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鋒
【摘要】通過對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繪本閱讀優勢及閱讀教學方法開展分析,明確其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優秀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讓學生喜歡上語文,為關注這一類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理念;繪本閱讀;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受關注,對其教育質量提出了新要求,重點強調大力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在該情況下,繪本閱讀逐漸走進小學語文課堂,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優秀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讓學生喜歡上語文。但由于繪本閱讀教學仍處于初步運用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繪本閱讀教學進行探討。
一、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繪本閱讀教學優勢
(一)提供想象空間,激發學生閱讀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方面,應該從學生興趣入手,激發其閱讀欲望。但在以往閱讀教學中,枯燥乏味的文字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但繪本閱讀的出現有效彌補了這一弊端,主要是因為繪本閱讀內容是以圖文并茂形式出現的,豐富多彩的畫面有利于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給其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既能發散他們的思維,又能開拓其視野,使其領略閱讀的魅力,進而逐漸喜歡上閱讀,與當前素質教學需求相適應,有利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幫助他們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二)啟迪學生心靈,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繪本閱讀內容與學生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小故事中蘊含大道理,不僅有利于提高其知識量,而且還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通過情感交流啟迪心靈,對學生思想觀念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能夠受到啟發,培養其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有利于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其以后學習和生活都有一定幫助。
(三)搭建閱讀平臺,開拓學生生活視野
繪本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使學生的閱讀不再局限于課本,有利于讓學生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觀賞不同的畫面,使其能夠學習到課本以外的知識,了解不同的故事,對其眼界開闊具有重要意義,為其以后語文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繪本閱讀教學方法
(一)激情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部分學生自我閱讀能力差,也未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所以在閱讀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指導,以便進行有效閱讀,不斷提升閱讀水平與能力。這就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目的性地設計繪本閱讀教學內容,并重點對課堂導入進行精心設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激情的導入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減少學生溜號的現象。在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需要以飽滿的情感、生動形象的語言或者比較夸張的動作來吸引學生,給其帶來無限的樂趣,進而達到高效快樂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體驗到繪本閱讀的美感。
例如,在《小豬變形記》繪本閱讀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用模擬的語調和夸張的動作,將繪本閱讀中小豬的表現與姿態展現出來,進而可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使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升閱讀學習效率與質量,培養其閱讀興趣,促使可持續性學習實現,能夠讓學生終身受益。
(二)展開想象,培養學生創造力
小學生年齡小,雖然認知能力十分有限,但其潛在的較強的想象力,需要教師進行激發。想象實際上是在客觀事物影響下,在頭腦中產生的表現,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對其語文繪本閱讀的學習也有很大幫助。小學階段,不僅是學生身體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鍛煉其想象力、創造力的關鍵階段。因此,在小學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多為學生創造想象的空間,如可以讓學生結合繪本上的圖片、文字進行故事的想象與猜測,或者根據上一個故事情節,推斷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等,這些方法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能夠促使其讀出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讓學生在繪本閱讀海洋中盡情地暢游,既能使其深入地理解閱讀內容,又能促使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大幅度提高,感受故事深層次的內涵,對其閱讀水平與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在學生進行繪本閱讀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猜想等,使其養成推測的習慣。
例如,在進行《鴨子騎行記》繪本閱讀時,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從繪本的題目入手,為學生提供想象的機會,如可以問學生你們見過鴨子騎車嗎?學生會回答沒有。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鴨子騎車會是什么樣子,它能把車子騎走嗎。通過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啟示和引導,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猜測和想象,并且也會使其充滿好奇心,滿足了他們愛幻想的需求,對實現良好閱讀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三)學會賞圖,感受繪圖之美
繪本不僅有優美的文字,而且還有精美的插圖。在以往教學中,教師深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通常會讓學生先看文字后看圖,忽視圖畫的作用。這種教學方法既不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又未能給學生提供想象空間,不利于鍛煉學生想象力,難以發散其思維。因此,在核心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理念,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感受繪圖之美,提升學生審美水平。這就需要對繪本中的插圖進行合理的運用,帶領學生認真觀圖、賞圖,使其能夠在圖中獲取重要閱讀信息。在長時期的閱讀培養中,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與審美力,進而在整體上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促使其全面發展。
例如,在講授《五歲奶奶去釣魚》這篇繪本閱讀時,為了實現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審美水平,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封面,引導學生對封面圖片進行欣賞與理解,當學生看到封面上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時,會引發其深思。如:為什么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才5歲?通過封面圖片可以激發學生閱讀欲望,為接下來的繪本閱讀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對其審美能力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仔細品讀,感受語言之美
小學繪本閱讀,具有圖片豐富多彩和語言優美的特點。為了給學生帶來良好的繪本閱讀體驗,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仔細品讀,使其感受語言之美,提高其閱讀欣賞水平,對其語文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在仔細品讀的過程中,還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給其帶來愉悅的感受。因此,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動聽的聲音將繪本中優美的文字讀出來,將繪本美感充分展現,使學生能夠感受繪本中語言的意境美等。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去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引導學生帶有感情地去讀,將繪本中的好詞、好句、好段進行標記或者摘抄,讓學生之間互讀,在讀與聆聽中都可以使其感受到繪本閱讀中語言獨特的美。
(五)聯系生活,降低理解難度
語文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它是我國人民在實踐中的智慧結晶,并且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完善和發展。因此,實踐性、生活化、時代性是語文學科最主要的特征。所以在小學繪本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尤其是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將語文閱讀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能夠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促使學生能夠運用閱讀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對其生活進行指導與引領,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六)凸顯主題,重視語用習得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扎實掌握閱讀知識,還應該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強化語言訓練,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1.凸顯色彩主題,鍛煉語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繪本具有文字優美、色彩豐富的優勢,對色彩進行了合理利用,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也為小學閱讀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凸顯色彩主題,對學生語言進行有效的訓練。
例如,在進行《我是彩虹魚》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從色彩入手,引導學生掌握表達色彩的詞,為其語言訓練奠定良好基礎。如:“它那五顏六色的鱗片,就像彩虹一樣,藍的、綠的……”讓學生結合圖片體會文中色彩的表達技巧,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如,可以讓學生用“……像彩虹一樣,紅的……”遞進詞進行色彩的表達,不僅能夠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而且能使其快速掌握色彩的表達方式,提升其語言能力。
2.凸顯畫面主題,訓練語言
圖畫是繪本最主要的特點,有著獨特的畫面主題,并且其所蘊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圖畫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核心素養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對繪本中的圖片加以運用,凸顯畫面主題,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
例如,在進行《花的四季》教學中,教師應凸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幅圖,指導學生對每個季節的特點進行觀察,同時也要細細品讀文字,學習表達,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對四季的感受,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又能鍛煉其語言能力,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結論
總而言之,繪本閱讀集文字、圖片為一體,既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又能使其在閱讀故事中學會做人道理。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提高對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視度。在核心素質理念下,應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并注重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同時,應該讓學生學會賞圖,培養其審美水平,將繪本閱讀與生活結合,降低理解難度,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并且要凸顯主題,訓練語言,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許娜亮.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初探[J].名師在線,2019(4).
[2]萬思思.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
[3]馮桂梅.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