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節高效而又充滿智慧的語文課堂,它在提升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傳承和弘揚著中國傳統文化,也在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想要讓語文課堂像春天的花草一樣生機盎然吸引學生的興趣并提升其各種能力,文章結合自身授課的經驗談談幾點智慧課堂構建的體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顧名思義較傳統課堂有著不一樣的課堂特色,它主要是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以當代的信息和教學技術為主要支撐塑造一個高效率的課堂。現代語文教學中創新了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改正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點,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授課過程中應該采取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如在課堂上創設情景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課堂知識,采取一些較為有趣的小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踴躍參與回答,通過交互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等方式建立整合型的授課方式。也可以通過現實生活案例,在提高學生吸收和消化語文知識能力的同時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并教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善于從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通過先進電子技術捕捉和后臺分析,清楚展現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對課堂知識的吸收程度,利用這些信息不斷修正教學方案,再把修正過的教學方案運用到課堂上,教學水平不斷地從實踐中提高,反過來再服務于實踐,全方位地為促進學生核心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構建智慧課堂的前提
在教育改革中,想要真正做到素質教育并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就必須不斷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面對當今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只有擁有較強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能較快、較好地從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發展中汲取營養成分不斷武裝自己。當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鍵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時下不少學生不喜歡語文課程,歸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懂得如何去學習語文,這也反映出學生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后復習等學習步驟都反映出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學生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面對各種學習問題時都能迎刃而解,并且在課堂的教學中也會把以往枯燥無味的教學氛圍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當學生對學習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智慧課堂就無處不在了。
二、 把握課堂教學時學生的參與性
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教學主要是使學生成為課堂主人,讓學生與老師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互補互助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及課后學習的激情。在師生的互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彼此的情感和學習的經驗,在原有的基礎上挖掘新的知識,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激情和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又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在課堂上運用“交往性”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落后的授課模式,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采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相互交流以及整個班級之間的溝通交流形式,促使情景教學更加地親近更容易的讓學生接受新知識。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對問題不同的見解以及所處觀點差異進行討論,最終得出一個較為普遍都能接受的答案。這種“交往性”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吸收新知識,最終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促進全面發展。語文教學的這種“交往性”對塑造智慧課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這種互動模式,使一些喜歡開小差的學生能把心思轉回到課堂,使一些對老師有誤解而不喜歡聽課的學生重新認識老師從而喜歡上這門課程,同時通過互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上展現自己,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肯定,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讓智慧課程更加有成效。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語文的“交往性”這一特色,在學習的課堂上建立長期有效的學習共同體,相互交流相互溝通,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率。
三、 在現實題材學習中打造智慧課堂
隨著先進教學設備的不斷投入,教學也更加形象化和生動化。在平時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把生活中的場景、電視影劇的片段植入課堂中,讓學生更加形象、清楚了解課文描述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要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學習吸收能力,必須不斷讓其提高核心素養,在課堂中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器具、教學素材來充實、建設智慧課堂。除此之外,在課堂上借助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和電視影劇中的經典片段開展主題教育,讓學生更加形象理解主題教育的意義,也加深學生對主題教育的映像。比如在教學《國徽》《回自己的祖國去》《朱德的扁擔》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預習后再播放一些相關影視,讓學生了解相關故事發生的時間、環境、人物、結果,再提問學生影視和課本的異同及自己的想法,并對其點評,這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 充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構建智慧課堂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情境應用的不斷發展,各種高新技術被運用到教學上,許多網絡教學運用隨之而生。如“優教通”“暢言通”“希沃白板”等各種網絡教學手段在我們的課堂上紛紜而至。這些運用通過聲音和圖像的配合,給學生一種全新的感官體驗,快速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不斷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時這些運用往往還帶有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捕獲每位學生在課堂的表現,甚至能清楚記錄每位學生認真聽課情況,做小動作情況,舉手發言了幾次,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多少等都一清二楚,通過這些數據老師在課后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案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此外,通過這些運用的推廣,教師也能不斷自我充電,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方法,大大提高教師的視野和教學水平。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運用大大提高了智慧課堂的建設進程和成效,為不斷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向素云.基于核心素養,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J].學周刊,2018(9).
[2]趙婷婷.例談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2016(2).
[3]張小寧.淺析構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途徑[J].基礎教育論文,2018(12).
作者簡介:
蔡春玲,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