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新時代加強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分析當前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的建議,優化教師成長的環境、健全師資建設的制度,以全面提升思政教師的職業素養,打造一支敢擔當、勇創新、重落實、善作為的隊伍。
【關鍵詞】農村職校 新時代 思想政治課 師資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B-0096-02
教師是上好思想政治課的關鍵。目前,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存在隊伍不穩定、職業素養不高等問題,難以滿足新時代的要求,因此,加強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成為當務之急。農村職校要從政治站位的高度認識新時代加強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通過優化成長環境、建立健全制度、提升職業素養等維度來加強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敢擔當、勇創新、重落實、善作為的隊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新時代加強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一)抓好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課集中體現了我國學校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是學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環節和關鍵課程,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教師是辦好思想政治課的關鍵。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師的職業素質如何,直接影響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如果,關系到能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系到新時代農村職校意識形態工作成敗。因此,必須把加強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
(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
中國夢的實現,農村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農村職校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農村城鎮化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自覺把個人的追求與夢想融入實現中國夢、農村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事業中,是新時代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師鑄魂育人的神圣使命,也是對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廣大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師能否擔當如此之重任與這支隊伍建設成效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三)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師自信心的需要
長期以來,農村職校中有一種偏見,認為“思想政治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也因此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教師的工作信心不足。興國必先強師。農村職校要想加強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就要努力提升他們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真正讓他們成為令人羨慕的教師,從而提升他們的工作自信心,積極投入到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偉大潮流中。
二、當前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建設重視不夠
長期以來,農村職校學生大多數是初中階段的學困生,為控輟保學,學校比較重視專業課教學,基礎的人文素養課普遍得不到重視,而“說教”的思想政治課邊緣化趨勢尤其嚴重?;谝陨显?,以至農村職校對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重視不足,隊伍建設機制有待健全,教研經費投入不足。如今的一些農村職校對思想政治課程建設一直缺乏嚴謹的管理和長遠的規劃,對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投入不多,占全校教學資源的比例較小,教師可以利用的教研資源十分有限,教學成果寥寥無幾。有的農村職校忽視思想政治課教師的自我成長,不重視教師的培訓與學習,專業素質長期得不到提高,挫敗了他們的積極性。如此循環往復,使整個教師隊伍處于惡性循環之中。
(二)師資隊伍不穩
長期以來,由于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被邊緣化,教師群體中,不論他人還是思想政治課教師,他們對思想政治課教學崗位認同感相對不高,職業認同感欠缺。因此,有的轉型從事專業課教學,有的則調離職校前往普通中學任教,思想政治課骨干教師流失嚴重。思想政治專業優秀畢業生不愿到農村職校任教,以致這支隊伍青黃不接。為彌補思想政治課師資不足,農村職校從無法轉型的其他文化課教師抽調年紀較大、教學能力相對較弱的教師承擔思想政治課,素質參差不齊。基于以上原因,師資隊伍發展極不穩定。
(三)教師職業素養不高
一是師德行為偏差。受當前社會體制轉型時期所帶來的負面現象及農村傳統陋習的影響,一些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師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職業精神,出現了師德行為的偏差。二是能力素質低下。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的邊緣化等諸多原因,導致個別教師不思進取,理論素養、知識儲備、信息技術等職業能力素質偏低,無法適應農村職校學生個性特征和思想行為模式的深刻變化,深感“本領恐慌”,無所適從。三是教改創新乏力。思想政治課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其教改創新活力強弱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成正向關系。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一些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師不深入探索和掌握新時代思想政治課教學規律,無法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無法讓思想政治課有滋有味、入腦入心。
三、加強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優化教師成長的環境
一是提高師培的重視程度。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是農村職校的辦學指南,沒有優秀的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難以培養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農村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大任的新時代建設者。思想政治課的特殊重要性決定其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農村職校要從政治站位的高度來認識這一重大問題,把黨支部建立到思想政治課教研組上,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和改進黨組織對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的領導,從政策的維度,給予人財物的傾斜。二是加強人文關懷。農村職校思想政治教師,尤其中青年教師,他們肩負著家庭和事業的兩大重擔,收入相對較低,各種壓力較大。面對這樣的教師群體,學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傾聽他們的利益訴求,采取接地氣的措施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關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為他們成長成才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三是搭建成長平臺。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尤其中青年教師的成長和培養需要良好的環境,需要組織的重視和關心,需要學校的愛護和寬容,更需要年輕干部自身的努力和能力素質的迅速提高。學校人事部門要努力營造有利于優秀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的環境和機制,為他們盡快成長、成才、成熟提供機會,搭建平臺。
(二)健全師資建設的制度
制度是約束和規范人的行為的基本辦法。制度建設是隊伍建設的根本,是實現隊伍長久有序管理的根本,因此要健全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建設的系列制度。農村職校要立足本校實際,把握思想政治課教師成長成才的規律,有針對性、多維度制定集體備課、日常教學、老新幫扶、跟班交流學習、參觀考察、社會實踐、特聘校外兼職教師、人才選拔、激勵約束等制度,為鍛造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團隊保駕護航。
(三)全面提升職業素養
一是筑牢堅定的政治信仰。農村職校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思想政治課教師系統而深入地學習新理論,筑牢他們堅定的政治信仰,始終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首要政治原則、政治本色、政治品質,落實在教書育人實際工作中。二是建設高尚的師德師風。教師大計,師德為本。農村職校要切實增強思想政治課師德師風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入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黨章》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組織專題討論,查找存在問題,加強師德考核,培育樹立先進典型,強化思想政治課教師的責任意識、師表意識和求實意識,打造出敢擔當、勇創新、重落實、善作為的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師資隊伍。三是塑造美好的人格魅力。具有美好人格魅力的教師必定是成功的教師。有著“勵志性”及“說教”特色的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于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顯得尤其重要。因此,農村職校要建立有效的機制,引導思想政治課教師全面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養成美好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以高尚的師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學養感召學生,用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去塑造學生。四是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實踐出真知。農村職校要根據思想政治課教師成長規律及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性的需要,有計劃地組織思想政治課教師參與學生頂崗實習、扶貧攻堅等社會活動,深入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農村鄉鎮,訪問專家學者及時代楷模等先進人物,開展社會調研和實踐鍛煉,了解國情民意,感受改革開放偉大而輝煌的成就,深化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豐富他們的社會歷練,增強他們鑄魂育人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參考文獻】
[1]張 莉,李繼兵.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拔尖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農村職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8)
[2]宋秀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與對策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17
[3]曹 曄.新時代要全面深化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改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解讀[J].江蘇教育,2019(4)
【作者簡介】藍海南(1973— ),男,瑤族,廣西馬山縣人,橫縣職業教育中心科研處主任,高級講師,研究方向:農村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