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端端
摘? ?要:針對南京工程學院動畫專業教學目標,將色彩構成這門具有深厚教學成果的傳統課程進行貼合動畫專業的教學設計改良。通過真實完整的教學過程,收集學生反饋與作業表現,進行教學成效分析與教學結果反思,并進一步對該課程進行符合本專業需要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色彩構成;動畫專業;教學探索
1? ? 概述
色彩構成作為三大構成之一的基礎課,是所有視覺藝術專業的必修基礎課。我院動畫專業在大二上學期安排有色彩構成課,總課時為48課時,周課時為8課時,總課時與周課時安排合理。
作為動畫專業的基礎課程,色彩構成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其在后續課程中的表現,在如插畫、場景、短片創作課程以及畢業設計中,對色彩控制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充分理解色彩構成原理并掌握實際應用方法,尤其是在動畫專業領域所需的色彩表現。
傳統色彩構成教學從物理、生理和心理3方面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在表現與創作板塊中,通過配置原則、節奏與呼應、采集與重構等框架進行知識點的梳理。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在不同的藝術創作領域,其外延與使用思維是不同的。針對我院動畫專業的教學目標,需要對課程做貼合動畫專業特點的教學設計,并通過完整的教學過程,收集學生的反饋與作業表現,進行教學觀成效的分析與教學結果反思,以期進一步對該課程進行符合本專業需要的教學設計。
2? ? 動畫專業色彩構成的教學目標
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該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熟練掌握動畫設計與新媒體技術的專業技能,有一定創新能力,能夠勝任影視動畫創意與設計、游戲策劃與設計、數字影像技術與虛擬現實、動漫周邊產品設計、互動多媒體設計、動畫市場營銷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復合型專門人才。
“色彩構成A”課程是動畫設計專業方向的一門基礎必修課。本課程以色彩構成的形式語言為研究對象,通過本課程的理論教學和技法練習,使學生具備下列能力。
(1)能夠了解色彩構成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規律,了解材料制作手段,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
(2)了解色彩的基本屬性,對色立體以及色相環的原理要掌握,在此基礎上的混合理論以及制作手段的訓練,有效地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3)運用正確的色彩構成方法,對平面色彩進行搭配,具有較高的色彩對比與調和能力和較好的構成視覺效果。
(4)提高色彩素材的提煉與解構分析能力,能夠熟練運用素材顏色的合理搭配與重構,表現出良好的畫面視覺效果。
(5)掌握色彩的使用對人心理的影響,學習色彩的構成如何在設計中靈活合理的應用。
(6)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對色彩構成規律有較好的認識,領悟現代色彩設計的美感與規律,培養學生在色彩表現形式上的創造性思維方式和能力,培養學生一定的動手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必要的基礎。
3? ? 設計更加貼合動畫專業的色彩構成教學方式的重要性
色彩構成源于三大構成,初始的教學思維脫胎于設計領域,在教學思路上也更基于二維和三維的設計表現。色彩構成的知識塊包括:色彩調和、色彩對比、色彩通感、色彩心理、色彩采集與重構等,傳統的教授方式是理論講解,配合紙上繪制或綜合材料制作,在數字設備于教學中的應用普及后,也有許多教師在色彩構成數字化教學領域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和貢獻。
對動畫人才的色彩應用能力要求,與對設計專業人才的要求是存在一些差異的,另外,動畫是一門時間藝術,需要將時間這一維度納入其基礎課的教學思路與課程設計,如采取傳統的色彩構成教學模式,雖然不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卻有可能在專業領域應用上存在短板,需要對色彩構成教學進行相應的調整。
4? ? 動畫專業色彩構成教學設計創新
4.1? 教學內容與手段
動畫專業色彩構成的基本教學點設計思路如下:首先介紹色彩的基本知識,包括色彩的本質;光線和色彩的關系:光源色、物體色、透明色;必須了解色彩模式種類和知識;色彩的體系;色彩的分類;色彩三屬性等,隨后進入配色技巧的介紹,包括色彩調和(協調)和色彩對比。這些部分的理論知識經過多年來教師們對色彩構成課的錘煉和反思,已有相當多的優秀教學成果可借鑒。在教學中,我將一些精選的數字配色工具納入教學知識點,鼓勵學生通過工具進一步理解色彩構成的基礎理論,閱讀更多優秀的配色方案,增強配色審美能力。
色彩情感和色彩文化印象等知識點對動畫專業人才培養來說相當重要,在設計領域,色彩情感與文化商品的觀感檔次聯系在一起,而在動畫創作領域,善于應用色彩則意味著在影片情緒與情節的視覺語言傳達上掌握著高超技巧。
受到向帆老師色彩春晚研究項目(用大數據分析了30年的春晚主體色)的啟發,我意識到動畫專業教學存在一個與傳統色彩構成教學差異很大的重要教學點,那就是影調設計的色彩構成意識與能力,在課程中,采用了將色彩情感與劇情關系結合起來分析的教學案例,不僅展示與分析一些具有經典色彩設計的電影影調圖案例,還通過專業圖片管理與分析應用如Eagle對影片靜幀圖進行色彩分析與歸類,使學生直觀感受到在優秀影片中,故事情節與畫面色彩的緊密關系。另外,在色彩通感部分,引入了一部分CG動漫插畫作為范例,增強學生對優秀案例賞析的專業認同感。
4.2? 作業設計
基礎知識點的作業設計依然采用傳統色彩構成作業模式,如色彩調和與對比的多圖練習,但在圖案方面允許引入更多帶有情節感的插畫風格樣式。
而插畫配色作業則意圖直接與商業插畫課銜接,首先確立學生對一個物體的色彩包括固有色、亮部與暗部色,以及環境光和反射光色的觀點,教會他們使用電腦對分層清晰的的動漫人物PSD圖稿進行上色與調整,讓學生在完成色彩構成作業的同時,了解商業插畫、游戲角色設定的多套配色工序與方法。
劇情與色彩關系分析作業設計將時間與情緒維度引入色彩構成課程,要求學生分析一部色彩運用上較有特點的影片或動畫片,使用Potplayer播放器提取影片部分靜幀圖,從中找到明顯可見的色調差異,分析影片色調設計與情節情感關聯,完成劇情與色彩關系模式研究表一份。如圖1所示,此作業將色調差異與色彩情感理論聯系起來分析,讓學習時間與情節藝術的動畫專業學生在理解色彩表達情感這一知識點上,超越傳統酸甜苦辣、春夏秋冬與喜怒哀樂等色彩構成作業在動畫專業教學效果上的局限。
作業“我的色彩”的設計主旨在于引導學生深入自己的內心,嘗試用色彩來表達他們的情感與記憶。在首次課程中,讓同學用5個顏色去表達最能夠代表自己的色標,這一作業沒有任何優劣標準,而是要同學們真正去內省自己的真實感覺并使用5個顏色表達出來。另外,自拍9宮格色調圖、我的夢想、我愛/恨的人、我的家、忘不掉的某天記憶,引導學生將情緒、故事用他們在課堂中學習到的所有理論知識,通過色彩傳達出來。
5? ? 教學成效分析與反思
從課程進行過程、學生反饋與作業情況來看,教學與作業設計的創新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生在掌握色彩構成基礎知識之外,還對色彩對情緒與印象、故事與時間等方面的表現力有了認知與研究意識。
但“我的色彩”這一項作業質量普遍較低,分析原因,一是大二的同學尚未開始圖形圖像軟件課程的學習,使用電腦制作的同學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由于沒有明確的作業范本與標準要求,反而讓學生無所適從,沒有達到此項作業的設計初衷。應對方案、主題進行進一步明確,提供影片范例進行引導等。
[參考文獻]
[1]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色彩構成A》教學大綱與授課計劃[Z].南京工程學院。
[2]向 帆.如何將大數據轉換為便于觀察的小數據[J].藝術教育,2017(Z8):15.
[3]向 帆.視覺文獻的視覺化設計—全國美展獲獎油畫作品視覺化工具AwardPuzzle設計探索[J].裝飾,2016(7):92-94.
[4]陳 灝.基于體驗式教學的色彩構成教學改革探索[J].裝飾,2016(3):132-133.
[5]鐘 敏.淺談“色彩構成”基礎課在動畫專業教學中的探索[J].美與時代(上),2017(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