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平

摘要:新時代下,工匠精神漸漸被各行業重拾,基于這一背景,合作的價值以及個人細致深入的體驗得以凸顯,這對我國傳統文化建設的創新理解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美術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板塊,它對學生更好地體驗美、創造美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視覺認知,使學生在本土關懷與全球境遇的相互作用中樹立文化自信。不過,這只是美術教學在理論上的作用,而教師要想切實達到上述教學效果,必須要以工匠精神為依托,結合新時代對現今美術教育以及人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對自身的日常教學內容、模式等進行創新。
關鍵詞:新時代;中職美術;工匠精神;創新教學
一、新時代下中職美術教師工匠精神的思維要點
一般來講,工匠在面對材料的時候,會產生兩種核心思維:第一,他們一般會思考這些材料在觸覺、視覺等方面的特點,以及這些特點對于創新或傳承傳統技藝的作用;第二,他們會思考自己現有的哪些技能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材料的特點,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從美術教師教學的視角去看,其實兩者在思考方面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如,教師會考慮有什么教學資源可以利用、現用的教學材料有哪些特征、學生具有怎樣的特點等等,這一點,和工匠的第一種思維十分相似;其次,教師會考慮傳統的價值和觀念是什么、現階段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有什么創新發展需求、自己現有的教學方法應該這樣運用等等,這一點,和工匠的第二種思維十分相似。所以,從這些內容去看,教師與工匠的思維模式是基本相契合的,這也是切實做好一件事情的首要步驟。美國著名學者艾斯納在其“關于美術教學的十個經驗”中曾經提到過,“美術在學校所有課程中的地位體現了教師對其的重要性的認識,所以,如果教師不能正確認識開展美術課程的重要性與價值,那么學生便很難從美術學習中體會其重要性”由此不難發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有效舉措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美術教、傳遞美術的重要價值是非常重要的。眾所周知,好的教學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同時還能帶給學生以無盡的驚喜,進而能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并對相應美術材料的使用方式進行反復琢磨,而這,對其產生創造性的表現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新時代下中職美術教學創新策略
(一)基于單點突破思維開展教學活動
單點突破是當今時代比較流行的一個概念,它與“木桶理論”所提倡的補短原則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一概念主張從一個點出發,持續對該點所涉及的知識以及技能進行從淺入深的鉆研和實踐,直到做到融會貫通并產生創意,以實現學習效益的最大化。換言之,就是先引導學生建立一塊高高的木板,然后再在后續循序漸進地對短板進行彌補。具體來說,教師可以以表1為參考,在實際的教學中,以關鍵詞為著手點,去延伸教學內容。很多時候,各點也就是關鍵詞之間的互相聯系可以生成多種內容組合,繼而能產生成倍的教學效果。總之,構建創新型的美術教學模式是廣大中職美術教師在新時代下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個領域。
(二)美術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的想象力
在匠藝類活動中,工匠技術水平的提升與其對具體技能方法的創新是分不開,在這個過程中,工匠的想象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從中職美術教學的視角去看,教師要想切實提升自身的教學實效,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就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對此,教師應當在后續的教學中,加強對各種教學媒介與工具的重新探索,不管是多媒體工具還是傳統的教學工具,教師都應當對其使用方法、范圍等進行重新審視,并基于此,靈活施以綜合化的視覺創新表現,以提高后續美術教學的新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體驗不一樣的美術教學。
(三)認真打磨美術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美術教師本人的興趣指向、知識結構、學科基礎等將會直接美術教學的未來走向,從而會對學生的美術素質發展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加之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不一、技術發展的新穎性、不同美術課程模塊的教學形式所呈現出的非唯一性等因素的影響,美術教師幾乎每時每刻都面臨著新的挑戰。介于此,教師唯有加強對不同領域教學的深入探究,認真對自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進行打磨,才能較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
三、總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對中職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這一背景,美術教師唯有秉持著工匠精神,積極對自身的教學模式、內容、方法等進行創新,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并推動學生美術素質與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明磊.中職學生核心素養下美術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 (0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