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艷 高曉菲


摘 要:文章以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為目標,分析了“Web開發技術基礎”課程在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實踐,并對其實施效果進行了調研分析。該教學模式的實施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應用型技能人才;教學改革
一、課程的基本情況
“Web開發技術基礎”課程在山東外貿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信息技術與服務外包專業群“平臺+模塊”課程體系中位于專業群課程平臺中,是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專業培養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
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實用型課程,為后續的動態網頁開發和Web前端方向課程提供支撐。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熟練掌握網頁編程的實際技能,面向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網頁設計與開發等相關崗位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
課程授課對象主要是軟件技術專業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大一的學生,學習完本課程后,學生應當具備的網頁設計與制作技能包括:①網頁中的基本元素——文字、圖片、超鏈接、列表等超文本的編輯與處理;②網頁中的表格和表單;③網頁的布局方式(表格布局,DIV+CSS布局);④網頁的修飾與美化。
二、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差,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意識得不到激發,給出一個新任務,學生能自主完成的意識和能力非常薄弱。
(2)課堂上基本理論的講解占用過多的時間,學生實踐的時間減少,更不用說鞏固練習的時間,所以導致應用能力不足。
(3)動手實踐時間少了,基礎不扎實,學生習慣只追求結果,這個網頁做出來就行,而做的效果好壞以及為什么這么做不求甚解,出現問題不會分析問題,更不用說解決問題。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課改的準備與實施
混合式教學就是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在線學習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是對學習的知識儲備過程,通過線下的教學,主要是答疑解惑、查漏補缺的過程,同時教師通過課堂活動組織學生對基本知識進行鞏固與靈活運用。本文結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對該課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改革。
1.重組教學內容
線上資源的建設是混合式教學的改革能順利開展的前提,要想學生帶著基本知識點進入線下課堂,就需要選取合適的實訓項目,并把實訓項目按知識點重組教學內容。
結合新技術的發展,適應新形勢下職業崗位的需求變化,不斷調整以職業為核心的教學內容。該課程是動態網頁設計和網站管理課程的前導課程,本課程的目標是使學生具備開發一個小型靜態網站的能力。基于這個目標,我們按照企業對網站需求難易度從低到高進行分類,序化了我們的教學內容,包括簡單無布局網頁設計、利用表格布局網頁、DIV+CSS布局網頁三大部分。選用一個主項目網絡書城項目(如圖1所示),將該項目按實際應用需求分解,細化到任務,采用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局部到整體的順序,將HTML基礎、CSS樣式、DIV布局等知識點融入項目中。同時選用家具商城作為輔助項目鞏固練習,選用一個企業真實項目作為綜合實訓項目。
2.線上資源的設計
確定了教學內容和教學項目并且還分了教學模塊之后,我們就要設計教學資源了,這一步也是最需要花費精力的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應該貫穿我們整個課改的始終,即使現在真正實施階段我們也一直在不斷補充完善。
線上資源的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課程基本信息、模塊導學、教學課件、知識點視頻、小測試、任務案例、思考與練習、前言進展以及作業講解小視頻。其中知識點視頻是教師自己錄制的微課視頻,小測試是針對學習微課視頻之后的一個知識點鞏固flash測試。
3.線上線下教學的實施
線上教學過程的實施主要包括線上自學階段和線下助學階段。
線上自學階段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基礎案例的實施。首先,課前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下發學習任務單,學生線上根據學習任務單的要求預習,學習微課視頻以及提供的相關資源。其次,通過做在線小測試查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最后,按作業要求完成練習并在線提交。我們還提供了不同難度等級的進階作業供有能力的學生選擇完成(如圖2所示)。
線下助學階段主要是知識點的鞏固與補充。教師要批閱學生提交的作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于課堂上進行知識點的總結與重難點的分析,引導學生答疑解惑、展示優秀作品等,同時進行新內容的導入。
4.考核方式
混合式教學方式實施后,課程的考核由原來的單一考核改成了形成性考核(60%)和終結性考核(40%)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由線上考勤、課程網站學習情況和作業提交三方面構成;終結性考核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效,檢查學生課程目標的總體達成情況。
四、課改效果與心得體會
在本課程的學習之后,學生能獨立或者團隊合作完成企業級靜態網頁的設計與開發,開發的網站要遠遠優于以往。通過調查問卷顯示,100%的學生認為該課程的教學設計合理;73%的學生對學習導入—教學視頻—小測試—練習作業—教師總結分析的這種學習過程非常喜歡,27%的學生基本滿意,沒有學生不喜歡;經過學習后,80%的學生有繼續學習該課程的愿望。
通過對“Web開發技術基礎”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改,從準備階段到實施階段這一年半的時間,收獲頗多。①軟件不斷地更新換代,技術也在不停地發展,我們的教學內容也需要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教學項目也需要適時更新;所以資源建設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②實施階段相比傳統教學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像線上課程的前期準備,還有后期批改學生提交的作業都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③我們可以制訂線上線下課時的安排計劃,但是具體的實施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靈活處理。
還有值得我反思的兩點。①始終存在部分自制力薄弱、自學能力不足的學生,他們線上任務是認真完成的還是一知半解的或者由旁人代勞的都很難得知。所以,在如何提高線上學習的有效性方面還需進一步探究。②線上作業的完成,濫竽充數現象一直都存在,在以后的教學中,平時作業成績的評定還要考慮更多的因素。
五、結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得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得以實現,提高了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同時,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開放、靈活、信息量豐富同時又具備交互功能的特點,與傳統教學相互融合,通過不斷完善補充微課視頻和實訓任務,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時間與空間。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得學生有更多的學習途徑,對知識點的把握更到位,學習效果有了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齊景嘉,李蕾,蔣巍.“互聯網+”環境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7(5).
[2]商娟葉.混合式學習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36).
課題項目:2019年度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基于首要教學原理的高職計算機類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2019046)。
作者簡介:姚曉艷(1983—),女,山東煙臺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主動網絡、計算機應用;
高曉菲(1982—),女,山東青島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