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實施建議等都作出了具體明確的闡述。如何將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新理念融入教育教學的新行為,創造出符合課程標準理念的教學設計則成為實現上述諸多內容極為重要的環節。基于此,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方法,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現如今,“核心素養”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因為這不僅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有著密切的關系,還與學生各學科學習能力的增強有著較大的影響,并且與社會的發展,與國家的進步有著緊密的聯系。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陳舊,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等等,這都影響了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教師需要將“核心素養”融入語文教學之中。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 教學理念的陳舊
新課改指出:“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導致課堂的氣氛變得非常的沉悶。另外,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更加的關注,這使得他們在教學中更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 教學方式的單一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更習慣于運用傳統的板書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簡單易操作,所以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推崇。但是,這種教學方法較為單一,而且會耗費一定的板書時間,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割裂了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
知識來源于生活,在語文教材中,許多的文章以及知識點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要引入一些生活化的素材,以引發學生的思考。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卻忽視了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這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
二、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核心素養主要分為三個層面,第一、文化基礎:(1)人文底蘊;(2)科學精神。第二,自主發展:(1)學會學習;(2)健康生活。第三,社會參與:(1)責任擔當;(2)實踐創新。在這種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要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以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以及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 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與他們的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學生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因此,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以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親近與否,也會影響他們對一門學科的熱愛程度,如果學生喜歡某個教師,那么他們就會愛屋及烏,對該教師所講授的課程也會更加的熱愛。因此,教師需要改變以往嚴肅、嚴厲的形象,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以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繼而構建一個良好師生關系。(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改指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需要盡可能地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尊重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如此,就會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地聽教師講述的這一現狀,會使得課堂的氣氛更加的活躍,繼而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3)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如,教師在課堂設計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用PPT課件來進行教學,這樣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比如,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引入其中,也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二) 回歸生活,使學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核心素養
語文課堂應凸顯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應立足于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的全面發展與語文學習的和諧統一,讓學生通過語文教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
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的知識都與學生的社會生活有關,為此,教師需要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使他們形成健康生活的核心素養。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這堂課來幫助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讓他們能夠從自身做起,為環境保護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當今社會一些破壞環境的現象,如隨處可見的垃圾堆、亂砍濫伐的現象、過度采掘礦產資源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只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惡劣,會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然后讓學生回到自己的生活,說出自己所見到的破壞環境的現象,或者是拍攝一些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視頻或者圖片。那么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學生對于環境保護的認識就會更加的深刻。此時,教師再讓學生各抒己見,自己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去保護環境呢?這個話題一經拋出,學生就會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有的學生說不亂扔垃圾,有的學生說做到垃圾的分類,還有的學生說學校可以組織全校學生前往社區宣傳環境保護,讓更多的人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那么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就對學生健康生活的核心素養進行了有效的培養。
綜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設計中要盡可能地與時俱進,要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在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進行講述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基于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要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還需要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實踐生活的聯系,在教學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生活的核心素養。如此一來,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還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凌媛佳.小學語文課堂智慧教學策略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7.
[2]朱丹.學情視角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探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6.
[3]薛煊.新時期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初探[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9.
作者簡介:
薛玉末,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黃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