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憲法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只是當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低效化問題,限制著憲法教育的高效開展。為了借助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這一教育陣地來弘揚憲法精神,本文主要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為例,探討有效的憲法教育方法。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憲法教育;教育方法
一、 引言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一直以來都會對初中學生的人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今憲法教育愈發受到重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課堂教學來推進憲法教育,并且弘揚憲法精神,同時達到促進初中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最終教學目的。
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憲法教育的重要性
從整體上來看,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設置具有非常現實的積極意義,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其中的理論知識、參加相關實踐活動時,更好地提高自我認知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樹立起科學的是非觀,在做人、做事時始終堅持自己的道德底線。而在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存在著不少的法律知識,而憲法知識在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開展憲法教育是不可避免的,其重要性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方面,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開展憲法教育,可以讓學生在了解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深刻地理解憲法相關知識,學會在憲法的保障下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保護自己。另一方面,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開展憲法教育,是弘揚憲法精神的重要手段。憲法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現代化文明精神,是維護社會治安與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精神力量。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初中階段抓好學生的憲法精神培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
由此可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要積極地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憲法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憲法知識水平,使其樹立起憲法精神,并積極地將其弘揚下去。
三、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弘揚憲法精神的有效策略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道德與法治課堂這一教學陣地,貫徹落實憲法教育,讓學生樹立起憲法精神,并自覺地弘揚憲法精神。因此,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個策略,以供參考。
(一) 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憲法教育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開展憲法教育,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構建一個生動高效的課堂,深化學生對憲法知識的理解,為弘揚憲法精神奠定學生的知識基礎,同時也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憲法的權威和憲法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對憲法精神的感悟。比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我是中國公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呈現這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如公民和中國公民的概念、公民和中國公民的區別、中國古代社會的臣民與中國現代社會公民的區別等等。教師可播放一些輔助性的圖片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這些知識點,在學生基本掌握好基礎知識后,教師可開展專題探究活動,深化學生的認識。例如教師可播放無償獻血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了解國家的《獻血法》,并且了解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應該承擔起的義務和可以享受的權利,然后圍繞著“珍重中國公民的稱號”這一主題來進行討論與探究,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樹立起憲法精神。
(二) 融入節日文化,弘揚憲法精神
將節日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可以發揮其感染力量,讓學生可以在節日文化的熏陶下,增強自己對課堂內容的學習興趣。而且在這樣的節日文化熏陶下,課堂教學氛圍也比較好,能夠讓學生更容易走進學習狀態。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開展憲法教育,并且充分弘揚憲法精神,則可通過課堂教學與節日文化相融合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捍衛憲法尊嚴》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融入憲法紀念日這一節日的文化,營造良好的憲法節日文化的氛圍,有利于熏陶初中學生的情操,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的憲法教育知識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可以樹立起良好的憲法意識,自覺地弘揚憲法精神。教師可引導初中學生圍繞著憲法紀念日這個節日來制作捍衛憲法尊嚴這一主題的海報,也可引導初中學生關注近些年來國家開展的各種憲法紀念活動,例如憲法宣誓活動、普法活動和學術活動等等,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弘揚憲法精神,就是貫徹依憲治國與依法治國的重要表現。
(三) 融入名人精神,推進憲法教育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中,有不少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尤其是當前國內愈發重視憲法教育,教師必須要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克服以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名人事跡,融入名人貫徹和落實憲法的精神,讓學生能夠有效理解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并提高憲法教育的效果,為樹立起學生的憲法意識,并弘揚憲法精神而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維護公平正義》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黨的十九大代表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廳申訴案件查辦二處處長杜亞起的相關事跡,讓學生在這位重要人物的模范作用下深刻理解“維護公平正義”的內涵及意義。杜亞起認為,讓每個無罪之人重獲自由就是他的工作意義所在。這一句話顯然簡單又直接地闡述了自己維護公平正義的原則,也反映了國家的憲法精神。
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地去了解杜亞起的辦案思想與理念,使其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例如杜亞起的辦案數量以千計,但是他每辦一次案件,都將其作為第一件案件來對待。這體現了杜亞起對工作的嚴謹精神,也是他堅決維護公平正義、捍衛憲法權威、弘揚憲法精神的行為表現。又比如杜亞起在“安徽于英生殺妻申訴案”這一案件中,非常細心地觀察到一些不對的地方,最高檢察院以“事實不清”和“證據不足”為由向法院提出了再審檢察建議。后來,于英生無罪釋放,而真兇也隨后被抓獲歸案。這一案件可以看出杜亞起非常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更充分地體現了他的憲法精神。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初中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學科,而憲法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國家愈發重視憲法教育,同時要求每個人都具有良好的憲法知識水平和憲法精神,因此我們要抓好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憲法教育,培養學生的憲法精神,使其在以后學會自主捍衛憲法尊嚴,弘揚憲法精神。
參考文獻:
[1]李國榮.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8):268.
[2]王郁.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新課程(中),2017(6):49.
[3]劉德東.試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5):114.
作者簡介:宋彥紅,吉林省白山市,吉林省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馬鹿溝鎮龍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