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重武
摘 要:相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數學是一門陌生且新鮮的學習科目,雖然大多數數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但依然存在很多教師在教學上所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得當,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致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枯燥和壓抑,最終喪失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性格開朗,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重要時期,強行灌輸式的教學遠遠比不上學生自主探索數學奧秘來得更加高效,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大多是加、減、乘、除運算和公式組合起來的教學內容,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創新想象思維以及抽象思維,使得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學會運用更便捷的處理方式。當前我國牧區小學在教育教學上有自己獨特的思路,本文將簡要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有效性,以提高牧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望廣大教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式;牧區小學
小學生初入校園,在學習方法和各項能力上尚處于啟蒙階段,小學數學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廣,同時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小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因此教師要積極創新思路,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出符合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模式,促使小學數學教學高效開展。從學生實際生活著手,不但能讓牧區小學生感受數學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創設生動,形象、有趣且貼近牧區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情境,讓牧區小學生眼中的數學充滿魅力,進而愿意自主學習數學知識。
一、借助多媒體營造教學情境,有效激發牧區小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牧區小學,如果教師能夠科學合理的利用好多媒體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將會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很多人認為,多媒體指的是多種媒體的融合。但其實多媒體是由兩個媒體結合而成的,其中兩個媒體是指聲音和圖像。多媒體的應用,為教學方式的調整和教育改革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巧妙借助多媒體營造教學情境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由于多媒體具有生動性、趣味性和直觀性等特點,因此,借助多媒體實現巧設情境是當前教學方式創新最直接的途徑之一,能夠高效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例如,在講解認識錢幣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成商場教學情境,讓部分學生作為買家,一部分學生作為賣家,通過自制錢幣并來購買物品,充分了解錢幣的重要性和作用,幫助學生更深入的學習和理解數學內容。
同時,小學數學從實際角度出發也可稱之為生活化數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設計時,要重視生活化教學,善于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再通過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巧妙結合,能夠創造出與實際生活極其相近的教學情境。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調動學生對數學思考的欲望,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位置與方向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真實生活情境融入教學中,舉例說明假如小樂處在小紫家東南位置,小紫家在小平家的北面,此時小樂家與小平家的位置是什么樣的。以生活化的案例講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活中發掘數學知識的趣味性。
二、借助生活中的模型,為學生塑造表象意識
在小學教學中,存在有很多知識無法通過直接的實物進行數學教學,出現這種情況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當中的實物進行解釋,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進而達成教師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要更加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各種模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表象,并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形成良好的表象意識,為學好數學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講解“認識圖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生活中的物品運用到數學課堂中,讓學生通過生活實物掌握圖形。每個小學生都擁有長方形的格尺,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拿出格尺,然后告訴小學生“最長的一條邊和最短的一條邊能夠組成一個長方形!”小學生會細細觀察手中的格尺并發現最長邊和最短邊,進而在意識中了解長方形的外形特點,掌握長方形的概念。
三、高度重視教育,轉變牧區人民思想和教育觀念
牧區人民的思想相對較為傳統和具有局限性,很早以來我國就一直倡導解放思想,但在牧區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執行起來并不樂觀,對于解放思想依舊鮮有人知。尤其是以農牧業為主的牧區來說,受地理、經濟、人文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想轉變這一現狀,首要任務是發展教育事業。從牧區小學教學入手,開始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觀念,落實創新教學,切實提高牧區小學教學質量。
1.教師不單單要講授教材知識,更要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心理,鼓勵學生要樂觀積極的面對學習和生活,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的相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樂于跟教師交流,不會感到畏懼,同時教師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個性和心理。
2.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再依靠死記硬背,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要多一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自由思想和自由想象的空間,使得學生自由、寬松且和諧的空間內去探索自己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去學習、去思考、去交流、去探索,進而使學生樂于學習、自愿學習、主動學習,在此要抵制和剔除對學生進行強制要求的死記硬背式學習舊思想。
我國社會就像一個大家庭,包含復雜多變的人文特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興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教育事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響應國家和地區全民素質的提高,在此倡導全社會都要重視教育、重視孩子,只有從根本上重視和支持教育,那么牧區的教育事業將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四、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在牧區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注重對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才能更好的提高牧區小學教學質量,為此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俗語說“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才能想方設法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從而更好的為牧區教育事業做貢獻。
2教師要有終生學習意識。“學海無涯苦作舟”,知識是學無止境的,尤其在飛速發展的當今時代,知識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行為,跟隨時代的發展,去尋找知識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使各科教學方法都能與時俱進。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知識的掌握并不單純靠課本知識,而是從生活化教學開始引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邏輯思維,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要不斷擴充自身知識儲備,提高專業技能和水平,創新小學教學,將情境化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有效融合,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的開展小學學習,為提高牧區小學教學質量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晏玉蘭.如何提高牧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9):298.
[2]益西尼那.如何上好農牧區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課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34):103.