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提出,初中數學教學要創新形式,改革方法,要注重調動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導學互動作為一種創新的課程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特分析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探討將其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途徑,可促進導學互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導學活動;初中;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08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081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不強調知識的“教”,而強調教學中的“導”,也就是引導作用。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中,要經歷四步教學步驟,即課前導學—課堂互動—課后總結—反饋訓練這四個階段性的過程。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
(一)做好課前導學,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教師要在課前做好預習導學的準備工作,在前一天的課程教學結束后,數學教師在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中增加一項預習作業,在進行數學知識預習作業的布置中,要考慮下一節課程采用的是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因此,要確保學生充分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因此,在布置預習作業時,教師要善于利用問題進行引導,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讓他們帶著好奇心去鉆研和學習。
例如,在布置“軸對稱圖形”的預習作業時,教師要求學生回家后觀察自家的物品和陳設等,看看家里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你是怎么判斷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的呢?并告訴學生明天課堂上要求學生進行課堂展示,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于是,學生們帶著教師布置的問題,結合課本中對于軸對稱圖形的定義,知道了軸對稱圖形為平面內,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于是開始嘗試對于一些家具物品進行搜集整理,形成自己的答案,并組織語言,準備課堂上進行展示。還有些同學甚至自己做了一些物品的模型,方便更加直觀的展示。
通過這樣的數學預習,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章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印象,奠定教學基礎。
(二)做好課堂互動教學,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在導學互動的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對布置的課前預習作業進行檢查,給學生課前展示時間,并找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再進行課堂教學,教學中,教師將課前學生的展示情況帶入進來,指出同學們展示的這個物品就是軸對稱圖形,并通過課堂中帶來的模型,下發給學生,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并指出哪些圖形只有一條對稱軸,哪些有多條或者是無數條。通過課堂設問,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并通過劃分小組的形式,讓各個小組對于一個問題進行研究,大家分別研究一條對稱軸的圖形有哪些,多條的有哪些。無數條的有哪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充當指揮者和引導者,大家自主探索和討論分析,最終得出答案。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互動和交流能力,發揮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鍛煉作用,對于學生多方面的素養培養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做好課后總結
教師要根據導學互動的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強化課后總結,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于自身的導學互動教學實踐進行合理的評價,明確自身在教學中出現的困難,以便于下一次進行糾正,不斷完善導學互動教學實踐,提升互動教學水平。同時,也要總結學生對于知識學習中存在的重難點,及時發現好的學習和思維方法,以便進一步完善導學互動教學。
(四)反饋訓練
教師針對學生在導學互動課堂中的學習表現,接收學生的學習反饋,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課程的教學訓練任務布置,這些訓練可以是課堂上進行和完成的,也可以是課后布置的作業,訓練要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行強化訓練,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課程的認識和掌握應用能力,切實鞏固課堂的教學成果。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活躍課堂氣氛,調整教師課程教學模式,優化教學資源配置,真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海懷足.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7).
[2]胡利玲.“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
[3]居蘭銘.基于“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6).
[4]翟增鑫.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18).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楊立軍(1978.5— ),漢族,河北隆化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