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凱代斯·阿布拉 努爾古麗·阿不都蘇力
[摘要]就業是廣大女性參與社會生產,獲得經濟獨立和自我發展的基本保障和主要途徑。近些年,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喀什的經濟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很多農村土地變為工業用地,因此很多農民的就業形勢從農業轉變為非農業,很多農村女性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就業機會。她們也是促進喀什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以喀什市浩罕鄉Y村女性為研究對象,分析女性就業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符合女性就業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女性就業;經濟發展;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8[文獻標識碼]A
1 背景介紹
喀什市浩罕鄉位于喀什市東部,距市區3.5km。Y村位于浩罕鄉東部,距鄉政府0.5km,距市區3km,主要以二,三產業為主。總人口2914人,其中農業人口2589人、城鎮人口325人,貧困人口122人。耕地面積41.7hm2,人均占有耕地133.4m2。勞動力共有1530人,其中女性860人、男性670人。Y村居民主要以維吾爾族為主,維吾爾族占90%,漢族占10%。主要從事多經營活動。有賣涼皮、開商店、開出租車、電動車拉人,賣衣服,裝修等。Y村維吾爾族婦女大致可分為家庭主婦,外出務工,穩定工作等三種類型,其中家庭主婦占大多數比例。2009 年開始為了改造居住環境,擴展城市規模,政府計劃蓋樓房,只要在規劃內的土地按畝折價收購,失地農民漸漸改變了家庭經濟收入的來源,形成了新的生產結構 ,同時改變了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生活思想和生活方式,意識到女性同樣可以經濟獨立,改善家庭經濟環境。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喀什的經濟發展也空前繁榮。有了很多工業園區,為當地人們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深圳產業園位于喀什機場附近,主要引進紡織服裝,電子加工,農產品加工和商貿物流四大產業業態。工業園區的這些企業,為農村家庭婦女,職業學校的學生,返鄉的大中專生提供了就業機會。在村委會村干部的統一安排下,年齡在18~45歲左右的沒有工作的婦女去打工,上下班有班車免費接送,并提供午餐及其他福利,她們一個月工資1000~1500元左右,含政府給個人的補貼。返鄉大學畢業生一般安排在辦公室工作,從事會計,出納,翻譯等相關工作,平均工資1500~2500左右,相對來說由于工作輕松、工作時間較短,對這一安排較滿意。
2 調查結果分析
了解女性就業情況,分析影響就業的各類因素對女性自身的發展,家庭及區域經濟的增長,社會的穩定,可持續發展作用極為重要。村里的女性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扮演著妻子,母親,女兒,就業人員等角色,女性的勞動供給決策對其家庭和整個社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2.1 經濟發展對女性就業的影響
隨著喀什經濟的發展,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女性社會參與程度的提高,村里維吾爾族婦女就業的自主性選擇增強,打破了傳統的生活觀念,丈夫公婆也比較支持她們去打工。發展一方面給女性帶來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壓力。她們的就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改善家庭經濟狀況的重要組成部分。種地規模的減少,生活方式的改變,工業產業園區的增多,基層干部的就業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村里婦女就業的渠道和發展空間。但就總體情況來看,婦女就業層次偏低,就業人口多,質量低,就業穩定性和社會保障力度還不完善。
2.2 女性自身素質及語言對就業的影響
農村女性勞動者70%以上受教育程度偏低,并且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職業教育培訓,主要依靠父輩們教的勞動技術,因此無法與先進的生產要素相結合,致使得村里的大部分女性處于較低的就業層次。另外她們缺乏自主意識,如缺乏進取精神,這也是影響村里女性就業的因素之一。村里的大部分女性表示對目前的工作比較滿意,沒有換工作的想法。她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主要從事于家務勞動,靠丈夫撫養,對丈夫的依賴性比較強。如果找其他的工作,短時間內找不到,所以比較愿意干目前的工作。隨著新疆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日益發展,對雙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是農村長大的女性基本上不會講漢語,所以那些待遇好,工資福利高的工作不招錄她們。所以女性在就業過程中漢語水平低,表達能力不好,無法正常溝通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女性就業。
2.3 就業保障法律體系的不健全對就業的影響
相關制度體系的不健全及與現實的脫節,是影響女性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業主對相關女性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制度缺乏了解或不重視,而女性勞動者也缺乏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在激烈市場競爭的沖擊下,企業為了追求更多利潤,減少成本,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加大工作強度,加班不加薪。村里的婦女從事的行業主要是餐廳服務業,制造業等。工作時間長,工資低,有時候還要加班。她們之中有些人想辭職,但養家糊口的壓力和讓孩子得到更好教育機會的愿望,使她們只能繼續去打工,即便辭職了也很再難找到其他的工作。
3 改善Y村女性就業的政策建議
3.1 加大對鄉村女性職業教育的投資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建成中,“婦女半邊天”的作用不容忽視,必須要重視女性各個方面的發展。全面提高村里女性綜合素質,發揮她們的潛能。農村女性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女性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村改革的進程。通過職業教育培訓實現農村婦女就業是促進村里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之一。加大農村婦女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力度,提高她們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是推動女性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將農村女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地方各級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村女性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加大女性職業技能培訓的投資,發揮她們在農村改革與發展中的作用。
3.2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提高知識;只有努力才能改變。社會不斷地改變,不斷地發展,唯有不斷的改變,終身努力學習,提高本領,增強競爭能力,做到與時俱進才能適應現實社會生活不斷發展的需求。村里的女性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學習新的科學技術有一定困難。要改善鄉村女性就業情況,首先得從精神上脫貧,明白想要體面的生活最佳途徑不是政府扶持,而是提升自己。提高身體素質;很多農村長大的女性為了省錢,生病了不去醫院看病,以為隨便吃點藥就能解決問題。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致使問題越來越嚴重,最后影響了女性身體健康。為此,女性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不亂吃藥,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3.3 完善農村婦女就業保障服務體系
應進一步完善鄉村女性勞動保障體系,建立詳細完整的鄉村女性失業保險,養老補貼,醫療補貼,生育補貼等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各個地方鄉村女性勞動者均能參加和享受社會保險。同時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監督,尤其是私營中小企業和非正規就業領域的監管,對不執行國家勞動安全保障,侵害女性就業權利和合法權益等違法行為及時進行查處,切實保護女工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女性也應增強自身的社會性別意識和法律意識,學習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所以希望對女性職工數量較多且積極招收女性職工的企業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3.4 加強農村金融服務,促進女性就業創業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女性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快統籌城鄉發展,擴大農村女性的就業與創業,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前提。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金融服務的力度,重視農村女性對金融政策,信貸,理財等相關金融知識的培訓。金融機構還應該與農村女性組織建立良好的合作互惠關系,小額貸款資金更多向農村女性傾斜,開發針對農村女性創業的專項貸款業務,解決農村女性創業資金難題。同時激勵農村女性自主創業理念,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的作用,向農村女性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及就業創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劉紅娣.女性就業與自我塑造[J].中國婦運,2001(11):35.
[2] 古麗亞,張毅.試談新疆少數民族婦女就業問題[J].新疆社科論壇,2001(01):54-55.
[3] 韓來英.農村女性就業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8):191-192.
[4] 趙強.新疆婦女就業成效、問題與對策[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0(02):59-64.
[5] 阿依奴爾·阿布里木,依馬木·阿巴斯.新疆維吾爾族女性的就業現狀與對策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2(07):27-28.
[6] 張曉艷.我國女性就業政策問題探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7(07):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