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數不僅是小學數學知識的重要構成,同時也是小學數學的核心概念。分數是數的擴充形式之一,它既擴充了整數,又為后續數學中有理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基于此,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本文針對小學數學中的“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進行研究,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育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數感 小學數學 分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142-02
前言
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此促進小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提升。數感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數感培養為基準,結合教學內容對教案進行重新設計,以此增強小學生的數感。
一、“分數乘分數”教材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分數乘分數》為中高年級課程,其主要內容有分數單位的相乘、分數的算理、分數的算法與應用。對于計算類教學來說,其存在著共同的特征,需要在對算理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知識的學習[1]。對于分數乘分數來說,計算法則較為簡單,可以總結為兩句話,“分子乘積為分子,分母乘積為分母”、“先約分后計算”。從四則運算上看,雖然分數與整數的運算本質相同,但整數單位為1,而分數單位有多種。另外,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會受到算理的影響,從本質上看,兩個分數相乘會產生新的分數單位,比如×”就是將分為3份,取其中1份,可以說是將單位1分為6份,選取1份,為。由此可見,這樣分數單位相乘后得到了新分數單位;對于“”可以將其看成××3×7,即為3×7個,等于。
二、“分數乘分數”的估算結果
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感,可以讓學生將分數乘分數的簡單運算轉換成填圖的方式進行,譬如將長方形分為3等份,將圓形分為6等份等,通過填圖的方式,再使用多媒體進行快速閃現,讓學生回憶每個圖形的涂色占比,對分數結果進行估算。在此過程中,需要涉及到之前所學的分數的意義,通過游戲的方式感受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不僅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復習作用。通過“閃現”,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快速估測,并且這也是數感的重要構成。對于數感培養來說,數感水平不僅會受到估算精確度的影響,同時估算反應速度也是其重要表現。所以在學習“×”的精確計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二者的乘積進行估算,或是猜測其取值范圍。通過此種方式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運算推導能力,同時還能夠保持運算結果的評估具有合理性。
三、多元化計算方法與算法
在學習乘數與乘數的計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計算能力,針對一道分數相乘例題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計算。比如:以×為例,讓學會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進行自主探究。
對于此計算題,學生可以使用方格紙均分法進行計算,將一張長方形的紙平均分成4份,再將每份平均分為6份,這樣其中一份為。又或是使用線段與圓形進行劃分,將線段或圓形分為4等份,再將每份分為6等份,此時也能夠計算出結果。在學生利用畫圖方式進行計算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了解其解題步驟,以此確保其思路正確,解釋合理。此外,教師還可以教授學生使用積不變化整法進行運算,將與分別與12相乘,能夠得出整數3與2,所得的積為原數式的144倍,使用12÷144即可得到。
在此過程中,能夠發現學生的數感能力與其解決問題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此些解題方式并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在已學知識與經驗上進行再次拓展、延伸。雖然解題方法看起來相似,但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是在不同理解上的思路轉換,為尋求到最佳解題思路創造可能。此外,雖然都是利用畫圖進行解釋答案,但這也反映出了不同學生的數感水平差異[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從某種角度上看,此種方式有利于替身學生的分數數感。
四、簡便的運算方式
在經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后,教師可以問學生“雖然方法眾多,但這些方法有沒有共通之處?”此時學生會發現,乘數與乘數計算結果的分母為兩分母的乘積,分子為兩分子的乘積,但因分子都為1,所以對于分子為乘積處于不確定的狀態。接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方法計算×,并說出驗證過程,這時學生會確定自己的假設。
在此過程中,簡便的運算方式使得學生對分數與分數的運算法則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僅復習了分數的意義,同時了解到分數乘法的簡便算法為分母直接相乘、分子同樣直接相乘,最終得出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法則計算的簡便,同時對于分數乘法的算理與算法有了一定的理解,進而提升了學生的分數數感。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在小學分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分數數感,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一道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并結合所學內容對結果進行估算,為了使其能夠更好的掌握乘數運算規則,提升分數數感,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或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分數教學。
參考文獻:
[1]盛雪.例談如何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數感”[J].遼寧教育,2014(11):62-64.
[2]張向林.影響小學生數感培養因素的研究——以《分數的意義》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8(19):3-6.
作者簡介:
胡立威(1991.6-),男,廣東人,漢族,本科學歷,小學數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感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