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生
摘要:班級管理是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班級管理成果的好壞,不僅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而且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德育教育逐漸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重視。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德育教育的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將從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和組織開展實踐活動三方面出發,就如何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德育教育;教師素質;學生個性;實踐活動
德育教育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教學活動。隨著素質教育的展開,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所占比例不斷增加。對初中教師來說,如何將德育思想有效滲透進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已經成為他們的關注的重點內容。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思想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樹立德育教育榜樣
教師是學生的主要學習對象,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身作則,通過自身良好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從而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學校內部組織或教育部門組織的德育教育的交流和培訓活動,加強自身對德育教育理念的理解,增強對德育教學活動的認知。而后,教師就能將自身學到的德育教學經驗,應用到中學班級管理中,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德育教學水平。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學習國內外優秀教師的經典案例,并結合自己所在學校的特點,創建屬于自身的德育教育風格。此外,教師還可以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愛崗敬業,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對待學生要誠信,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當自己犯錯后,一定要及時承認,不要認為主動認錯會損害自己教師的威嚴;在日常教學中,注意不要隨手丟棄垃圾,保持班級中環境的整潔;等等。這樣,教師通過自身榜樣作用的發揮,就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從而促進學生道德水平提高。
二、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德育素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學生逐漸成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德育教學中也不例外。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和寬容,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比如,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在班干部的選舉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民主選舉的原則,讓全體學生來選擇自己信任的班干部,從而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積極參與進班級管理中。當然,班干部的人員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每學期或半學期進行一次調換,讓其他學生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此外,教師也應該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如對于有厭學、逃課、有較強思想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加強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可以通過言語的交流,委婉指出他們的不足,并努力發現他們身上存在的閃光點,給予學生以真誠的鼓勵和激勵。同時,教師可以可以加強和學生家長的溝通,通過家校的合作模式,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
三、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實踐活動是滲透德育思想的重要方式,能夠真正使德育思想深入學生的內心。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開展主題班會、志愿活動、社會調查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德育主題的班會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和討論,使他們不斷深化對德育思想的理解。如教師可以舉辦“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增強學生對文明禮儀的了解;舉辦“認識自我,增強自信”主題班會,促進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舉辦“關心班級,熱愛集體”主題班會,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等等。其次,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定期到兒童福利院和養老院等社會福利機構,進行義務的幫助慰問活動。如在福利院中,學生可以將自己不用的書籍、玩具等,捐獻給福利院,并和福利院的兒童,一起開展游戲活動;在養老院中,學生可以義務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整理老人衣物和老人聊天等等,從而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漸養成尊老愛幼的優良品質。這樣,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德育實踐活動,就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德育情感體驗,促進了他們德育素養的提高,
總之,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思想,對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質,傳承和發展傳統中華美德有著積極意義。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師必須積極創新德育教育的模式,實現班級管理和德育教學的有機結合,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朱麗雯.初中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實施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7(15):56.
[2]楊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