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寶
摘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越來越重視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其中,教師的教學策略對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有直接的影響。眾所周知,一個優質的數學課堂不僅可以調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因此,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應該積極的探索新的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以推動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策略研究;學習進取
數學在初中階段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重點學科。初中數學相比于小學數學更加注重學生的思考能力與推理能力,初中生的思維方式也由直觀形象式向抽象思維的方式進行演變。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探索適合初中生認知行為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但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普遍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害怕數學、教師授課過程中與學生缺少交流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就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這一難題,筆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一、創設有趣的課堂導入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每個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入口,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學生提供動力,這種動力會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所謂課堂導入形式在數學教學中是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提問問題的形式,展示圖片的形式或者播放視、音頻的形式來引入將要所講的內容。一個有趣的課堂導入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便于學生接受,理解新知識,一舉兩得,所以教師應該積極的實踐此種教學出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以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進步。
以講“角的度量與表示”為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理解角的有關概念,認識角的符合表示以及認識度、分、秒,會進行簡單的計算。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個有趣的課堂導入形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室,有哪些東西是有角的?然后讓學生回答,舉出例子,這樣教師就很自然地把角的概念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上節課講的直線的知識,詢問學生兩條直線形成的角如何表示,這樣教師就引出了角的表示方法這一知識的點。總之,教師創設有趣的課堂導入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眾所周知,對數學教師來說,一個積極的,活潑的課堂教學環境對數學教師是多么重要,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而且還能激勵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以形成一種高昂的學習態度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是活躍課堂氣氛,營造積極的學習環境的有效策略,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實踐此種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以講解“用一元方程組解決問題”為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人是讓學生學會運用一元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因為本節課主要是實踐講學課,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授課,首先教師可以回顧一下一元方程組的消解以及解法,然后向學生提問:我們都在商場上看過很多打折的標牌,比如“季末狂減6折起售”、“全場7.8折”等,那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嗎?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分享小組答案,這樣教師就引出了今天所講內容。教師可以接著提問學生:成本價、標價、實際售價和利潤是什么意思?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以同樣的方式,小組討論,然后分享,教師進行總結歸納。把基本的知識點講解完后,教師就可以出一道題進行講解,比如某商店以每件60元的價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虧損20%,賣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教師把這道經典的例題講解完之后,可以讓小組成員總結用一元方程組解決問題的計算步驟,教師最后進行總結歸納。總之,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以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進步。
三、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數學是一門和日常生活結合十分緊密的一門學科,日常生活中處處隱藏著數學知識的運算。對于學生來說,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來進行授課要比干癟癟的講授數學理論知識教學效果要好的多,因為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是初中生比較喜歡思考問題的形式,不僅利于學生理解新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應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挖掘數學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的結合點,努力做到兩者之間緊密聯系,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以講解“一元二次方程組的應用”為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出一道和生活問題息息相關的數學題來進行講解,比如小明家有一塊長、寬比為1︰2的長方形空地,小明的媽媽想在該空地上鋪設兩條寬均為2m的互相垂直的小路,余下的四塊小長方形空地鋪成草坪,如果四塊草坪的面積之和為321m2,請求出原來矩形空地的長和寬。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先根據題目畫出草圖,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變量關系,根據變量關系來列出一元二次方程組,這樣教師就很好的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不僅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而且還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教師應該靈活的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四、進行及時的數學教學評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很多教師都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認為教學評價不重要,沒有意義,純屬浪費時間,這主要是由于過去傳統,落后的教學思想所導致的。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越來越重視教學評價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確提出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教師及時進行教學評價不僅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一段時期內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還能給予學生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也可以轉化成動力,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與進步。總之,教師要重視教學評價的重要作用,積極踐行教學評價這種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講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為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學會“邊角邊”定理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以及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首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兩個三角形有兩條邊和一個角分別對應相等,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嗎?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請學生進行思考,然后請學生回答自己的判斷并說出理由,學生回答過后,教師再進行總結評價。等教師就全等三角形的知識點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再出幾道題一檢驗學生學習的情況,如△ABC中,BC=8cm,AB的中垂線交于BC于D,AC的中垂線交BC于E,則△ADE的周長是多少?學生最好之后教師應該及時評講,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應該讓他們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指出此題的解決辦法,并給以鼓勵。總之,教師應該進行及時的數學教學評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因此,教師要想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就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永艷.關于試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優化教學[J]讀書文摘,2019(12).
[2]官月蘭.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 知識窗(教師版),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