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慧
【摘? ?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不管是在學習能力上還是理解能力上都比較薄弱,要想讓學生深刻的感悟和理解道德與法治方面的知識,著實存在一定的難度,畢竟,這方面的知識在深度和難度上已超過了學生的能力水平。在這種教學現狀下,融入生活化教學至關重要。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小學道德與法治?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65
生活化教學,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要在課堂中融入生活化的例子,以求能夠以符合小學生能力的方式進行教學,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就當前的應用實踐結果來看,生活化教學的展開方式有兩種,首先是教師運用實例教學,輔助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果。其次,結合道德與法治的學科特點,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通過親身經歷,讓學生去感悟課堂中的理論知識,并學以致用,以求能夠解決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故而,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融入生活化教學至關重要。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將從我的應用實踐出發,給出幾點恰當的教學舉措,確保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深入滲透,有效解決當前問題。
一、將生活化的事例引入課堂,加強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要想有效提高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果,將生活化教學有機的融入到課堂中去至關重要。如何才能確保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開展,在教學課堂中融入生活化的實例是一項不錯的教學途徑,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應用后,也取得了頗為不錯的效果,得到了很多學生的支持和喜愛。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結合道德與法治的學科特點和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科學合理地選擇生活化實例,確保學生能夠完全的掌握和理解。從以往的教學狀況來看,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多是文字性的知識,條例和規范很多,學生很難全部記憶下來,更不用說日常的實踐應用了,這與當前新課改的要求不符,急需借助生活化教學的融入,打破這種教學狀態。一方面,教師要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和專業素養,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中,適當地融入趣味性較強并與生活貼近的例子,同時通過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加以潤色,加強道德與法治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強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學需要充分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實例應用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中心,采取探討教學或是提問教學等多種方式,確保學生能夠自主參與進來,并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增強道德與法制觀念,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外書籍或是電子設備等多種途徑,自主找尋與理論學習相關的生活化實例,加強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和提高,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引導學生走進生活,以經歷感悟身邊的道德與法治
引導學生走進生活,以自身經歷來感悟身邊的道德與法治實例,從而強化道德法制觀念,這同樣是一項有效的教學舉措。畢竟,學生是教學的主人,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下,更是加強了這一教學原則的實施,學生的實踐學習正是順應了教學改革的要求,得到了越來越多學校的應用,那如何才能夠確保實踐性的生活化教學高效展開呢?這還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為前提,故而,在展開這個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讓學生明白在道德法治范圍內,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由此,實踐教學的效果才會比較顯著。另外,教師還要充分結合小學生主觀能動性較差的特點,明確學生實踐觀察的任務,唯有如此,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才會比較高效。比如,有人橫穿馬路,學生先要明確這種社會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然后再映射到自身身上,反思自我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守了這一規范,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與法治要求。再比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展開文明勸導活動,對日常生活中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的行為進行勸解指導,以求能夠加強社會公民的認識,提高國民素質。這種意義與目的明確的生活化教學能夠對學生的行為與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是有利的,一舉兩得。
三、引入多媒體教學,使生活化教學更加形象生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比較接受一些圖片性強,頗具動畫效果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這個特點,教師就要將多媒體恰當的融入到道德與法治中去,以生動形象的授課形式,豐富生活化教學的內容,加強教學效果。比如,當學生進行有關愛國主義方面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生活例子,加強學生的感悟,進而生出愛國主義情感,不過,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不免有些無聊,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有關愛國主義的真人真事,讓學生加強體會,如感動中國的觀看,這種教學視頻能夠帶給學生的震撼是很大的,還有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意義頗多,學生也能夠在平民英雄的帶領下,做出正確的行為,效果顯著。另外,多媒體教學的內容更加的靈活,生活化實例也更加豐富,學生在理解方面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而且還有助于學生生出學習興趣,有了興趣這個基礎,學生學習效果自然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生活化教學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運用中的注意事項
只有確保生活化教學的高效運用,才能夠有效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質量。基于這個前提,教師在就如何正確運用生活化教學就有一定原則,接下來,我將就應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提出兩點要求。首先,要確保生活化的事例與學生的生活貼近,避免出現學生理解困難的現象。小學生的能力差異明顯,教師在應用生活化實例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能力的差異性,嚴格把握問題的難度,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理解掌握,當然,如若必要,分層教學的開展也是可行的。其次,要確保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習是明確有效的。大部分學生在實踐學習中難以明確學習方向與任務,通常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學習效果不佳是肯定的。針對這個方面,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加強實踐教學的目的性,以求學生能夠在道德與法治的帶領下,做出正確的行為。
綜上所述,教師要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需求,在生活化教學的應用過程中,遵循多項教學準則,如要加強社會實踐教學,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等,以求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順利開展。當然,在開展過程中可能還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與能力,以求能夠有效解決學生的問題,實現學生道德法治思想的提高與升華。
參考文獻
[1]楊倫峰.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7(31):56-56.
[2]郝耀東.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J].考試周刊,2017(88):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