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娟娟
摘要: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目前寫作教學活動看,大多是都是以教師講述為主體,忽視了學生的體驗、反映等。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寫作過程的指導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是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者,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確保寫作教學的有效性。下面主要對小學語文中高年段寫作過程的指導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語文、寫作、指導策略
一、展示美好前景,激發內部動機
在學生們開始寫作之前,教師要合理利用時間,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實例,尤其是自身的體會,向同學們講述寫作對生活、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對寫作有一個新的認識。教師要用有感染力的語言傳告知學生,寫作是一項具創造性的活動,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快樂。另外,教師還可以從上一屆學生中選擇一些優秀的作文讀給學生們聽。同齡人間有很多感受是相通的,學生們對作文的主觀體驗和感受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可以讓那些需要開始寫作文的學生產生好奇感和興趣。
當學生們對寫作產生興趣后,教師在告訴學生們,寫作教學有一套科學有效的訓練方式,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們掌握寫作的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學生們寫作能力涵蓋于語文素養之中,當學生們的寫作能力提升了,語文素養也會得到提升。在實際作文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等各方面情況來開展教學。如,教師可以將每天學?;蛘呤侵苓叞l生的新鮮事說給學生們聽,將節假日的所見所感說給學生們聽,并讓學生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所感記錄下來。教師還要結合小學生們的心理特征,創建有利條件,讓學生們能夠獲得寫作的情感體驗。
二、指導學生觀察現實生活,積累素材
要指導小學生進行寫作,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寫作過程中來,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們觀察現實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激活寫作情感。俗話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知識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小學生們年紀小,他們對生活的認知和感受并不全面,一般都是在父母的帶領下去感受生活,缺乏對生活的真實感受,自然,在寫作時,就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教師在指導寫作教學過程中,要科學設置情境,并與學生們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們走進生活,仔細聆聽生活的聲音,學會去發現和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人或事,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和情感。對于一名語文教師來說,要教會學生積累生活素材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多關注身邊的人或事,從真實事件中獲取寫作靈感。教師可以給出一些實際的題目,這些題目要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如,家里最老的物件是什么,有什么來歷,你最喜歡校園里的哪一種植物,并說出原因等等。讓學生們根據具體事物去觀察,教師對學生們的觀察過程加以點評。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師,讓學生們去觀察大自然,參加相應展覽,實驗等各項活動,讓學生們親身去體驗和感受,積累寫作素材,長時間下去,學生們寫作起來會得心應手,寫出的作文會更富有情感,寫作水平會逐步提升。
三、優化訓練程序,樹立競爭意識
競爭意識是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它可以讓人不斷地進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樹立競爭意識能夠激發學生們的斗志,使他們能積極地去思考問題,更快地融入到寫作過程中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競爭意識并不是自然產生的,有序的競爭意識離不開訓練程序的優化設計。
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教學活動,圍繞學生各方面需求展開,由教師對寫作訓練內容進行設計。因為作文訓練需要長時間開展,訓練次數很多,為了方便教師對作文訓練難度加以有效控制,可以以“引導課”、“提升課”、“拓展課”等形式循環開展教學。由淺到深,慢慢的讓學生們掌握如何寫作。寫作訓練同樣要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經驗融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在寫作中將感情抒發的更加透徹。在不斷地練習寫作實踐中,學生們可以更加深入的去體會生活、感知生活,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從成功中收獲快樂和寫作的信心、樂趣,從而對寫作程序和規律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以學生為主體的寫作課堂要具有開放性特征,師生間、學生間要平等的溝通、交流,在輕松、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如何寫作,更能夠調動學生們寫作的欲望。在實際指導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科學設置寫作時間,對于某一主題的作文,在寫作之前,可以讓學生們自由交流,相互間發表自身的意見和看法,這樣,學生們才能夠更快地投入到寫作中來,展現自己寫作風采。對于那些文采好的、寫作快的,質量好的作文,教師要向全班同學展示,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以此激發其他同學寫作的熱情,讓他們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嚴格按照訓練程序去改進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寫作能力。
四、以讀促寫,加強引導,提高寫作水平
俗話說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斷擴大自己閱讀范圍和知識面能夠為寫作奠定基礎。實質上,閱讀也是學生們感知生活的一種方式,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們多閱讀,通過閱讀讓學生們了解他人的寫作方式、方法,體會到真情實感在寫作中的重要性,為學生寫作創造條件。從語文學科本身看,就是一種寫作素材,具有情感特色,各類名篇著作,都是作者們智慧的結晶,來源于生活體會、經驗。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學生模擬的引導,讓學生們去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情感態度,所采用的寫作方法,摘錄優秀的語句,增加自身情感體驗。
另外,教師還要對小學生們的寫作情緒加以積極引導。雖然學生們都具有豐富的情感,但是他們年紀小,情感方面較為脆弱,寫作中的一些小問題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因此,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多關注他們的情緒,給予他們寫作的自信心。當然,教師在批閱學生們的作文時,也要回饋真實情感,要從學生們的角度出發,轉換角度,學會去欣賞他們,發現他們的閃光之處,多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若是學生對教師信任了,就會將教師當作自己的朋友,并喜歡上作文寫作,在寫作中遇到問題,會主動向教師請教,解決問題,長時間下去,學生的寫作能力會逐步提升,寫作情感也會慢慢養成。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師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們的作文寫作指導,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寫作教學,調動他們寫作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寫作情感,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感情的人,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許涓, 歐瑩. 巧用課文夯實小學中高年段學生 寫作基本功[J]. 課程教學研究, 2016(12).
【2】祝雪冰. 芻議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20):20-21.
【3】嚴青. 小學中、高年級作文階段訓練研究[D]. 蘇州大學, 2011.
【4】張萌萌. 小學中年級習作教學問題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