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拉姆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事業也邁向了新的臺階。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的環節,其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整體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并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創新,為學生閱讀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使他們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實現有效的提升,為以后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有利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信息提取;培養策略
引言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屬于必修科目,同時也是基礎學習科目。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項重要技能,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運用能力。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容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語文能力水平?;诖耍處熢趯πW生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堅持閱讀訓練,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1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信息提取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
1.1教師忽視信息提取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大多數教師都能按照三維目標進行閱讀教學,注重過程與方法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也有教師忽略了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忽視了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在《草船借箭》一課中,有的老師將“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概括為四點,并引導學生找出預設的這四點,然而在課堂觀摩中,筆者發現在學生自主提取信息后,找出的“神機妙算”遠多于四點。這說明,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缺少了對學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培養。
1.2學生缺少信息提取的言語實踐
學生對文本的信息提取包括了直接提取、歸納、分析、總結等過程。一堂閱讀課,主要由詞語教學和朗讀指導構成。其中,字、詞、句的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在閱讀中對文本信息的提取,歸根到底是對語句的提煉。但是,詞語教學中,學生雖掌握信息提取的基本方法,卻缺少了提取信息的實踐機會。如何將信息提取的訓練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與言語環境相結合,將信息提取方法實踐于語文教學,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亟待研究的問題。
2培養學生信息提取能力的教學策略
2.1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無論我們在哪個階段學習,我們都應該把興趣的激發放在第一位。為了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我們有必要采取恰當的方法,如提問。合理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能激發學生深入思考。然而,學生年齡較小,心智不成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面對這一特殊群體的學生,我們必須根據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特點,設計問卷。問題不能太簡單,問題太簡單,學生回答得太快,很難引起他們的深入思考。同樣,問題不能太復雜,長時間思考卻得不到答案,這必然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合理認知范圍內提出問題并抓住問題的難度對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引導他們深入思考是很有幫助的。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學生還是兒童這一特點開展教學。除了上述心智不成熟、長期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特點外,小學生還具有容易被新奇事物和豐富想象力所吸引的特點。例如,在在小學語文的過程中,多媒體投影儀可以用來給學生看與課本內容相關的電影和電視材料,這可以大大地加深學生對文本背景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課文的情感和內容,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2.2因材施教,彰顯個性化閱讀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不同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同,所選擇的閱讀方式同樣存在一定差異。這就需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鼓勵學生挖掘潛能,深入閱讀來表達思想和觀點,彰顯個性化閱讀。閱讀不應該局限在現有的閱讀方式,而是應該結合學生個性化閱讀需要,選擇合理的閱讀方法。如為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中人物之間的關系和中心思想,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方式、直觀演示法和練習法結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將學習成果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理解和掌握情況的考察,對學生閱讀科學評價,以便于及時改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積極參與其中,與學生進行密切的交互,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空間,學習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為后續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3促進合作學習,培養溝通能力
合作意識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式之一,能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培養學生彼此交流,彼此溝通的能力,學生踴躍參與小組之間的討論,通過交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要點所在。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教師不再局限于講解,把對文章的理解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讓學生自己討論總結,培養他們自主學習意識。在這樣的方式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彼此溝通地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教師在教學《火燒圓明園》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開始為學生講述這段歷史背景,通過多媒體播放有關的視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自己的思考。然后,安排小組討論,分享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和看法。通過討論,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溝通能力,促進了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2.4閱讀與習作相結合豐富學生語言經驗
小學生的語言處于由簡到繁的關鍵時期,語文課特別是閱讀課旨在推動學生的語言水平。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學生積累新鮮感的詞語。第一學段的寫話目標中指出,學生在寫話中要善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是為學生奠定豐富語言經驗的基礎。教學中,學生經過閱讀,從文本中提取信息,篩選和整合后轉化為己有語言經驗。教師出示相關寫話的訓練,以鞏固學生新汲取的語言經驗信息。特別是童話類文本的信息提取訓練,以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例,整個單元以童話為內容。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以童話的人物、情節和環境三要素為中心,閱讀童話故事,提取相關詞語,歸納概括,讓學生總結發現童話故事的寫作特點。進而指導學生仿寫、續寫童話。學生根據故事的情節來進行合理推斷,展開想象續寫或補充空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形成閱讀能力。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提取、總結文本信息特點,然后運用于同類文本習作。這樣的閱讀與習作相結合的教學,既可以快速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除了需要教師與學生對其實施正確的引導與培養之外,教師還應該要與家長加強溝通,給學生們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也會直接關系到學生語言技能的掌握情況,所以加強對閱讀能力的培養,對當下新課程改革培養綜合型人才目標的實現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韓志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學周刊,2018(14):175-176.
[2]張瀝.初探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8,(10):131.
[3]韓坤.淺談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培訓,2017,(04):200.
[4]康建華.芻議小學語文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J].教育觀察,2017,(09):94+96.
[5]張敏華.談統編教材中“提取信息”語文要素的落實[J].小學教學參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