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媛
◆摘 要:計算能力作為學生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的重點內容。本文基于小學數學教學,就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了探究,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數學是一門側重計算的學科,或者說計算貫穿于數學學科教學的始終。強化學生計算能力培養,不僅有助于鍛煉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科素養,也是學生適應未來學習以及社會發展形勢的重要保障。然而,傳統知識灌輸式數學教學模式,或者重復性進行計算練習的授課方式影響了學生學習計算知識的興趣,無法有效提升他們的計算能力,變革計算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1激發計算興趣,培養計算耐心
小學數學中涉及到的計算問題一般都是由抽象的運算符號和一系列數字所構成,計算過程非常枯燥、乏味,加之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集中時間比較短,所以許多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常常容易失去耐心的情況,甚至部分學生可能心生不耐煩的情緒,無法全身心參與到數學問題的計算中,影響了計算的效果,甚至會對數學這門學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數學教師必須要立足于激發學生參與計算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計算中來。比如,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期間,可以結合學生好玩游戲的天性,將計算教學知識融入到一些小型的趣味游戲活動中來,使學生在玩游戲的時候完成計算練習。需要注意的是,數學教師在設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興趣的時候,必須要從小學生視角出發,考慮他們的喜好、興趣以及數學學情等,確保所采取的教學法確實可以有效激發他們參與計算的興趣。
例如,為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加減計算方法,提高他們計算的能力,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一個“幫小動物回家”的趣味游戲,具體就是先分別列出小猴子、小白兔等幾種小動物,之后在每個小動物身上分別標上數字,各個小動物分別對應著一個計算簡式,引導學生通過計算的結果來找到對應的小動物,這樣就完成了小動物回家。通過這種趣味小游戲,將計算的算式與答案分別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通過自主計算算式的過程中匹配正確答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計算的興趣。在學生掌握基本計算方法后,數學教師可以對這種游戲進行升級,如多設計一些答案或者兩個算式最終計算結果指向同一個結果,逐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如此一來,通過這種游戲的計算教學方式也更加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計算的耐心,對于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貼合生活實際,降低計算難度
小學生的年紀尚小,數學知識積累量小,思維能力與認知能力都還沒有得到有效發展,此時理解某些數學計算問題題干信息的時候可能比較困難,增加了他們計算的難度。特別是如果數學計算問題直接以數字與符號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可能會因為枯燥、乏味的計算公式而失去計算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為了降低學生計算的難度,吸引學生計算的注意力,數學教師可以強化數學計算試題和生活實際的結合,將有關的計算問題融入到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中,那么可以增加數學計算題的親切感,也更加容易調動學生參與計算的積極性與熱情,更為關鍵的是使學生切實意識到數學知識的有用性,這樣會促使他們在后續的學習中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對于提升他們的整體數學計算能力同樣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例如,在學習“多位數相加減”部分計算知識期間,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該部分知識計算的過程中,為了降低學生計算的難度,可以為學生創設下述的教學情景:小明某次到附近的超市去購買學習用具,他想購買一個5元的筆記本,一個13元的鉛筆盒,一個18元的漫畫書,此時他身上總共帶了45元,試問小明帶的錢能不能夠將他想要購買的文具都買下來?又如,在引導學生練習簡單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同樣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如下貼合他們生活實際的情景:1千克橘子的超市價格為4元,試問買3千克橘子總共需要支付多少錢?通過這種“接地氣”的問題情境創設,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思考,潛移默化地將計算教學內容融入到了相應的教學情境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3傳授計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
學生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計算的準確度與速度。對于小學計算題而言,大都可以應用一些計算方法或技巧來提高解題的準確度與效率,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向學生灌輸一些常用的計算方法與技巧,如計算過程中的“進位法”、“順口溜計算口訣”等對于學生解決某些計算題都可能起到簡化問題,提高他們計算準確度與效率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傳授給學生必要解題技巧與方法的時候,必須要使學生明確這些計算技巧的應用條件,避免學生亂用或誤用而造成錯誤解題。
例如,在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計算題后,數學教師可以十幾乘以十幾的相應計算的專用口訣傳給學生,如“頭乘頭,尾加尾,尾乘尾,個數相乘,不夠兩位數要0占”等,且在傳授給學生這個計算的口訣時,教師要配合12×14等一些例題來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與掌握相應的計算口訣,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準確度與效率。又如,在算式計算過程中,對于“39+72+61”這個算式的計算,如果學生直接按照自左到右的順序來求解,那么計算過程比較復雜,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這個計算公式的特征,尋找其中個位數滿足“滿十進一”的數,這時候學生會發現“39+61=100”,之后再計算“100+72=172”,這樣就可以快速地求解出這道題的答案,且不容易出錯。通過將這些計算題的計算小技巧傳授給學生后,學生會感覺到非常神奇,并會自主運用這些計算小技巧去進行解題,最終可以使他們逐漸喜歡上計算,有助于不斷提升他們的計算能力。
總之,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是數學教學的重點。為了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數學教師可以從激發計算興趣,培養計算耐心做起,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多貼合學生生活實際,降低學生計算難度,同時要傳授給學生一些計算技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