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大力推進自主課堂建設,是提高教學成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教師應當強化課前預習,課堂上進行啟發引導,及時開展成效檢測,打造更加生動的自主課堂。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自主課堂;核心素養
在當前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成為了重要課題。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自主學習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強化學生分析理解、總結梳理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 道德與法治自主課堂建設意義
強化以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為目標的自主課堂建設,適應了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滿足了學生成長的需求,具有四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是有利于造濃課堂氛圍。將自主課堂打造作為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學生在學習互動過程中參與的積極性、學習深廣度都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整個課堂充滿了濃厚的氛圍,對提高教學深入程度意義重大。
二是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有利于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當自主課堂成為主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自己獨立思考、相互合作,從教師單向講授的課堂轉變為學生互動的課堂,他們的學習興趣將會得到有效提高。
三是有利于提升核心素養。在道德與法治自主課堂建設中,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思維探究能力、協作學習能力以及總結梳理能力等方面,都將會得到全面的提升,對初中生核心素養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撐功能。
四是有利于提高教學成效。自主課堂和傳統的單向傳授課堂相比,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學習的深度得到了發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訓練,進而對立體教學目標的完成具有支撐作用。
二、 強化自主課堂建設,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成效提升
在自主課堂建設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抓住關鍵節點,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和自由,讓他們在自主互動學習中提升核心素養,提高學習成效。
(一) 強調課前充分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沒有課前充分的預習,就談不上課堂的有效互動。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將課前預習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向前延伸學習環節,自主開展預習活動。例如在《中學序曲》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課前積極認真分析,比對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在學習課程、學習難度、學習容量、學習時間、學習要求這些方面具有哪些不同,讓他們清楚的定位自己中學生角色,并且搞清楚初中生與小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而在課堂上才能夠更廣泛的開展探討。課前經過充分預習,學生對已經開始的初中生活應當如何定位,如何要求自己等方面,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為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強化思想教育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 課堂出示引導提綱,鼓勵學生互動研究問題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特別是要出示教學提綱,讓教學的重點難點融合在里面,放手讓學生去開展學習活動。在《法律保障生活》教學中,筆者出示提綱,要求學生認真分析法律的地位與意義,和我們密切相關的是哪些法律,法律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維護秩序、保障生活的,以及我們應當如何遵崇法律、遵守法律。這樣的一組提綱讓學生思維頓開,按照循序漸進的思路開展學習,對法律的意義、地位、價值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法不可違有了更大的敬畏感,對如何遵紀守法有了自己的獨特理解。在這樣的提綱引導下,學生認真思考,在小組范圍進行合作交流,有效增強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同時提高了思維分析能力。
(三) 組織交流探究活動,博采眾長完善學習成果
道德與法治自主課堂必須是熱烈的課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小組內學習研究完成初步的成果之后,教師一定要創設平臺讓學生去相互交流。每個人或是每個小組說出自己的答案,接受其他小組同學的補充,最后一起形成更加完善的學習成果。在《情緒的管理》教學中,學生對如何管理情緒,有著各自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想法。筆者讓學生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詳細的解釋,大家對管理情緒的意義、要點,特別是具體的做法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四) 啟發引導總結學習,提煉學習經驗拾遺補闕
每一節課都是完整的,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當成為引導者,就像一名導演引導廣大演員認真分析研究,最后還要自己進行總結梳理。每節課自主探究、合作互動之后,基本學習成果已經形成了。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特別是學生組內討論、組間交流之后,接下來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學習成果進行總結提煉。筆者一方面要求學生認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對哪些重點要點應當強調記憶的,完整的提煉出來,去粗取精,留其精華,確保學生在下一步回顧復習時快速抓住要點。同時要求學生對學習經驗也進行提煉,提煉出好的方法技巧,可以自己總結,也可以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大家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學習成效。另外,對學習中存在的其他方面問題,也可以在總結過程中予以關注。
(五) 當堂開展效果檢測,及時獲取教學反饋信息
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都要注重教學信息的反饋,一節課目標任務完成的如何,學生學習成效如何等等,依靠課后進行檢測不僅時效性差,而且反饋信息的準確度也有待商榷。筆者認為當堂開展檢測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時間快,二是消息準,在每節課即將結束的前幾分鐘,筆者都會進行一些簡要的檢測,通過印制作業紙的方式,用幾道精煉的題目檢驗學生本節課學習成效,當堂檢測課后立即批閱。如果時間來不及,也可以通過點名部分學生提問的方式,大體了解本節課的教學成效。這樣的方式在教學中能夠第一時間獲得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以便于教師對本節課的成效進行評估。同樣,學生也可以從檢測反饋中反思自己學習成效如何,以便于在下一步學習活動中有針對性的改進與完善等。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廣大教師一定要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以自主課堂建設為抓手扎實開展教學改革,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培養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實現教學成效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宋純儉.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J].祖國,2018(8).
[2]王章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59).
[3]周丕,孫蕾.探究新課程理念 實施有效課堂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2(14).
[4]馬凱娜.淺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3).
作者簡介:
楊福華,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竹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