾化的乒乓球少兒啟蒙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2.乒乓球啟蒙訓練的意義
乒乓球運動技術性強,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各種技術動作的正確、合理,基礎打的是否牢固,是關系到今后的成長及運動壽命長短的決定因素。實踐證明,要培養出理想的優秀的運動員,就要從小練起。因此,乒乓球技術的少兒啟蒙訓練,越來越顯得至關重要!
3.少兒乒乓球運動啟蒙訓練的時間和重要因素
據有關研究指出,兒童從7歲開始便進入身體的全面協調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培養和練就各項人生技能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作為少兒家長和教練員,他們的任務主要是:全面發展少兒身體;培養少兒專項興趣;樹立少兒良好習慣;學習、掌握基本技術;開始建立打法;在心理、身體、技術等方面,為今后或進入下一階段的高級訓練做好全面的準備。
一、興趣培養
二、教練員態度和藹、耐心、語言生動、容易理解
三、通過組織參觀訓練和比賽、觀看電影、電視、講優秀運動員成長的故事的形式
4.少兒乒乓球啟蒙訓練的技術動作
4.1掌握正確的握拍方法
目前,世界上的握拍法基本上有兩大類,一是直握拍,二是橫握拍;不同的握拍法各有不同的優缺點。
握拍應注意三個問題:
4.1.1 握拍應是靈活性與穩定的統一
虎口過大過小,握得太深太淺,都會影響靈活性和發力,要根據個人和打法特點,來掌握尺度,以有利于技術發展為準 ;
4.1.2 握拍要自然,不要過分用力,但要保持適度的緊張
4.1.3 握拍一經確定后不要經常變動,哪怕有微小的變動也會造成不適,將會影響擊球的動作
4.2熟悉球性
熟悉球性的目的,是培養少兒對乒乓球的,必需的感知覺能力。
具體方法有:
1、托球:持拍在身前將球向上托起,可以采用走動中托球,輕重力量托球,二人對托球等方法調節難度。
2、對墻擊:分為直接擊球和落地擊球兩種;可以采用調整人與墻的距離,擊墻的范圍,以及雙人輪流擊球等方法調節難度。
4.3模仿動作練習
模仿練習的目的是建立動作概念,形成表象記憶,培養肌肉感覺。
4.3.1在啟蒙訓練中,教會兒童掌握正確、合理的技術動作,是教練員的首要任務!
根據兒童模仿能力強,理解能力差的特點,訓練中采用直觀教學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效果較為好;
例如,看優秀運動員的技術錄像;觀摩專業隊訓練課;在訓練課上教練員多做示范動作等,讓學員先看、后想、再做;經過多次的重復,使兒童在頭腦中對正確動作的模式,有一個更深刻的概念。
4.3.2在訓練技術動作時,要善于抓主要環節
(1)腰部動作的訓練
在乒乓球的各種技術動作中,腰部動作起著重要作用,腰部動作運用得當,有利于動作的協調,加快步伐移動,增加擊球力量與拉球的旋轉。
(2)正手攻球的揮拍動作訓練
揮拍動作是由上臂、前臂和手腕完成的;在做前臂引拍與收臂的過程中,初學兒童往往出現肘關節僵硬的現象,在完成正手攻球動作時,會使前臂與上臂之間形成死角,影響前臂的收臂動作;
訓練中,盡量做到生動形象,這時單純的講收前臂,初學兒童是不容易理解的;但在完成每個正手攻練模仿動作時,強調一定要用拍邊輕輕碰到右前額部分(右手執拍),這樣做收前臂的動作就可以完成了;教練員也要反復做示范動作,使正手攻訓練動作的圖像,深深地印在兒童的腦海里。
5.多球練習
多球練習的目的是把動作與球感、反應結合起來,提高質量和改進動作,有利于強化運動條件反射,加速運動動力定型的建立。
5.1單項技術訓練
(1)教練員連續向定點供單旋(上旋或下旋),學員采用攻、削等技術回接。
(2)教練員向定點供混旋球,學員采用攻、削等技術回接。
(3)用于改進動作,供球速度可放慢;用于提高技術質量,供球速度可適當加快,并有輕重變化,及利于提高學員的動作速度。
5.2結合技術練習
(1)教練員連續向左右兩點供單旋或混旋球,學員采用正、反手結合技術回接;攻球落點先有規律,后無規律。
(2)攻球方法同上,學員采用攻削結合等技術回接。
以上僅僅是多球訓練的一些基本方法,具體練習還要靈活掌握。
6.結語
總之在乒乓球啟蒙訓練階段,我們應該根據學員的身心特點,多運用豐富多彩的各種聯系手段來調節他們的興趣,通過不同的方法引導學員,提高學員對乒乓球的熱情,從而培養學員對乒乓球的良好感覺。設計好發展的遠大目標,力爭在啟蒙訓練中發現未來人才,為下一階段,保質保量,高標準交接,使學員達到較高水平。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乒乓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6
[2]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乒乓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21
[3]蘇丕仁.乒乓球戰術新論[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作者簡介:張小東,男,1977.12,漢籍貫:北京順義,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