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馳
【摘要】數學是高中教學中的基本學科,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應充分重視利用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自身的學習與發展,文章將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 人文素養 必要性 策略
【基金項目】曲靖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立項課題《高中數學課堂優質教學研究》(立項編號:QJ18006);云南省“國培計劃”項目高中數學李德安名師工作坊研修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62-02
一、高中數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當前的教育是現代化的教育,是以教育改革為核心進行的素質教育,強調不是考試機器,而是要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具有綜合能力的現代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未來人才。人文素養是指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現代的教育教育,講究的是以人為本的教學、道德和專業技能并重的教學,要培養有人文素養的學生,高中階段是我國教育的重壓階段,承上啟下,數學是高中教學中的一門基礎性科目,利用數學教育,在教育中滲透人文素養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十分重要。
二、如何在高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1.改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人文知識
高中教育中,要想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升自身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素養。教師是教育的直接組織者,是教育的主導,應在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的要求下,積極轉變陳舊落后的唯分數論的教育教學觀念,樹立以人文本、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的教育觀念,將數學知識的教學和學生人文知識的培養都看重起來,提高自身的人文知識,有意思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熏陶,利用自身所學的人文知識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的傳輸、講解,促進學生人文知識的吸收和內化。
2.利用教材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
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需要長期的堅持的過程,積極利用數學教材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藝術精神、道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充分利用數學理論的發明過程、數學公式的產生過程、背景、重要數學發明背后的故事、著名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相關材料的配圖、數學知識拓展等相關教材材料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教育。比如,通過概率學習的內容,以籃球賽進行舉例,滲透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在學習圓和圓的方程式相關章節時,給學生講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的艱難過程,教導學生懂得艱苦奮斗、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也結合當今科技的飛速發展,讓學生明白數學對人類的所作的貢獻,誘導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培養數學理想等。
3.生活化教學,促進人文精神的培養
當前的數學教育,是十分注重知識與實踐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教育,教師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應積極進行生活化教學,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教師在數學教育中,應多以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數學公式、原理的闡釋,將抽象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明白數學的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尊重和熱愛數學;教師應積極采用探究教學、小組教學的方法,多布置一些小組完成的作業、活動、競賽,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數學技巧的同時,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學會合作交流,提高綜合能力。
4.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友愛的教學課堂
高中教育,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師是家長、同學外學生接觸最多的人,課堂教學是數學教育的最重要陣地,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一定不能忽視課堂教學的作用。數學教師應和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創建輕松、愉悅、學習氛圍良好的課堂,尊重學生人格,積極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積極引導學生多提問、多回答問題、多討論,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現代的電子技術,豐富課堂,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多重刺激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美的享受、心靈的啟迪,也提高藝術欣賞水平。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培養學生之間友好、互助、溫馨的氣氛,促進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也十分有利。
結語:數學是高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門基礎性學科,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利用數學教育,在數學教育中滲透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是十分有效的途徑,文章以此為出發點,分析了在高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措施,值得高中數學教師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李淼.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7(01).
[2]郭長亮.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