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達進
摘要:一年級的學生步入校園不久,對校園學習生活不是很了解,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習習慣、思維品質等方面都處于養成階段。而低年級語文學習質量的好壞對他們今后語文知識的學習、探索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因此,我們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幫助者,就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來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質量,奠定基礎,為學生更理想語文學習效果的獲得保駕護航。鑒于此,本文在簡單分析了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必要性之后,就如何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質量給出了幾點參考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質量;提高策略;案例分析
低年級是學生漫長人生中學習的起點,是日常習慣培養、基礎知識掌握、學習觀念養成、學習方法掌握的關鍵時期,可塑性較強。而語文又是低年級學生必須要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是他們學會更多語文知識,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我們教師需要立足實際,從多方面著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來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質量,演繹更精彩的課堂,幫助學生收獲更好的語文學習體驗。
一、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必要性
之所以說,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質量是十分必要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低年級小學生的訴求。相比其他年齡段的學生,一年級的學生步入校園,各方面都處在成長發育的基礎階段,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集中,感知事物不夠精確,以形象思維為主,想象力比較豐富,以機械記憶為主,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易于表達自己的情感,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而這些特點決定了我們需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讓學生通過高質量語文課堂的學習實現更好的成長,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幫助他們養成一些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變得更成熟,為他們今后更好的參與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是新課改的新要求。當今時代,對我們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們加強對有限課堂學習時間的利用程度,需要我們探究出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我們需要從低年級開始,努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以更好的滿足新課改的新要求。
二、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1.多形式導入教學,激發學習欲望
柏拉圖曾經說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足以見得課堂導入的的重要性,而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自身獨特的作用,好的導入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有助于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們需要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特點探索出更多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以此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對有限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程度。具體來說,我認為故事導入、游戲導入、視頻導入、音樂導入、新聞導入、生活事件導入、兒歌導入等都是不錯的導入方式,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的考量,科學的選擇并對其進行適當的優化。
例如,我在教學《找春天》這一內容時,就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根本來導入課堂教學,即一上課,我對學生們說道:“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春天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喜歡!”“那誰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喜歡春天呢,你眼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樣子的呢?”我接著問道,此時,有的同學舉手說道:“老師,我喜歡春天是因為春天鳥語花香,空氣特別的的清新。”“你說得真棒,還用了鳥語花香這個成語,真不錯!”,我夸獎道……就這樣,在學生們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順勢導入課本的內容,讓學生來比較一下自己眼中的春天和文章所描述的春天有怎樣的不同,并試著提出問題,文章中說道“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嫩嫩的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這樣的描寫有什么好處,這樣一來,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學生接下來更好的展開本篇課本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展開趣味化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而展開趣味化的教學,讓一年級的小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輕松,學生自然會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充滿熱情。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趣味的語言、趣味的故事、有趣的兒歌、有趣的語文小游戲、有趣的見聞、有趣的動畫片、視頻等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學起來輕松,而且能夠達到印象深刻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生學習拼音時,就經常采用趣味的兒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拼音的興趣。教學“a”時,就帶領學生一起說小姐姐愛唱歌,張大嘴巴aaa,教學“o”時,就說到,大公雞要打鳴,圓圓嘴巴ooo,教學“b”時,就說到,小哥哥聽廣播,右下半圓bbb,教學“p”是就說到,小妹妹爬山坡,爬呀爬ppp,這樣將與學生實踐生活體驗非常相近的內容以兒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不僅讓學生學起拼音來感覺比較輕松、快樂,也讓學生看到了拼音與自己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學習拼音的樂趣,與此同時,我還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體驗,來說出更多關于拼音的兒歌,如金色大佛fff,長長傘柄fff等,小妹妹彎起眼睛笑zzz等,可以說,鍛煉了學生思維想象力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學習拼音的體驗,達到了不錯的學習效果。
3.創設多樣化情境,豐富學習感受
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背景下,我們一線教師比較青睞的一種教學方式,這對于活潑好動、對語文學習沒有什么概念、對“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教學方式比較厭倦的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更為適用,再加上低年級的學生學習壓力不是很大,學習任務不是很重,我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創設多樣化的情境,并讓學生盡情的參與情境的創設和學習,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感受,而且能夠在特定的情境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實現更好的成長。
例如,我在教學《坐進觀天》這一內容時,就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表演情境,我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制作了小青蛙、小鳥的頭飾,之后讓表演者分別戴上這兩個頭飾其中的一個來展開對話,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小青蛙或小鳥,并想一想自己為什么要那么說,用怎樣的語氣說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當時的想法。這樣一來,通過表演就讓死板的文字變得更為生動活躍,學生們對課本的生字詞、內容也有了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此外,學生們通過表演也學會了如何合作,知道了看問題、認知事物要站得高,看的全面,不要自以為是,可以說獲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是一個探討不完的話題,也是我們一線語文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標,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我們就需要從他們的特點、認知方式、需求出發,結合新課改的新要求,結合當代教育的大環境,從多方面著手探究出更多更具有針對性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和方法,而本文給出的多形式導入教學,激發學習欲望;展開趣味化教學,提高學習興趣;創設多樣化情境,豐富學習感受三個策略是個人實踐之后,認為比較實用、可行、有效的三個策略,也是個人認為可操作性比較強的策略,當然,這三個策略不夠具體,只是大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多細節性的問題需要探索,還有很多更具體的方法需要填充,相信,在更多教師的共同探索、努力下,一定會使得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實現質的飛躍,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梅清.淺析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43-44.
[2]尹紅艷.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